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語賣蘋果的霞姐火了 年近六旬她說人生沒有「合適」的年齡

田間地頭,蘋果在握,一口流利英語脫口而出。李曉霞是山東煙台一位年近六旬的果農,她的網名叫「煙台蘋果霞姐」,她被網友稱為「全網最洋氣的果農」,憑藉流利的英文賣蘋果頻頻衝上熱搜,十天吸粉了超10萬,單場直播能賣出500箱蘋果,一位靠英語帶貨的「蘋」凡霞姐,到底有何不平凡之處?去蘋果霞姐的田間地頭看看。

 

說著英語賣蘋果 跨界靠的是闖勁兒

李曉霞,身穿干農活兒的圍裙,站在蘋果園裡,一張口就飆英語。

hello everyone,i'm your xiajie.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霞姐,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

李曉霞今年已經57歲,說起自己的年齡,她這樣評價:「我57歲了,正是闖的年紀呢!」

敢闖的李曉霞就這樣,操著煙台味兒的英語賣蘋果,短視頻一掛上網,短短一個月,賬號漲粉30萬。

其實,李曉霞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跨界」新農人。一年多前,她的職業是職高的英語老師,而當年教英語,也是「跨界」。

李曉霞原本是教建築專業的,2000年她「跨界」做了英語老師,靠自學又考取了曲阜師範大學英語專業,而這次經歷或許是她退休後再次跨界農業的一個伏筆。

4年前,李曉霞的兒子大學畢業投身農業,流轉了一處一千多畝的老舊果園,建起現代化的果業生態園。為了支持兒子,退休後,李曉霞也一頭「扎」進了蘋果園。

李曉霞的兒子 秦浩程:我家裡一直都比較開明,我父母都是你不管做什麼決定,只要你自己覺得能行能幹,他們就全力支持。

可當李曉霞準備「擼起袖子加油干」時,兒子建設的高科技現代化果園卻讓她傻了眼。園內是被鋼絲支撐的果樹,地面鋪設著防草布,還有複雜管道與噴頭,她完全不知這些新設備的用途。

新果園,新技術,一切都得從頭學。

果農 李曉霞:我從兒子的日常果園管理手冊里,學到了很多知識。這蘋果重量太沉的話,用鋼絲幫它支撐一下,下面這些叫防草布。最上面是一個微噴系統,是為了防倒春寒的。

從最初的一頭霧水,到如今的侃侃而談,李曉霞在這片果園裡付出了無數的汗水,也收穫了滿滿的成長與自信。

果農 李曉霞:你有這種經歷嗎,汗滴到眼上眼睜不開的那種感覺,我們經歷了無數次了。風吹日晒。那肯定面部是蒼老,但是我們心態還是非常開心的。

 

困境突圍再嘗試 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鏡頭前的李曉霞穿著沾灰的工裝,身後是成堆的蘋果筐,嘴裡蹦出的是流利的英文。她自己也說,前半生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後半生用知識改變蘋果的命運。憑著闖勁兒,李曉霞成了一名新農人。

去年秋天,千畝果園豐收了,收穫的10萬多斤蘋果,怎麼賣出去呢?在追逐流量的時代,李曉霞用樸素和真誠闖出一條新路。

為了賣出豐收的這10萬多斤蘋果,李曉霞四處聯繫收購商,可是效果不盡如人意。這個時候,侄女給她出了個主意。

李曉霞的侄女 李少燕:大年三十那天,我給姑媽打電話,她當時還在送蘋果,風很大雪也很大,我就特別心疼,就覺得要迫切去做短視頻,幫家裡解決負擔。想到姑媽是退休的英語老師,我就想做一個反差。

果農 李曉霞:我真的要面對鏡頭還是相當緊張的,侄女一再鼓勵說沒事沒事,小姑咱們就像玩,拿著自家果園的蘋果,這種眉飛色舞的狀態就來了。

大年初二,李曉霞手捧兩個蘋果,站在鏡頭前,用流利的英語介紹起自家種植的蘋果。

這段英文視頻一發出,流量就洶湧而來,點擊量達到1218萬次。

此後,李曉霞除了種蘋果,每天又開始忙著摳音標、練發音、錄製短視頻。自家蘋果的銷售,也從線下轉到了線上,最多時每天能賣出400多箱,營業額近萬元。

而李曉霞在錄製她的英文短視頻時,除了介紹蘋果,還會增加一些人生感悟。

你的任務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果農 李曉霞:只要能讓大家感受到一種積極的力量,我就覺得很開心,就覺得這個視頻沒有白錄。

 

開啟直播助農路 人生永遠不設限

當煙台蘋果被嵌入「每天學一句英語」的劇情,農產品便不再是貨架上的商品,也順勢成了傳遞生活方式的文化符號。現在,她懷揣著帶動更多年輕人投身助農事業的夢想,又開設直播間,幫更多的果農做銷售。

果農 李曉霞:一開始直播的時候,我覺得它比講課難,因為講課可以提前備課,和學生有一個眼神的交流。我一開始直播有點小緊張的,有時候嘴就有點瓢了,或者發音不準確。

又一次面對陌生的領域,李曉霞開始了新的努力。為了做出特色,她沿用了自己的英文優勢,在直播間賣蘋果的同時,還會教授簡單的英文。

隨著網上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李曉霞還會幫助其他果農做線上銷售。

果農 李曉霞:很期盼將來能有更多的年輕人來干,我們就給他們樹立一個榜樣,開創一條屬於新農人的新道路,讓我們的家鄉、讓農村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美。

如今的李曉霞,憑藉自學又開啟了新的愛好。

果農 李曉霞:我覺得人生沒有適合幹什麼的年齡,只要你投入足夠的熱愛,不要看起點有多低,最後的終點是投入的熱愛和努力程度來決定的,心在哪裡,時間就在哪裡。

 

真正的「合適年齡」是不用年齡去衡量一切

人生沒有「什麼年齡適合幹什麼事兒」,真正的「合適年齡」,就是不再用年齡去衡量一切的時候。從田間到直播間,這場始於充滿泥土氣息的英語「破圈帶貨」,讓我們看到,新農人不再只是彎腰種地,而是已經抬頭鏈接世界,土地里長出的不只是果實,更是一個個充滿想像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