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桃李園@您丨新初一如何讓孩子輕鬆適應初中生活?

小升初,初升高。每個升學階段都是人生中的重要中轉站,初中與小學學習差異巨大,同時由少年向青春期過渡,孩子可塑性強,發展變化大,是掌握基礎知識、塑造學習能力最佳時期,也是為今後高中、大學發展創造條件重要的節點。

部分學生的成績讓一向自我感覺良好的家長大跌眼鏡:「我的孩子小學一直考得很好啊,從來沒有差過!」然而現實卻與想像相去甚遠。

正是因為新初一學生家長不重視這一時期的培養,孩子往往無法及時適應初中學習生活,開學後情緒波動大,學習主動性降低,成績下降,從而影響中學學習狀態。

三個關鍵詞認識新初一:

新初一究竟有什麼變化?

01:適應

小學生轉變為中學生,對周圍的環境的變化、教學的方法變化、生活節奏變化都要適應,適應快慢,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初一甚至整個初中階段的成績,所以初一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儘快適應新的生活。

02:基礎

初一是打基礎,知識量比小學大很多,科目增多,學習方法、思維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初一不僅要打好知識基礎,更要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所以培養積極思維習慣,養成正確學習方法,是孩子在初中階段成績優秀的重要保證。

03:習慣

教學內容方面,中學課程一下子增加到十幾門,表現為"多、新、深、廣」。

教學方法上,教師一改小學時為主的教學方法,以「點撥啟發」「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為主,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學習方法上,小學一般只要多記、多背、多寫就能取得好成績,但中學還需要了解掌握知識的客觀規律。

究竟小學與初中有什麼區別?

01:孩子學習科目增多,從3科語數英過渡到9科學科課程學習壓力大!

02:科目難,從直觀具象過渡到抽象推理,學習興趣一下子降低。

03:進入青春期,開始出現溝通問題孩子不聽你的。科目難,從直觀具象過渡到抽象推理,學習興趣一下子降低。

新初一如何領跑

面對課程科目增加,授課進度加快,內容難度突增。

提前了解新初一學習時間軸:


無數過來人的例子告訴我們:

想在初中取得優異排名、要在中考取得優異成績,必須養成良好習慣,做到在學習內容與考查方式上有所突破,步步領先。

初中階段孩子的成績更依靠學生培養的良好習慣,無論是初一基礎能力的培養,還是到初三思維能力的培養,都對中考甚至高中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任何一種能力的培養都有最佳的時期,錯過最佳時期再想彌補,無疑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在新初一來臨之前,幫助孩子做好銜接,才能讓孩子輕鬆上陣,奠定學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