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看齊魯 | 臨沂創新育人模式,賡續紅色血脈

採風中,新黃河記者走進臨沂中小學綜合實踐基地(共青團文化體驗館)和河東區新四軍軍部黨性教育基地,探訪紅色團隊課教育。臨沂建成全市首個「紅領巾學院」,推出以劇本推理、角色扮演為主題的《淬火成鋼》等一批沉浸式紅色教育項目,選拔1000名「沂蒙紅領巾小小講解員」,通過看、聽、講、唱等方式,讓青少年在「行中知」「玩中學」「做中研」。

在臨沂中小學綜合實踐基地,紅領巾講解團的小學生們將紅色故事和沂蒙精神等娓娓道來,介紹「蘭山區共青團文化體驗館」和「主題教育館」等紅色教育陣地在傳承紅色基因中的重要作用,並透過紅色故事,深入闡述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長征精神等偉大精神。

「基地佔地300畝,主要承擔蘭山區中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培訓任務,年培訓少先隊員5萬人次,累計培訓少先隊員已達20餘萬人。」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張萍介紹,基地以「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為主旋律,建設了「一館三區一園」紅色教育陣地,構建紅色實踐活動課程體系,開設烙煎餅、發電報等紅色課程20餘門,引領少先隊員樹立愛黨愛國愛軍愛民的道德意識,形成敢於拼搏、勇於創新的實踐精神,已經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河東區新四軍軍部黨性教育基地也在力爭打造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青少年思政引領紅色育人品牌。共青團河東區委書記周志鵬介紹,這個黨性教育基地,展現了黨、團、隊一體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紅色育人工作情況。「淬火成鋼」是基地推出的青少年沉浸式紅色教育項目,集劇本推理、解謎過關等方式於一體。在「紅色密碼」「紅色體驗」「紅色拼圖」三個環節中,孩子們積極進行團隊協作,尋找線索進行破解,分組體驗抬擔架、烙煎餅、推小車、挑水滿缸、磨米面等實踐項目,並完成紅色拼圖遊戲,在這個過程中深入了解「黨群同心、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

臨沂市發揮老區紅色資源優勢,制定《深入踐行沂蒙精神強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工作的實施方案》,創新青少年思想引領模式。新黃河記者了解到,在實踐方面,臨沂市打造「青春紅巴士」研學品牌,規劃設計了12條特色鮮明的紅色研學線路,通過打卡集章形式吸引青少年主動參與,在傳承紅色基因中起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