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今年計劃全國招生7755人 繼續增加廣東招生計劃

南都訊 記者孫小鵬 楊曉彤 6月23日,中山大學2024年本科招生校園開放日活動舉行。南都記者了解到,今年學校計劃面向全國各省(區、市)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7755人,招生規模跟往年相比保持穩定,略有增長。今年學校繼續增加廣東省招生計劃,連續三年增值達40個。入校途徑除了高考普通錄取,還有強基計劃、綜合評價、面向農村和脫貧地區的國家專項、高校專項等。

今年,學校繼續按院系專業招生,錄取即確定了具體院系,進一步優化專業組設置;繼續在普通高考錄取實施「零調劑、不退檔、認加分、無級差」政策,即報滿不重複的專業志願不會調劑到未報考的專業、政審和體檢合格且報滿專業志願或服從調劑則不退檔、認可考生政策性加分、專業錄取無級差,最大限度滿足考生專業志願。

中大共有11個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這些拔尖基地班包括物理學、生物科學、基礎醫學(陳心陶)、歷史學、數學、化學、中國語言文學、「深藍」海洋科學、計算機科學、哲學、經濟學等。大一學年末,各拔尖基地集中組織學生報名,選拔優秀學生進入拔尖班專門培養,而後每學年進行年度考核和動態培養管理,普通班同學仍有機會進入拔尖班。

據了解,大一新生在廣州校區南校園集中大類培養,浸潤百年中大的精神底蘊和文化傳統,來自7大學部最優秀的師資組團給新生上課,學生大二再進入各自專業所在的校園學習;新生入校即可在多個特色院系專業中二次遴選,選擇新專業,總名額超200個。今年中大新增了3個新生二次遴選項目,目前新生入校即可參與遴選的項目包括:博雅學院,政治學、經濟學、哲學(ppe),整合科學,保密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昆士蘭大學聯合培養),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智慧交通等。

學校後續還提供了一系列轉專業、輔修等跨學科學習方式,支持學生探索和鑽研自己最喜歡的專業領域。

中山大學招生辦主任鄒丹表示,對於新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來說,要充分利用好平行志願中的「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原則,在院校選擇上把握好「沖穩保」合理搭配策略,在專業選擇上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擅長程度依次排序,從而最大可能地被錄取到心儀的院校專業。中大在普通錄取實施的「零調劑」政策就是在最大限度地滿足大家的專業志願。

攝影:南都記者 馬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