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以優秀的成績考上了重點高中,但是這份成績沒有持續多久,就呈現出了斷崖式的下滑。
甚至會出現初中兩個成績差不多的孩子,到了高中以後,差距就越來越大了。
孩子明明基礎就不差,甚至成績一直拔尖,上了高中以後,就突然落後,怎麼也追不上了。
對於成績下降這種事,不僅家長焦慮,孩子更是壓力倍增。
要知道,曾經是班級里的優秀學生,靠著高分的成績進入了不錯的學校,難以接受這種落差。
為什麼會出現很多同學贏了中考,升到高中後成績下降的情況呢?
01成績下降的原因是這個
步入高中以後,知識難度大幅度增加,學習科目相應增多,學習內容,深度和廣度遠超都遠超初中了。
對孩子課堂上的專註程度要求變高,如果孩子經常上課走神,日積月累下,與其他孩子的差距逐漸拉大了。
專註力好的孩子,大腦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屏蔽干擾;
專註力不好的孩子,使用注意力選擇信息的能力,相對弱很多。
重慶高考理科狀元謝欣穎被問到學習秘訣時,她班主任是這樣回復的:
她不刷題,不上輔導班,上課時會保證100%專註力。
《中國兒童健康發展基金》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660所大中城市:
20%的孩子,經常走神多動;
42%的孩子,上課時不能集中注意力;
60%的孩子,不能堅持聽課30分鐘以上;
75%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注意力問題。
國外研究發現:
童年時期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情況,持續到青春期的概率高達60%~80%以上,甚至超過一半的人到成年後還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專註力是決定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之一,無論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習,初中的知識拓展,還是高中的深度學習,專註力的高低,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所在。
注意力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我們的大腦中,有一個「腦中之腦」:前額葉皮質,注意力的秘密就藏在這裡。
相關研究表明:兒童的注意力水平,與大腦中的額葉發育情況有著緊密的關係。
前額葉皮層是我們大腦額葉的一部分,負責一系列重要功能,包括執行功能、記憶力、注意力和情緒調節。
當孩子專註於某件事的時候,前額葉皮層就會自動沿著神經通路傳遞信號,這些信息會奔向與我們思考內容相關的各個腦區,將它們連起來。
如果一個孩子的前額葉皮質出了問題,就會出現注意力下降,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控制不住自己、容易衝動和發脾氣、時間管理能力差等問題。
前額葉皮層越發達的孩子,專註力的水平就越高。
想要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專註力,提高學習效率,我們可以藉助腦電生物反饋技術來達成。
競思的腦電生物反饋訓練,在訓練前會對孩子進行一個全程90分鐘的一對一評估分析,根據孩子個體化差異,制定個性化的提升訓練方案。
通過進口的專業儀器,對孩子訓練過程中的用腦狀態進行實時的反饋,將我們看不到的腦生物活動通過精準的數據來展示,在系統科學的訓練模式下,循序漸進的提升孩子專註力、自控力、思維能力和自控力,多點位的訓練模式,對孩子相關腦區進行針對性訓練,提升大腦前額葉皮層的監控能力。
強化大腦整體連接,全面提升孩子綜合學習能力,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自主調控學習狀態,改善不良學習習慣,做到主動學習、作業效率高,更加有條不紊的把控時間和學習任務,養成高效學習好習慣。
02幫孩子「超車」 可以三步走
明確問題所在,對孩子適度地放寬一些要求,方能助力他們更好地重新啟程。
我們應當從問題的本質根源著手,逐一進行細緻的復盤與分析,同時給予孩子必要的協助與引導,幫助他們循序漸進地剖析問題,如抽絲剝繭般理清思路,從而逐步追趕並提升進度。
1. 及時復盤出錯點
及時的對問題進行復盤,才是提升學習質量、克服低效學習的關鍵所在。
復盤的過程不應該局限於成績上的短板分析,老師的教學模式、新科目的難點、同學之間的相處關係等多個維度都要充分考慮到。
可以先對孩子高中學習經歷的感受做個簡單的分析,例如,哪些科目學起來更簡單,哪些學起來更困難。
進一步地,通過共同審閱課本、筆記、作業及測試卷,審視學習時間的分配與利用效率,並結合教師與同學的反饋,我們可以構建一個全方位的學習狀況畫像。
這一過程中,需細緻觀察並理解孩子的真實學業動態,包括課程內容的難易程度、課堂參與及吸收的感受、作業完成與測試表現、當前採用的學習策略及其有效性,以及時間管理的合理性等。
此外,深入探索孩子的心理狀態同樣至關重要,比如他們面臨的學業壓力、遇到的困惑、情緒波動較大的情境或事件,以及他們採取的應對與緩解壓力的方法。
了解孩子對自我的認知、對未來的期望與規劃,也是促進其健康成長、激發內在學習動力不可或缺的一環。
2. 找準定位和方向
精準定位與明確方向,是加速學業進步、提升成績的關鍵捷徑。
針對個體的獨特性,最大化發揮個人優勢,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策略。
首要步驟便是深入的自我評估,這一過程要求我們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強項與短板,並在此基礎上設定既具挑戰性又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
這些目標如同燈塔,指引著孩子不斷前行,激發其內在的學習動力。
與此同時,深入了解各類的政策、專業設置及其發展方向,對於規劃孩子未來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個人優勢識別:
- 幫助孩子識別他們在學習、藝術、體育等方面的特長和優勢。
- 鼓勵孩子參與能夠展示他們優勢的活動或比賽,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
目標設定與規劃:
- 與孩子一起設定短期和長期的學習目標,確保這些目標既具有挑戰性又可實現。
- 制定詳細的行動計劃,包括時間管理、資源利用和學習策略,以支持目標的實現。
職業啟蒙與探索:
- 通過閱讀職業書籍、觀看紀錄片或參加職業博覽會等方式,向孩子介紹不同的職業路徑。
- 鼓勵孩子與從事不同職業的人交流,了解他們的日常工作、所需技能和職業發展。
3. 合理安排時間規劃
高中生活以其緊湊的節奏和繁重的學習任務著稱,給每一位孩子都帶來了沉甸甸的壓力與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成為了通往學業成功的關鍵一環。
時間管理不僅關乎效率,更是對個人自律與規劃能力的考驗。
面對琳琅滿目的課程與作業,首先需要制定一份詳盡而周密的學習計劃。
這份計劃應細緻到每一天、每一周,甚至每一個小時,確保每一項學習任務都被清晰標註,並設定合理的完成期限。
通過明確的時間節點與任務分配,可以有效避免拖延與遺漏,讓學習路徑更加清晰可循。
制定詳細學習計劃:
- 每日/每周計劃:根據課程表和個人目標,制定每日或每周的學習計劃,明確每項任務的具體內容和完成時間。
- 優先順序排序:將學習任務按重要性和緊急程度排序,優先完成重要且緊急的任務,確保關鍵知識點得到及時鞏固。
- 設定小目標:將大目標分解為一系列小目標,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給予自己獎勵,以保持學習動力和成就感。
合理分配時間:
- 時間塊劃分:採用時間塊技術,將一天劃分為多個時間段,每個時間段專註於一項任務,減少多任務切換帶來的效率損失。
- 高效學習時段:識別自己的高效學習時段(如清晨或夜晚),在這些時段內安排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學習任務。
- 休息與調整:確保學習計劃中包含足夠的休息時間,通過短暫的休息來恢復精力,避免長時間連續學習導致的疲勞和效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