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文明的根系,書是智慧的燈塔,運動是成長的階梯。5月18日,「共享家庭教育新空間 弘揚城市文明新風尚」2025年普陀區第二十七屆家庭教育宣傳周第二十二屆家庭文化節暨「家+運動」甘泉路街道親子嘉年華活動舉行,以打造「新空間、新價值、新服務、新動能」為核心,串聯「家+書屋」展示與關愛結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家校社」協同共育、家庭全民運動等內容。
活動在平利路第一小學孩子們活力四射的踢踏舞表演中拉開帷幕。一部快閃視頻《蘇河書香·悅讀萬家》生動展現普陀區14家「家+書屋」的不同特色魅力,並正式發布普陀區「家+書屋」探秘圖,邀請親子家庭開啟一場探秘打卡之旅。
活動現場,區婦聯發布「蘇河好家」服務包課程清單;甘泉路街道圖書館「家+書屋」主理人作為課程點單人代表揭開課程,內容涵蓋了思政、心理、權益、法律、科技、健康、閱讀、家庭、手作、藝術和綜合11大類共50門精品課程。這些豐富多彩的課程旨在幫助家庭和兒童汲取知識、賦能成長。
「我的孩子來自星星,卻在融愛書屋聽見了花開的聲音。」一位孤獨症兒童的家長通過一份感謝信,講述了孩子在融愛書屋的幫助下從孤獨走向自信的蛻變。融愛書屋邀請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共同成立「童享陽光·融愛共育」項目,結對關愛特殊兒童家庭,為家庭代表贈送「一卡通」讀者證和書籍。現場還設置了愛心樂捐區,呼籲社會「不讓一個孩子掉隊」,以書籍為橋、以善意鋪路,為特殊兒童家庭搭建起包容與希望的成長平台。
「一件傳家寶,半部家國史。」滬西革命史陳列館陶振雲館長深情講述錢鳳岐烈士的木箱故事。1949年,錢鳳岐用木箱秘密傳遞2000餘份《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為上海解放作出貢獻。其孫錢友繼警官繼承遺志,成為紮根基層的「貼心警察」,木箱作為紅色傳家寶,見證「先烈遺志銘心間,傳承使命肩上擔」的誓言。現場觀眾無不為跨越百年的家國情懷動容。
隨後,普陀區「家+運動」甘泉路街道「小心甘」杯親子嘉年華活動正式啟動,家庭協作積分賽、趣味運動體驗、科技互動遊戲等環節,讓父母與孩子在汗水中感受親情。
展望未來,普陀區婦聯將以「家+書屋」打造家庭教育新空間;以優良家風提升家庭建設新價值;以協同共育提供家庭友好新服務;以體育運動激發家庭參與新動能。以「家+」為紐帶,讓家庭之「小美」匯聚城市之「大美」。
此次活動由普陀區婦聯、普陀區體育局、普陀區文明辦、普陀區教育局、甘泉路街道辦事處聯合舉辦。區婦聯、區體育局、區文明辦、區教育局等相關部門,以及各街鎮相關領導出席,普陀區「家+書屋」主理人代表和50餘組親子參賽家庭參與活動。
原標題:《普陀區舉辦第二十七屆家庭教育宣傳周第二十二屆家庭文化節活動》
欄目編輯:顧瑩穎 文字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紀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