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拆分圖書館」計劃後,武漢這所小學真正變成了「圖書館」

極目新聞記者 張屏 

通訊員 孫珊 

實習生 許悅

4月26日下午,武漢東湖高新區「木林森」教聯體在牽頭校武漢市光谷第十七小學(下文簡稱「光谷十七小」)舉辦讀書節活動。來訪的客人們發現,整個學校變成了一座「大圖書館」,許多公共空間由孩子們熟悉的故事主人公命名,走進夏洛劇場等空間,則能看到許多標有班級姓名的書和學生們寫畫的薦書原因、讀書所得。

光谷十八小學生表演詩朗誦《木蘭詩》

光谷十二小學生表演課本劇《草船借箭》

光谷十六小學生表演詩朗誦《中國話》

光谷十七小奧體分校學生演出課本劇

光谷十七小學生表演古詩新唱《四季韻歌》

這些書一共有近2000本,是光谷十七小在今年元旦時送給學生的,人手一本。「本來有做圖書館的計劃,但我們更希望每一本書都能被孩子愛不釋手,所以決定打破圖書館的界限,直接把學生愛看的書送給他們。」光谷十七小校長羅海英說,通過向全校學生徵集書目和精選書目,學校購入了數百種近2000本書,在新年第一天全部送給了學生們。

元旦送書

有了書還不夠,還要有激勵讀書的辦法。逐班送書時,羅海英跟學生們約定:鼓勵同學之間「讀書漂流」,讀完10本書的就可以給她寫信「提要求」,她會把孩子們喜歡的書中人物請進學校里來。

「這怎麼可能呢!」很多學生被「考倒校長」的目標促使,竟不知不覺讀了不少書。在後來給校長的信里,他們點名了哈利·波特、小豆豆、小王子、尼爾斯、夏洛等書中人物。後來,這些有的被畫在了學校里,有的成了公共空間的主題,有的在讀書活動當天以人偶的模樣露面,還有很多,由學生們自己畫了出來,展示在校園裡。

「我收到的書是《城南舊事》。這樣有點厚的書,以前會不敢開始。因為要挑戰校長,我還是讀了。讀英子的故事時,我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反而把挑戰校長的事給忘了。」602班學生毛紫妍笑著說,這次讀書節,她們班參加了製作書籤的活動,她做了《小王子》的書籤,「這算不算幫羅校長完成了任務?」

107班學生黃宇軒也覺得校長的辦法實在聰明:「我看到學校操場上立了好多畫板,繩子上也掛了好多作品,夏洛劇場里擺的書,有的我看過。我最喜歡夏洛劇場了,因為之前老師給我們看過《夏洛的網》。不過我收到的書是《一園青菜成了精》,這本書也好看。」

王曉理分享

「閱讀的好處大家都知道,在新時代,想推動閱讀,更需要創設氛圍、設計契機。我們不過是『拆』掉了一些阻礙閱讀的『牆』,孩子們就讀起來了。」羅海英說。當天受邀來到活動現場的前羽毛球世界冠軍王曉理對此深有感觸:「許多成功人士都強調了刻意練習的重要性,而它的實現需要四個階段,分別是產生興趣、變得認真、全心投入,開拓創新。在閱讀方面,我們許多小朋友已經來到了第二個階段,希望大家今後繼續進步,多讀書,多思考,多應用。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