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體驗活動,是高中生認識社會、認識自我的重要環節,能讓學生們通過體驗活動,了解職業生活的甘苦。近日,普陀區中心醫院迎來了一群「特別」的嘉賓——來自上海市初高中的8名學子「入職」醫務職業體驗營,他們穿上白大褂,走進病房、手術室、中醫科等,開始體驗「當一天醫生」的感受。
8名學子沉浸式走入8個科室
上午7點30分,在簡短的啟動儀式後,來自上海市區初高中的8名學子在普陀區中心醫院穿上白大褂,佩戴工作牌,在醫院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分別前往手術室、康復科、婦產科、眼科等8個科室「沉浸式」開啟「醫生」旅程,觀摩真實的醫學場景。
記者首先跟隨來自曹楊二中的徐嘉凝來到中心醫院婦產科,這個科室對於年輕的高三學生小徐來說略顯陌生,在參加完科室交班會後,她第一時間投入到角色中,在婦產科主任醫師許文娟的帶領下前往新生兒沐浴間,了解相關知識。「你觀察後就會發現,寶寶哭泣聲是間斷性的,當他熟悉了沐浴環境,習慣了水溫水流後,寶寶便會停止啼哭,反而在停水的剎那又重新哭泣。」許文娟在現場把徐嘉凝當成規培生一般,耐心地解釋道。
徐嘉凝(左1)新生兒沐浴間
在近距離接觸新生兒專屬的沐浴後,徐嘉凝又跟隨許文娟和醫生團隊緊張地投入到孕產婦查房中。第一次近距離看到產科醫生的查房過程,讓小徐同學感到十分好奇,她全程聚精會神、目光專註,觀察醫生如何專業、細緻、全面地了解孕產婦的全身情況,作為一名高三學子,她更加堅定了未來成為一名白衣天使的決心,她在接受採訪時感慨地說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醫生查房環節,以前感覺醫生「照本宣科」拿著病歷卡照著念一念,今天看到中心醫院在對婦產科查房時,分別從醫生和護士的角度全方位的關注孕婦的情況,感受到了這份職業的責任和擔當,她說:「一天的體驗讓我更加堅定了從事醫護工作的決心,我非常想為人民、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許文娟(左1)和徐嘉凝(右1)
此次參與體驗的學生中除了有不少初高中生,也有來自醫院職工的子女,這些「醫二代」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醫務職業體驗營。沉浸式體驗醫學場景,讓學生們收穫滿滿。
許文娟(右1)和徐嘉凝(中)
同為高三學子的吳玥熠性格活潑開朗,致力於考入醫學專業,此次在身為醫院護士的媽媽李瑩的建議下,參與到了康復醫學科的體驗,經過短暫的望聞問切和推拿學習後,在主任黃勇的鼓勵和悉心指導下,她拿起竹製火罐,開啟了她人生第一次的「醫學」臨床體驗。
「雖然一開始失敗了好幾次,火罐都沒有緊貼在皮膚上,但是當成功完成第一罐的時候,我內心是十分喜悅的。」吳玥熠略帶激動地說道,從上午在一旁向主任醫生學習推拿、針灸技巧,再到親身上手拔罐,她切身感受到醫護人員的工作狀態是非常辛苦,「通過這次我更能理解母親的工作了。」
黃勇(左1)和吳玥熠(中)
除了一些常規的門診場所外,還有的學生幸運地分到了首次開放的手術室「觀摩」,近距離感受醫學的偉大。來自上海市曹楊中學附屬學校的初三學生曹海麗在耳鼻咽喉科胥偉華主任帶領下,體驗了如何穿手術衣、如何消毒,在手術室觀摩了全麻支撐喉鏡二氧化碳激光喉部腫物切除術,對於小曹來說這次觀摩機會非常珍貴,她全程聚精會神,生怕錯過任何一步。
黃勇(左1)和吳玥熠
家長寄希望醫院搭平台
對於學生們來說,這是暑期實踐路上的一次醫學探索,對於父母來說這也是一次非常好的成長教育,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不僅讓孩子們能理解職場工作的不易,同時感受醫務人員救死扶傷、敬佑生命的責任擔當。
吳玥熠的母親是中心醫院的護士,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一個高中生,她對自己的職業需要一個規劃,通過這個活動能讓她對未來有更進一步的方向,她說:「同時我也希望她能學會體諒父母在工作中的艱辛,以及她自己人生路上需要克服的困難。」
據介紹,普陀區中心醫院是上海市優秀志願者服務基地、學生社會實踐基地、高校社會工作專業實習基地,目前和上海師範大學、曹楊二中、上音安師十餘所大學、高中、幼兒園開展共建活動。從2014年起至今,醫院已開展6季高中生職業體驗,5季「醫二代」夏令營活動,已有百餘名學生走進醫院,感受醫學的魅力,觸摸醫療的溫度,體驗醫務工作者的酸甜苦辣。今年醫務職業體驗營在科室的安排上再作了一些優化,除了保留醫院的優勢科室外,比如心內科、中醫科,還引入了2個手術科室。
醫院醫務社工部主任沈華介紹道,普陀區中心醫院醫務職業體驗營不變的堅持是「一對一帶教」,他說:「這一天里,醫院把他們視為新入職的醫務人員,讓他們較為徹底地去感受醫務人員所做的工作,旨在提升學生們對未來職業規劃的認識,普陀區中心醫院作為公立醫院,會持續引領學生們了解醫學的魅力、完善醫患交流的渠道。」
8名學生合影
普陀區中心醫院方面介紹,醫務職業體驗營能幫助即將報考大學,想要從事醫學領域工作的高中生們,更深刻地認識到醫生職業的使命和責任,感受到醫療行業對社會的重要性,並激發他們對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的熱情和責任心,為他們未來的職業選擇和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和支持。同時醫院還開展實用的應急救護的培訓學習,受到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
學生們接受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