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零年十月份,我正式入學洪山技校(不久改為淄博礦務局技校,後更名山東煤炭技術學院)。這座建於五十年代的技校,是煤炭部批准成立最早的一批技校,師資力量雄厚。後來成立的淮北礦院或山東礦院,都曾從這個技校抽調教師。
入學技校最大的好處是家裡不用花一分錢學費,包括吃住都不用家裡支援。一個月每名學生十七元五角學雜費,所有的課本、筆記本及學慣用具均由學校提供。一個從農村出來的窮小子,也吃上了白饅頭、各樣大鍋菜,且每周三中午吃一頓肥肉大蒸包。幸福有時來的真及時,我不出幾個月就變得白生生、胖油油。
儘管所學專業不是我喜歡的電鉗工,愛好文學的我迷上了小說特別是詩歌。由於上高中時為了高考抑制了我的文學夢,一旦進入舒適的學習環境,我的文學創作進入試筆期。不斷地從圖書館借書,不斷地寫小說詩歌投稿,不斷地收到各種雜誌報紙的退稿信。一旦進入痴迷狀態,上課也不再聽那些枯燥的專業課,有次把《艾青詩選》放在《工程力學》書上面偷看,被上課的老師發現沒收了。可以說,我的二年技校生活,是在苦苦求索文學夢中度過的。
臨近畢業去工程處實習,接觸到了一個在此剛上班不久的姑娘,由於互相交流文學作品,倆人竟有了互相朦朧的愛意。但三個月的實習很快結束了,我倆的關係也面臨嚴峻考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