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吐槽「學渣」女兒:我教她逆天,她教我認命!

北大學霸父母,卻教出了學渣女兒,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北大教授丁延慶現身說法,說出了令人心酸的答案。

六歲背完整本《新華字典》,從小被譽為神童的他,後來考上了北大,又去哥大深造,回國後被聘為北大教授,是名副其實的高知分子、成功人士,誰看了都要豎起大拇指。

後來他娶了同樣畢業於北大的妻子,更是強強結合,風光無限。

人們都堅信,兩人的愛情結晶一定同樣是位學霸,日後考上清北不在話下。

然而丁延慶卻遺憾地表示,他的女兒是一位實打實的學渣。幾乎每一次給女兒輔導作業,他都會痛心疾首,然後懷疑人生。

甚至在採訪中,丁延慶也毫不掩飾地說:「女兒比父母實在是差遠了。」

其實,丁延慶和妻子也在不斷努力,替女兒提高成績,他們希望女兒能夠逆天改命,像父母一樣優秀。

沒想到女兒的成績非但沒有進步,反而一直原地踏步。

在多次努力無果後,女兒告訴父母:認命吧!

這樣的結果,讓丁延慶和妻子十分無奈。

在採訪中,記者問丁延慶教授:你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嗎?

他語氣低沉地說:「那沒有辦法,你必須接受。」

這樣簡單的一句話,透露出的是他身為父母的不甘和無助,也在無形之中戳透了萬千父母。

01:接受孩子的平庸,是人一生的課題

曾在網路上看到一句話:人這一輩子有三個境界,第一,接受父母的平庸;第二,接受自己的平庸;第三,接受兒女的平庸。

顯然,北大教授丁延慶正在第三層。

他不甘心於女兒成績太差,可又無可奈何,畢竟父母與孩子是相互獨立的個體,優秀的父母未必會生出同樣優秀的孩子。

就算他再著急,女兒也很難發展為他理想中的樣子,只能無奈作罷。

現實生活中,類似的例子也不勝枚舉。

一位網友吐槽,他和妻子的退休金就已經高達一萬,但孩子如今卻做著月薪3000的工作,前途渺茫。

還有人說,自己曾經是數學高考狀元,可孩子的數學成績只有17分。

就連在容貌和身材上也是如此,那些曾經驚艷了時光的明星,也頻頻被人詬病,其後代的顏值不盡如人意。

如此種種都在告訴我們,父母再優秀,也未必能生出同樣的孩子。到了一定年紀,我們就要接受孩子的平庸。

這並不是放棄培養孩子,而是接受現實,不再做無意義的努力。

正如電視劇《小捨得》中,田雨嵐非要逼著兒子成為學霸,但兒子資質一般,始終達不到母親的要求。

為此,田雨嵐痛苦萬分,兒子也覺得壓力頗大,最後甚至患上了抑鬱症,親子關係一度破裂。

這必然不是我們想看到的結局。

相比於拔苗助長,我們更應該尊重孩子的客觀發展規律,讓他們沿著適當的軌道繼續走下去。

當我們能夠接受孩子的平庸,而後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時,或許親子關係會更為融洽,孩子們也能在父母的鼓勵之下,開啟全新的人生。

02:為什麼現在很多孩子混的都不如父母?

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真的資質平凡,沒有遺傳到父母的優秀基因。

另一方面,父母太過優秀,提供了優渥的生活條件,孩子缺少衝勁,也容易變得泯然眾人。

如果孩子真的不適合學習,作為父母要放過孩子,也要放過自己。

不要為他們設立太高的要求,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優勢,往往更能為他們找到最適合的道路。

倘若孩子還有培養的潛能,就要適當改變教育計劃。

為他們設立可供奮鬥的目標,激發他們的能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3:成功不只有一種答案,相互尊重才是歸宿

優秀的父母卻培養出一般的孩子,這的確有悖顏面,但我們必須明白,成功從來不只有一種答案。

成績好的人以後上了好大學,擁有光明的前途是一種成功,成績不好的人若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業,能夠奮鬥一生,也未必不值得慶幸。

孩子能夠賺到錢的確令人驕傲,若只有普通的工資,過著普通的日子,也不是一件壞事。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每個行業都需要人才,每一種生活都應該被尊重。

就像在某視頻網站上,一位孩子問母親:自己以後可以烤地瓜嗎?

母親的回答是:如果你把地瓜烤得又香又甜,那我覺得也是可以的。

這樣的畫面,多麼溫暖啊。

教育的本質從來不是因循守舊,而是因材施教。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夠優秀,而是我們忽略了他身上的閃光點,總是用世俗的標準去要求他。

非要逼著一個成績一般的人拚命學習,對於他來說是痛苦的,對於父母也是浪費時間。

倒不如換種思路,尊重孩子對於人生的認知,幫助他們提前規劃更為合適的道路。

恰恰是父母與孩子相互尊重,孩子才能獲得足夠的愛與呵護,並有源源不斷的動力,以後做出成績來。

總之,成功的方法千千萬萬,不該局限於一種,成績也只是衡量人的一種方式,並不是全部。

千萬不要自以為是地幫助孩子成長,這樣只會起到反作用。

當你的孩子的成績也不夠優秀時,希望父母也能夠用平常心來看待。

首先接受孩子的平庸,不要給孩子製造過度的精神壓力,以免影響親子關係。

其次,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結合時代的發展,為他們做好職業規劃。

如果孩子真的沒有過硬的能力,父母也要提前為他們做好準備,比如多掙錢,給他們留足保障。

畢竟當今時代,拼孩子,也在拼父母。

最後,要學會滿足。

如果你的孩子健康、快樂、孝順、善良、有責任心,那麼他就已經是一個合格的人,至於其他的,都是錦上添花而已,不必執著。

我們要活成自己期待的樣子,但不要過度要求孩子。

他有自己的使命,你有自己的人生,相互尊重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