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雷鋒學習,首都大中小學生「榜樣大思政課」開課

新京報訊(記者楊菲菲)聽一曲來自雷鋒家鄉湖南的鋼琴獨奏《瀏陽河》、看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片段、聽一場《雷鋒日記》詩朗誦……3月1日,在第62個學雷鋒日到來之際,首都大中小學生學雷鋒「榜樣大思政課」活動在北京市少年宮舉行。本次活動以「心有榜樣,從小做起」為主題,創新採用舞台模擬課堂形式,生動詮釋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推動雷鋒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中央戲劇學院的學生們表演詩朗誦《雷鋒日記》。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此次活動通過「初識雷鋒」「走進雷鋒」「學習雷鋒」「傳承雷鋒精神」四個部分。在「初識雷鋒」環節,通過播放影片《離開雷鋒的日子》片段,生動展現了雷鋒同志平凡而偉大的一生。著名演員、影片中雷鋒的扮演者吳軍回憶了當年拍攝電影時的點點滴滴,並結合自身經歷,生動講述了雷鋒同志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迹,帶領大家進一步「走進雷鋒」。雷鋒班原副班長李峰威分享了新時代雷鋒班的感人故事,展現了雷鋒精神在當代的傳承與發展。在「學習雷鋒」環節,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李萌、劉長樂分享了在平凡崗位上踐行雷鋒精神的點點滴滴,動情詮釋了雷鋒精神新時代的實踐意義。

雷鋒班原副班長李峰威現場分享新時代雷鋒班的故事。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活動現場,「中國好人」暴曉燕向全市中小學生宣讀學雷鋒倡議書,號召全市青少年以雷鋒為榜樣,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用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爭做新時代雷鋒傳人。曾多次分享雷鋒故事的李峰威在採訪中表示,雷鋒身上的「螺絲釘精神」值得青少年學習,「希望同學們也能以雷鋒為榜樣,做一個品行、學業兼優的好少年。同時,也希望同學們能學習雷鋒的愛心和熱心,在與人溝通的時候,對身邊的每個人有善意和熱情。」

吳軍、李峰威、李萌、劉長樂、暴曉燕被聘為「北京市學校『榜樣大思政課』校外輔導員」。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記者了解到,為更好統籌校內外教育資源,深化學雷鋒實踐,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在北京市少年宮設立「北京市學校『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聘請吳軍、李峰威、李萌、劉長樂、暴曉燕5位講述人為「北京市學校『榜樣大思政課』校外輔導員」。

北京市少年宮相關負責人表示,少年宮作為首都青少年兒童校外活動的重要場所,將充分利用優質教育資源,聯合首都教育系統內校外教育單位,發揮好實踐育人、活動育人優勢,上好立德樹人「大思政課」,形成校內外育人合力,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全面成長。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