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驥:常懷「四心」執教26年 傾注熱血為育人

李驥,永興縣先鋒小學教師,任教26年來潛心教書育人,重實踐、勤思考,教學上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注重特色教學和教育研究,碩果累累,多項教研成果獲得國家級獎勵,成為活躍在永興教育一線一顆耀眼的新「星」。多次獲評「郴州市小學數學骨幹教師」「郴州市名教師」「郴州市教育質量先進個人」「郴州市名師骨幹團隊成員」等榮譽稱號。

26年來,她始終保持一顆學習的心,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狠抓學生的基礎知識,注重講練結合,拓寬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質量。

面對教書育人 常懷敬畏之心

李驥說最難忘的是參加工作的第一天第一次站在講台上,望著孩子們一雙雙純真的眼睛,她忽然感覺到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敬畏之心。她將要參與這些學生的人生,要陪伴他們走過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她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們的成長造成影響,叫她怎能不慎重呢!

她謹記教育家陶行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教育名言,嚴格自律,注重師表,以教好書育好人為己任,從此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研究教學方法成為她工作的主旋律。

從教26年,無論是對待每一節備課、每一次上課,每一個學生,還是對待校務工作中的大小事務,都是傾注滿腔熱忱,欣然接受,並出色完成工作任務,她的工作態度和辦事能力、辦事效果得到領導、同行的高度讚譽。

連續數十年師德師風考核皆為優秀,曾獲永興縣「五一勞動獎章」,多次獲評優秀管理工作者、師德模範、「十佳班主任」。

面對後進學生 常懷憐愛之心

「教育絕不是面對一部分人的教育,而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在學校教育體系中,那些一時不適應,一時落後的學生才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她小心地呵護跟不上大隊伍的學生的心靈,鼓勵他們說,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天生對數學敏感,有的人天生對體育擅長,還有的人一直沒有發現自己的長處,就像是醜小鴨還沒有發現自己是白天鵝一樣,但你們一定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學習不是為了得第一,學習是為了培養我們專註做一件事的耐力,培養我們面對事物的態度,只要你拿出態度來,老師不會因為不好的結果而責備你的。

在她的貼心的鼓勵和細心的指導下,她班上孩子個個陽光積極,沒有因為成績而被冷落或被霸凌的學生。

近些年因為城市發展,很多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帶來了子女進城就讀,因為城鄉差距,剛進城學習的孩子的成績大多不盡如人意,李老師就接了大量這樣的孩子,其中有一個4年級下期插班入學時僅考了20多分,通過李老師的耐心教導,當期孩子的數學就考了60分。

在李老師的辛勤執教下,2020年縣教學質量抽測中,任教的文昌學校六(5)班數學成績居全縣第一。2020年下期,任教的先鋒小學三年級338班數學,接手不到一個學期,一躍成為年級第一。

面對學有餘力的孩子 常懷惜才之心

李驥常說老師就應該要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思考力、創新力,通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本質和解決方法。

所以她十分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重視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不僅在課堂上常常組織學生探究,使學生掌握了科學探究的方法,常常在課後布置探究作業。

2023年她接手了兩個教學班級——一年級和六年級的數學教學。面對六年級的升學壓力和一年級的入學培養,她不怕苦,不怕難。

在六年級指導學生撰寫課後筆記,思維導圖,引導他們探究課本上沒有的數學知識。在一年級指導學生當小老師,每天布置講解任務,每天要批閱全班幾十個孩子錄製的講解視頻,針對每個人的講解進行一一點評,李老師常常深夜還在點評學生作業,創新作業也受到了社會、學校和老師們的廣泛好評。

面對教研教改 常懷進取之心

參加工作第4年,她嘗試把自己的所思所得寫成論文《問題——指引思考的方向標》,在縣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2010年,她把長期創新作業布置的經驗和方法總結出論文《家庭作業新模式探索》,獲得全市一等獎,次年獲全省二等獎。

從此她把在課堂上的偶有所得、課後的思有所感都會寫成文章,至今共撰寫論文11篇,最高獲國家級二等獎。她參加的現場說課大賽,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績代表郴州市赴省參賽,獲得特等獎。她的錄像課《兩位數乘兩位數》也通過市、省選拔,被推薦到國家參評,獲國家級一等獎。截止到目前,共計參賽十餘次,獲國家級一等獎1次,省級一等獎2次,二等獎3次,三等獎1次,市級一等獎3次,市二等獎2次,縣級一等獎2次。

從2011年接觸課題,12年來,共參與課題5個,其中兩次擔任課題主持,三次擔任核心成員。在由她主持的課題《城鎮小學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利用》獲省一等獎,開發出的校本教材也獲市一等獎。通過課題《基於核心素養培育的藉助數學玩具發展小學生學習能力的研究》開發出空間能力測試卷一套,四巧板教材一套,該課題在中期評估時獲二等獎。任職以來在各級平台上展示、示範課四十餘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