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永遠為你們敞開」,反校園欺凌就要發揮學校作用

「被欺負了不要害怕,來告訴我,校長為你做主,我的辦公室大門永遠為你們敞開。」最近,浙江省開化縣桐村鎮中心學校校長吳後良在面向師生的講話中,針對校園欺凌「霸氣喊話」:我們要讓欺凌者知道,他們的行為是錯誤的,是不可容忍的。

講話視頻傳到網路後,引發了諸多網友的認同。早些時候,山東聊城第九中學小學部一名班主任「放狠話」抵制校園欺凌的視頻同樣獲得不少點贊。面對校園欺凌,這些教育工作者以毫不含糊的態度明立場、護底線,為呵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維護校園秩序注入了不可缺少的底氣。

在防治校園欺凌工作中,學校和教師負有主體責任。教育部等十一部門印發的《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明確提出,學生欺凌事件的處置以學校為主。當接到學生欺凌事件的舉報時,由學校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對事件是否屬於學生欺凌行為進行認定。換言之,不管一起校園欺凌事件的性質惡劣程度如何,其首先的處置責任落在學校。

現實中,一些校園欺凌事件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置,有些欺凌行為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讓受害學生長期處於被欺負的陰霾之中,也跟學校和教師落實責任不徹底、不果斷有著直接聯繫。有的教師認為校園欺凌是孩子之間正常的「打鬧嬉戲」,對欺凌引發的後果認識不充分;個別教師甚至偏袒實施欺凌一方,不公允地處置校園欺凌事件。

在全社會高度關注校園欺凌的當下,壓實學校和教師的責任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一些有擔當的教育工作者「放狠話」,既是踐行主體責任的具體表現,也對校園欺凌行為構成了強有力的震懾。

校園欺凌往往是以大欺小、以強欺弱,實施欺凌的一方處在強勢地位,而被欺凌的一方單憑自身之力難以實施有效反抗。一方面,我們要教育學生不能「忍一時風平浪靜」,面對欺凌要更加勇敢;另一方面,也要為被欺凌學生提供支持和幫助,堅持匡扶弱者,在青少年心中種下正義的種子。

當然,學校和教師落實防治校園欺凌責任中,不光要有「硬氣」,也要具備溫柔細緻的觀察力。現實情況下,許多被欺負的學生不願、不敢求助於教師和家長,而習慣於把問題埋在心裡。教師在與學生朝夕相伴的過程中,需要更加主動地了解學生心理狀況,及時查找發生欺凌事件的苗頭跡象。

與此同時,防治校園欺凌還要重視程序的力量,健全長效工作機制,以嚴格制度兜住底線。有關部門在相關通知中已明確校園欺凌處置程序,視情節輕重分為「情節輕微的一般欺凌事件」「情節比較惡劣、對被欺凌學生身體和心理造成明顯傷害的嚴重欺凌事件」「屢教不改或者情節惡劣的嚴重欺凌事件」「涉及違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學生欺凌事件」。對於性質嚴重、超出自身處置能力的欺凌行為,學校絕不能手軟,要將實施欺凌者及時移送有關部門。

總而言之,面對校園欺凌,老師的硬氣、呵護、觀察與學校常態性、程序性的反欺凌機制要同時運轉,如此才能切實保障學生合法權益,為弱小的孩子撐腰,讓「壞孩子」得到應有懲戒。 

文|王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