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布穀媽~
隨著考試接近尾聲,孩子們也陸續進入了暑假。一放假,你家孩子會做些什麼呢?
身邊不少家長說,放假就讓孩子玩唄。
玩什麼?
玩手機......
還有的家長說,放假學業也不能放鬆,得去上各種課。可以想像,孩子的心情會是怎樣。
我的建議是,放假可以讓孩子玩,但電子產品的時間得規定好,不能任由孩子昏天暗地地玩手機看電視。
另外,如果想要孩子度過一個充實、有價值的假期,這個暑假,不妨帶孩子做這3件事,長大不吃虧。
一:每天運動半小時
青少年研究中心指出,有60%左右的中小學生,每天運動的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甚至有近三分之一的孩子,幾乎不運動。
長期不運動的孩子,他們會怎樣?
最直接的,就是身體機能下降。身體長期不活動,肌肉就得不到鍛煉和加強,導致力量和耐力下降,影響孩子身體機能的正常發展。
沒有健康的體魄,孩子抵抗力就會偏差,一有風吹草動,孩子很容易中招。
其次,如今孩子們的飲食都不差,不運動,也就導致了肥胖問題。肥胖會引起早熟,影響孩子的身高。
另外,現在的小朋友們,幾乎都會玩手機。做功課、寫作業,本就需要低著頭,再加上休息時,依然是低頭看手機,他們近視率高到嚇人。
據數據顯示,現在的小學生近視率達到40%,初中70%,高中已經到了80%。
而且,一直低著頭,孩子們的頸椎也比較脆弱,小小年紀,身體就出現各種毛病。
很多人說,孩子們的學習那麼緊湊,哪有時間運動。
高中階段,可能確實沒有那麼多時間。但小學初中階段,每天安排半小時來鍛煉身體,應該沒有問題。
如果孩子沒有運動的習慣,那就正好趁著假期,安排一個固定的時間,每天堅持半小時,讓運動,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一種習慣。
運動鍛煉的,不僅是孩子的身體,更是他的大腦。
因為當孩子動起來的時候,他全身的血液,包括大腦,便快速循環起來。這能增加大腦的氧氣和營養供應,對孩子的記憶力、注意力和專註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不僅如此,運動還能讓孩子全身的能量流動起來。他遇到的壓力、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便能在運動中釋放出去,從而保持更積極的心態。
而且,當一個孩子能風雨無阻地每天堅持運動,那他的自律,也就慢慢培養起來了。這種自律,不僅是體現在運動上,更能運用到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中。
所以,這個假期,不妨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運動計劃。可以每天早起,帶著孩子一起去跑半小時。也可以下班後,帶著孩子出門打球、散步。
總之,讓孩子動起來,他會發現,運動帶來的感覺,是如此美好。
二:每天閱讀半小時
張泉靈曾對孩子說:成長的最好方法,是閱讀。書里藏著別人的世界,你領略了,你的世界也拓展了。
閱讀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一個見識過世面、認識過世界的孩子,他才能分辨得出,什麼才是有價值的,他也就不會輕易被網路上那些虛幻的東西所迷住。
你可能會說,給孩子買了各種好書,可他不愛看怎麼辦?
從孩子最感興趣的書籍入手,循序漸進,培養他的閱讀能力。
外甥在讀一二年級時,也是各種偷偷看手機,根本不愛看書。後來姐姐就每天抽半小時守著他,非要他挑一本書讀。
剛開始外甥就是圖任務式翻一翻,後來發現,坐在那半小時很無聊,便開始留意書中的內容。那時候,我正好送了全套馬伯庸的歷史小說給他,他發現內容很有趣,不知不覺就把幾十本書看完了。
後來姐姐又給他買了幾十本歷史小說、文學小說,他一口氣讀完。再後來,他開始看歷史類書籍、科普類書籍,甚至連文言文類的書都能看得進。
姐姐說他最大的變化,就是再枯燥的書,也能讀一讀。還有就是,看書多,理解能力非常強,數學的難題拓展,別人題都讀不懂,他卻幾乎沒有做錯過。
閱讀,不僅是拓展孩子的認知,更是培養他的深度閱讀能力,讓他能靜下心去好好閱讀和思考一本書。
從孩子最感興趣的書籍開始,哪怕是小說、童話、故事都可以,循序漸進,讓他培養出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每天固定一個時間,到點便提醒他,這是「閱讀時間」。最好的情形是,我們陪著孩子一起閱讀,有這樣一個氛圍,孩子更容易進入狀態。
三:每天勞作半小時
我們總覺得,孩子和家務,是兩個互不相干的世界。孩子就該做孩子要做的事,比如學習、玩耍、睡覺、休息。
但其實,想要孩子了解真實的生活,成為一個腳踏實地的人,他就必須參與到家務中來。
當孩子兩手不沾陽春水時,他就不知道,父母的付出有多艱辛,他也不知道,生活真正的模樣是什麼。
他會以為,父母為他服務、為他操勞,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當他挽起袖子炒菜時,他明白了桌上的一飯一菜是多麼不容易,他學會了感激。
當他拿起掃把清掃房間時,他知道了,一個家,從來不是它自己就能幹凈整潔的,他學會了責任。
當他遇到難題想辦法解決時,他知道了,原來生活也需要技能,他學會了自理。
當他與爸爸媽媽一起將家整理得井井有條時,他從分工、協調和溝通中,學會了合作。
我們總想給孩子最好的,總捨不得讓他「吃苦」,但其實,讓孩子勞作,能讓他看見生活的樣子,了解生命的價值、意義和尊重。
將來他獨立生活時,才不至於被太多的落差、挫敗和不知所措給包圍。
心理學教授塞德茲說過,孩子就像陶瓷器,你給予什麼教育,就會得到怎樣的雛形。
一個愛閱讀、愛運動、做家務的孩子,他能差到哪裡去呢?
假期到了,我們不妨帶著孩子把這3件事做起來,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圖片來自網路,侵立刪】
作者簡介:布穀媽媽,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婚姻情感諮詢師,專註兒童心理,讀懂孩子輕鬆養育,喜歡就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