當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佔總人口的五分之一,老年人對慢性病治療、康復護理、心理健康關懷等需求日益多樣化,每一項都要專業人士「把脈問診」,老年醫學與健康專業應運而生。
今年,老年醫學與健康專業開始招生,這個新專業有何特別之處?
守護老年人健康的「多面手」
從老有所依到老有所享,老有所樂,近年來,養老行業呈現新需求、新變化。2019年10月,教育部等7部門就聯合發文,鼓勵引導普通本科高校,設置老年醫學等養老相關專業——
2020年,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和山東女子學院在全國率先開設養老服務管理專業,目前國內開設該專業的高校已超40所;
2023年,廣州體育學院在全國率先開設體育康養專業,培養的畢業生能從事運動養生、康體休閑、運動營養等相關工作。
今年,南昌大學、寧夏醫科大學、昆明醫科大學均開設了老年醫學與健康專業。
老年醫學與健康專業屬於醫學技術類,授予管理學學位。簡言之,這個專業既要懂醫學知識,又要掌握管理技巧。
以南昌大學為例,在課程設置上既有生理學、病理學、人體解剖學等醫學基礎課程,又有臨床營養學、康復醫學、健康教育學等健康管理類課程,讓學生成為守護老年人健康的「多面手」。
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模擬實訓基地,同學們可以通過vr學習掌握老年人在外突發疾病的處置方式,這些現實場景中常碰見的突發情況處理,都是老年醫學與健康專業學生的必修課。
此外,專業課程設置還涵蓋人工智慧導論、穿戴式醫療裝備、材料物理性能等交叉學科內容,緊跟智慧養老的科技潮流。
青春與白髮的「雙向奔赴」
學習養老相關專業的學生,未來的工作內容會是怎樣?
「我們看的從來不是單一的感冒發燒,而是一個整體系統的交響曲,哪個樂器走音了都可能影響全局。」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醫生康明亮從業12年,他認為自己的工作是當交響曲的調音師和守護者。
當一位身患高血壓、糖尿病、腦梗死、輕度認知障礙等多種疾病的90歲老人需要治療方案時,多學科團隊要共同討論,給老人調葯還需考慮腎臟功能、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在治療疾病的同時更要關注她的情緒。
「我們是個『雜家』,內科是基礎,但神經、精神、康復、營養、藥學都得懂一些,才能把碎片化的健康問題拼湊起來,找到最適合老人的方案。現在各級醫院老年科的人才缺口很大,期待大家加入我們。」康明亮說。
在廣東省珠海市養老中心,介護師徐立會交了一群「老朋友」。「我請假或休年假回來時,有的老人會說你都好久沒有來看我了,這時我覺得自己成就感拉滿。」
介護是指專門為老年人或生活無法自理的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支持、康復指導等。
2024年畢業於遵義醫科大學的徐立會,平時除了鞏固好自己醫學老本行外,還會學習營養學、心理學、體育生理學等知識,不斷給自己充電。
「平時我還承擔著指導照護師護理、給老人制定康復計劃等工作,老年人專業照護這方面的人才太稀缺了,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加入我們,這個行業真的大有可為。」徐立會說。
統籌 | 張國強、朱榮玉
審核 | 楊曉謎
責編 | 趙浩男、賈元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