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大模型賦能編程教育入選「教育部典型案例」 年內推廣到全國五百家高校

大皖新聞訊  為了推動人工智慧與高等教育融合,教育部日前公布了首批18個「人工智慧+高等教育」應用場景典型案例,並在官網公布。其中,北京郵電大學以人工智慧賦能編程教育的「『碼上』——大模型賦能的智能教學應用平台」入選。據了解,該平台依託訊飛星火大模型開發而成,計劃年內推廣到全國五百家以上高校開展教學實驗。

北郵牽手訊飛 讓大模型協助大學生編程

編程教育是軟體人才培養的基礎,但目前存在師資不足等問題。為此,北京郵電大學基於國內的訊飛星火大模型,開發了編程教學平台「碼上」,率先在高校啟動大模型賦能編程教學的探索。「依託大模型代碼糾錯、代碼解釋、代碼生成等強大能力,『碼上』可有效減輕教師編程教學負擔,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今年1月,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徐坤在2024世界數字教育大會上展示「碼上」智能編程教學應用平台。

截至2024年4月15日,北京郵電大學基於碼上開設了107門課程,建班118個。實踐數據顯示:「碼上」對於占學生群體人數(80%)以上編程新手的編程問題能夠提供較高質量/準確率的輔導,修改後代碼的運行成功率達60%—80%,,減輕教師的輔導工作壓力。

北京郵電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今年末「碼上」對於編程新手編程問題的答疑準確率將達到80%—90%。「相對於chatgpt等大模型門戶、github copilot等編程插件而言,『碼上』可以啟發學生自行發現和解決代碼問題,掌握編程知識和技能,而不是直接給出最終答案,更符合編程教學的要求。」

據介紹,「碼上」的全國版產品「訊飛星火碼上」計劃今年在全國推廣,全年計劃支持500家以上的高校開展教學實驗。

「ai程序員」已在百餘家企業上崗

去年以來,生成式人工智慧不僅在各行各業幫助軟體人員提高工作效率,而「ai程序員」也走進了國內外的公司。不久前,國外一個ai程序員devin大火,它現身公司內部群,為解決一個技術問題,devin借用了其創造者的賬號,與客戶公司的cto交流,並根據回復調整了代碼方案。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職工也正在和ai程序員成為「同事」。科大訊飛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基於訊飛星火大模型的ai程序員已經在軟通動力、交通銀行等100多家企業「上崗」,能夠理解複雜的編程邏輯,還能自動生成高質量的代碼,幫助開發人員提升代碼開發效率。

而根據科大訊飛今年1月30日發布消息,訊飛星火最新的v3.5版本中代碼能力已達到gpt-4 turbo 的96%,在科研最常用的編程語言python上已經實現超越。目前,對標gpt-4當前能力的訊飛星火v4.0正在訓練中,預計在6月發布,將對標gpt-4 turbo 當前水平。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張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