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6個孩子吃2個菜,還在一個盤子里夾菜!校方:在努力改進!

黑龍江綏化。一位家長偶然發現,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吃中飯時,每頓只有兩個菜,而且6個孩子還要在同一個盤子里夾菜。這樣的飯菜,讓她心疼不已,也氣憤不已。她將孩子們吃飯的情景拍了下來,放到了網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有人認為這是學校的不負責任,有人認為這是家長的無理取鬧。那麼,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這件事該如何認定呢?

小紅是一名小學生,她的媽媽是一名忙碌的白領,每天都要上班加班,沒有時間接送小紅上下學。為了讓小紅能在學校吃上中飯,她就給小紅交了每個月150元的伙食費。小紅媽媽以為,學校會給孩子們提供營養均衡、衛生安全的飯菜,讓孩子們能吃得好、長得好。但是有一天,她在微信群里看到了一個視頻,讓她大吃一驚。視頻中,小紅和她的同桌小明、還有其他四個同學坐在一張桌子旁邊吃飯。桌子上只有兩盤菜,一個是土豆絲,一個是白菜炒肉。兩盤菜都很少很淡,肉也幾乎看不見。六個孩子都用自己的筷子,在同一個盤子里夾著菜。小紅媽媽看到這樣的畫面,心裡很難過。她想著,自己辛苦工作賺錢,就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怎麼學校卻給孩子們這樣的飯菜呢?這樣吃得不飽不香,還容易傳染病菌。 她決定要找學校問個清楚。她撥通了學校的電話,向校長投訴了這件事。校長聽了後,並沒有道歉或解釋,反而說:「你們家長就知道挑刺兒!我們學校收得伙食費又不高,你想讓我們給孩子們做什麼?龍蝦海鮮?我們每頓都有兩個菜啊!而且還可以免費續飯續菜!你們家長就不能體諒一下我們學校的難處嗎?」小紅媽媽聽了更氣憤了。她說:「我不是要求你們給孩子們做什麼豪華大餐!我只是希望你們能給孩子們多準備一些有營養的菜品!比如說雞蛋豆腐、青菜之類的!而且你們也不能讓孩子們在一個盤子里吃菜啊!這樣多不衛生啊!你們這樣做,是不是在侵佔孩子們的伙食費啊?」校長聽了,也不甘示弱。他說:「你說什麼呢?我們學校怎麼會侵佔孩子們的伙食費呢?我們每個月都會按照規定把伙食費用在孩子們的飯菜上!我們也沒有強迫孩子們在一個盤子里吃菜啊!這是他們自己願意的!我們學校的飯菜都是現炒的,很新鮮很乾凈!你們家長就是無理取鬧!」小紅媽媽和校長爭執了一會兒,也沒有說服對方。她覺得自己的權益受到了侵害,就把視頻發到了網上,希望能引起社會的關注。

網友評論

這件事情很快就在網上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有網友認為這是學校的不負責任,應該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飯菜,也應該讓孩子們分餐吃菜,保證衛生和營養。

也有網友認為這是家長的無理取鬧,學校收得伙食費又不高,不能指望有什麼好菜,而且孩子們在一個盤子里吃菜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是現炒的菜就行。

還有網友認為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既涉及到學校的管理水平,也涉及到家長的期望值,應該從多方面來考慮和解決。

那麼,從法律的角度來看,此事該如何認定呢?

法律分析

我認為這件事情涉及到以下兩個法律問題:一、學校是否侵佔了孩子們的伙食費?根據《義務教育法》第四十六條規定,「侵佔、挪用義務教育經費的,由教育行政部門、財政部門、價格行政部門等根據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由此可見,學校收取了孩子們的伙食費後,應當將其用於改善孩子們的飯菜質量和數量,並不能將其挪作他用。如果學校沒有按照規定使用伙食費,並且造成了孩子們的損失或者不滿意,那麼就可能構成侵佔或者挪用義務教育經費的行為。因此,在本案中,如果小紅媽媽能夠證明學校沒有將伙食費用於孩子們的飯菜上,並且造成了孩子們吃不飽、吃不好、吃不安全等後果,那麼她就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或者舉報學校,並要求學校改正或者賠償。二、學校是否違反了食品安全法?根據《食品安全法》第八十八條規定,「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建築工地等集中用餐單位的食堂應當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建築工地等集中用餐單位的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集中用餐單位的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降低食品安全風險,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由此可見,學校作為集中用餐的單位,應當要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標準來製作和提供飯菜,並且要注意衛生和防疫。如果學校的飯菜存在質量或者衛生問題,並且導致了孩子們的身體不適或者感染疾病,那麼就可能構成違反食品安全法的行為。因此,在本案中,如果小紅媽媽能夠證明學校的飯菜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並且造成了孩子們的健康損害,那麼她就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或者舉報學校,並要求學校改正或者賠償。

這件事情給我們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價值觀啟示,那就是關愛孩子,關注教育。孩子是我們的未來,他們的成長和發展需要我們的關心和支持。我們應該給孩子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讓他們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同時,我們也應該關注教育的質量和水平,讓教育能夠真正為孩子們服務,而不是為了利益或者形式而存在。我們應該監督和督促學校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保障孩子們的權益,提高教育的效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優秀人才,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