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升學焦慮 均衡教育資源 未來十年教育藍圖怎麼畫?答案來了

十年之後,也就是2035年,我國將建成教育強國,這是《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給出的時間表。

那麼這十年,具體要怎麼做?對此,《綱要》也給出了路線圖。這份路線圖涉及了很多家長和孩子們關心的話題。

《綱要》提出「加快擴大普通高中教育資源供給」「開展均衡派位招生試點」,具體怎樣擴大、如何均衡?

《綱要》中強調「職普融通」,推動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融合發展,拓寬學生成長成才通道,具體怎麼融、如何通?

此外,《綱要》中還提出要「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何為急需學科?如何超常布局?

首先來看最讓家長們焦慮的「升學」問題特別是中考,有些地方甚至有「中考難於高考」的說法,這背後其實是教育資源、普通人消費需求和百姓需求之間的不平衡。此外,《綱要》提出「加快擴大普通高中教育資源供給」,具體怎麼擴大?擴大多少?能多大程度緩解升學焦慮?

甘肅酒泉市下轄7個縣市區,共有初中31所,普通高中15所。在2024年以前,約69%的初中畢業生能夠進入普通高中學習,4%的初中畢業生進入中職學校的職普融通班參加高考。

2024年,酒泉市成為全國7個中考改革試點地區之一後,打出一系列改革組合拳,通過改擴建高中、改善辦學條件、擴大教師編製等措施,不斷提高高中招生比例。當年,普通高中和職普融通高中班學位供給達到了90%,也就是說,每100個初中畢業生,有90人能夠接受普通高中教育。

甘肅省酒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 潘建軍:2024年,基本上實現了人民群眾子女上高中願上盡招的目標,大幅度地緩解了因為升高中而帶來的焦慮。

山東省濰坊市不久前印發通知,對中考政策進行了多項優化調整,

  • 將考試科目精簡為語文、數學、外語、物理與化學、道德與法治、體育與健康六門,其中,道德與法治調整為開卷考試。
  • 此外,將歷史、地理、生物學列為考查科目,劃分為a、b、c、d、e五個等級,等級成績用作中考錄取底線參考和設置。
  • 信息科技、藝術、勞動、綜合實踐活動等列為考核科目,成績以合格和不合格體現。

山東省濰坊廣文中學校長 高克林:家長和老師們更加註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及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的提升。改革後,輕負優質教育從理想照進現實。

 

一條分數線 五所中學均分生源

加大學位供給,減少科目考核,一增一減,都是緩解升學壓力的實招。在升學過程中,讓大家感到焦慮的還有一個均衡的問題。多考一分,就可能去到更好的學校,享有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對此,《綱要》中特別提到了「開展均衡派位招生試點」

「均衡派位」是怎麼派?上哪個學校和考試分數是什麼關係?

河南新鄭市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 王忠玉:我們五所公辦高中共錄取學生7000人,錄取分數線完全一樣。比如,2024年公辦普通高中錄取情況,每所公辦普通高中錄取了1400名學生,把學生分為男生組和女生組,每一組中再把學生平均分成五份,高中校長以搖號的順序確定錄取的名單,這五份學生生源質量一模一樣。

全市五所公辦高中,僅一條分數線,王忠玉告訴記者,他們這樣做的基礎是,五所高中已實現資源和教育水平的相對均衡

河南省新鄭市第一中學高二學生 祖瑞苒:我從9年級時就知道,我不論分到哪個學校都是一樣的。它們的學習資源,還有環境等方面都是差不多的。

王忠玉介紹,早期高中分層辦學,造成校際差異大,一中強、二中弱,學生升學壓力大。為改變這種狀況,決定實行「新鄭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模式」。

  • 一是加大高中建設力度,投資2.4億元遷建新鄭二中,投資2.5億元擴建新鄭三中、新鄭高中和實驗高中,五所高中辦學規模一致。
  • 二是調衡高中師資。
  • 三是改善高中辦學條件,配備了現代化功能室,更新班班通、智慧校園等設備,促進各高中辦學條件基本相當。

王忠玉表示,將學生平均分配到五所高中,學生不管在哪所高中都能接受到一樣的教育。家長們也慢慢地接受了這種中招制度改革。

 

綜合高中——職普自由選擇 雙向流動

職業教育是近年來的熱點話題。《綱要》中強調「職普融通」,推動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融合發展,拓寬學生成長成才通道。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側重點不同,怎麼融、如何通?學成之後能獲得怎樣的學歷?會有怎樣的發展?這都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話題。

此次,《綱要》中提出了一個不為人熟知的詞——綜合高中。在綜合高中里,孩子們既有文化類的課也有技能類的課。他們可以根據學習情況選擇未來的發展方向。記者對四川天府新區的一所高級中學進行了探訪,這裡的黨委書記說,綜合高中打破了普的壁壘。壁壘是如何打破的?

走進四川天府新區綜合高級中學,會被學生們的一張張各具特色的課表所吸引。

據介紹,學校目前開設的課程有480餘門,包括文化基礎類必修課程;工業機器人、數控加工、編程設計、數字媒體等技能素養類;勞動教育、藝體科創等德育成長類活動課程以及職業傾向類體驗課程。

四川天府新區綜合高級中學校黨委書記 何吉永:學生進入學校以後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自主選擇,一生一課表,高一是播種學程,高二是定向學程,高三是圓夢學程。經過第一學期的學習,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以及經過職業體驗以後,可以選定普通教育或者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

據了解,四川天府新區綜合高級中學成立於2023年,由太平中學和天府新區職業學校兩所學校整合而成,是成都市第一所綜合高中。

四川天府新區綜合高級中學校黨委書記 何吉永:我們這個學校是全新修建的,把一所中職和一所普高完全融合,實現學校的領導班子一體化、教師一體化、學生一體化、課程一體化,設計一種全新的融合式的綜合高中。

這種全新的高中,為學生和家長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非常適合中考結束後在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間猶豫不決的學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習情況在職普之間自由流動。

四川天府新區綜合高級中學校黨委書記 何吉永:在高一的時候,應用型的學生有100多人選擇到學術型,同時,學術型也有100多人選擇到應用型。家長傳統上總認為職教的學籍不如普高的學籍,綜合高中打破了職普的壁壘。

 

職業教育「含金量」不斷提升

為了提升職業教育含金量,國家不斷出台舉措。

一方面,是打通高職院校學生學歷上升通道。就在本月,教育部新公示一批擬開設的職業本科院校名單,自2019年起,我國已設立50餘所職業本科大學。

另一方面,加大投入,提升職業教育質量。根據《綱要》部署,將加快推動職業學校辦學條件全面達標,實施職業教育教學關鍵要素改革等。

此外,《綱要》還明確,「新增教育經費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支持」,我們注意到,在以往的文件中,相關表述是「新增教育經費要向職業教育傾斜」,從「傾斜」到「加大」,意味著什麼?又將對職業教育產生怎樣的影響?

深圳職業技術大學校長 許建領:「傾斜」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而《綱要》提出新增教育經費「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支持,這種表述表現出更強的經費支持力度,對於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特別重要。

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前身是1993年創建的深圳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6月,教育部批准設立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從高職到本科,離不開教育經費的持續投入。2024年深圳職業技術大學的經費預算達到了33億元,超過了廣東省一些老牌普通高校。

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主任 林宇:職業教育培養成本比普通教育高,這個是不爭的事實。發展高水平的職業教育、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加大投入是必須的。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改善學校的實習條件,改善學校的師資條件,我想這個是很急迫的。試想一個家長,看到這樣的學校基本的條件,不管他懂不懂,他第一印象是不是願意、也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過去。

除了增強職業教育自身的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還有一個尤為重要的方面,就是優化技能人才成長的政策環境,增強職業教育的社會吸引力。《綱要》明確,

  • 要積極推動職業學校畢業生在落戶、就業、參加招錄(聘)、職稱評聘、晉陞等方面與普通學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
  • 落實「新八級工」制度,以技能水平和創造貢獻為依據,提高生產服務一線技能人才工資水平。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科研管理處處長 王新波:它特別類似於職業教育以前止步於專科,「天花板」就是專科,現在我們開始打通它的本科層次,吸引技能人才能夠繼續向前發展,延展他的道路,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 怎麼布?

19日發布的《綱要》中,還提出要「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我們知道,高等教育的布局調整,其實一直都在進行,據統計,僅去年一年,全國高校就增設專業布點1673個,撤銷了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布點1670個,調整力度不可謂不大。

此次《綱要》專門提出「超常布局急需學科專業」,目的是什麼?哪些專業是急需學科專業?超常布局具體怎麼布?怎麼超常?

浙江大學黨委書記 任少波:全世界事實上已經進入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這一時代,我們在新的科技,尤其是在新工科、新農科等方面,都要謀劃和發展一些新的專業、新的學科來適應這個時代科技和國家現代化的需求。

當下,低空經濟市場正迅速擴容、蓬勃發展,這也是一個面向全球競爭的新興產業,我國不少高校已相繼設立例如無人機等相關專業。但在過去,基本處於各自為戰和就米下鍋的狀態,都是從各自學校相對單一的學科基礎上衍生而來。

為了能夠更有力地聚焦於國家戰略需求,教育部指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六所高校專門研究申請增設了「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

六所高校對涉及低空產業的專業內涵和領域進行梳理,從低空運載、空中管理到低空經濟的運用,確定了整體方向,然後結合各自所長和地域特色,協同制定了「低空技術與工程」本科專業的培養方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務部部長 錢政:北京郵電大學側重低空的交通管理,包括空中管制等信息方面的。廣東是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比較迅猛的地方,因此華南理工大學更多的是服務於經濟發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優勢是低空運載,後面支撐條件建立起來之後,想把和低空相關的所有的維度都納到這裡進行建設,從國家頂層來設計,才真正有可能符合我們國家的需求。

超常布局,還要突破按部就班的人才培養體制機制,從實際出發,滿足科技與產業的緊迫需求。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統計研究所所長 馬曉強:我們很多超常規的布局都打破了過去那種一步一步的模式,從本科學校建起碩士點、博士點,這樣培養人才。現在直接超常規,是把一流的學校和一流的頭部企業和整個市場結合起來,需要什麼人超前布局,直接辦博士點,然後再打破原有的這種格局。

(總台央視記者 潘虹旭 高晨源 姬強 馬力 吳汶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