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即日起,《青年說》欄目策劃推出「鄉村教育者手記」,為鄉村校長和教師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分享教育一線的所見所聞所感,助力鄉村教育先行區建設。
以下是濟南市章丘區曹范學區學校教師邢介進的教育手記:
教育沒有什麼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大事,留給我們的是那些永不磨滅的、不經意間的小事。或一句溫暖的話,或一個溫柔的眼神,或一個含情的微笑,或一個鼓勵的舉止,或一個耐心的等待等這些細節,都可以讓教育走進學生的心靈。
「游碼歸零」
一天中午,小明急匆匆來到二樓辦公室向我打「小報告」,小剛和小強在教室里吵架,被同學勸開了。
聽到風,便是雨。我急忙把兩人「請」到辦公室,放好兩個小方凳,我坐在他倆中間,詢問起事情原委。
原來,小剛在聚精會神地做作業,而小強大步走進教室,由於走得太快,身子猛地碰到小剛右胳膊,致使小剛用筆尖扎破了作業紙。
小強見此狀況,急喊「對不起、對不起」。
小剛認為,小強是故意的。明明看到我在做作業,為何不輕聲輕腳,反而是火急火燎。
小強承認是自己的過錯,但絕不是故意的。
兩人爭執幾句後,漸漸有了「火藥味」,好在旁邊的同學把他們拉開了。
他倆訴說完畢,我並沒有直接挑明誰是誰非。
我先抬頭望了一眼鐘錶,「離上課時間還有半小時」。接著,指著放在辦公桌上的托盤天平說:「你倆還認識它嗎?」
「認識」,兩人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兩人認為我問的問題太「簡單」了。因為昨天剛學習了。他倆顯得有些不以為然。那個七個不服、八個不忿,一百二十個不含糊的樣子,甭提多得意了。
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繼續問道:「你倆還會用它嗎?」
兩人使勁地點點頭,臉上堆滿了微笑,心裡還打著小算盤,「昨天剛學習了,難道今天就忘記了?」
「使用它的第一步是什麼?」
「游碼歸零。」兩人不約而同地回答道。
「用天平測量完後,最後一步操作是什麼?」
「游碼歸零。」兩人再次齊聲回答道。兩人激動的情緒漸漸緩和了許多。
「對呀,你們沒有鬧矛盾前,是不是就像使用托盤天平的第一步?」
「是」。兩人可能會意到什麼,回答的聲音低了些許。
「你們矛盾也鬧了,理也爭了,是不是游碼也要歸零了?」
兩人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老師的一句話,可能改變孩子
今天甭提多高興了,居然有5位學生要挑戰閱讀王江珊。
本學期開學以來,二年級2班的「背誦王」這頂帽子一直由江珊戴著。早讀時間自然由她負責。她每天站在講桌前,帶領大家讀課文,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很多同學看不慣。
在活動課上,王華同學向我提出了一個問題:「老師,我們每天的早讀都是一個樣子,能換換嗎?」
「能呀」,我乾脆地回答道。
「你說,怎麼換?」我把皮球踢給了學生。
無人應答。
我趁機說到:「同學們,如果你想當閱讀王,就仔細想一想,怎樣讓同學們喜歡閱讀?當然你也可以請教他人。」
第二天早晨,王華舉手了。他領讀時聲音響亮,精神抖擻,瀟洒大方。同學們說,他讀的比江珊好。
第三天早晨,張偉帶領同學們進行分角色朗讀。同學們又說,他們喜歡這樣的早讀。
第四天早晨,李偉同學帶領大家進行了朗讀比賽。
……
今天早晨,有五位同學舉手要領讀。大多數同學舉手選擇張偉,讓他領讀。
孩子們特別開心。
「小事」真不小,「小事」皆重要。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讓學生邁上由這些「小事」築成的大道,走向未來。
大眾新聞客戶端 鞏悅悅 策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