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政府網站2月9日消息,福州市鼓樓區教育局轉發了《福州市教育局辦公室關於有序開展2023年春季中小學體育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各中小學在前期學生新冠病毒感染情況摸底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台賬;學生要關注自身靜態心率(可運用運動手環或晨脈來檢測)、靶心率區間範圍,並可根據運動過程中的主觀感受測算心率(RPE指數又叫主觀疲勞指數)等方法,來確定運動強度大小是否合適。
福州市教育局辦公室在2月8日印發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各校開學後要組織一次急救人員培訓,將心肺復甦技能知識作為重點內容納入培訓。要及時添置更新急救設備,有條件的學校要在體育場、體育館、校醫院(醫務室)、宿舍區等場所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做好應急救護準備工作。
原則上,開學後兩周內以開展中低強度的身體活動為主,科學安排運動時長和強度、密度,合理設置過渡期、適應期、恢復期,讓學生從身體上、心理上逐步適應正常的體育教學。
要加強過程監測、實時監控,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對於重點學生要重點關注,出現身體異常的,要及時調整或停止教學安排,確保學生的生命健康安全。要引導學生加強自我健康管理,提醒學生在出現氣促、呼吸困難、胸悶、心跳異常、冒冷汗、心區疼痛(胸或背痛)等身體不適情況時,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及時報告。
來源:2023年春季福州市中小學體育教學工作指導要點
2023年春季福州市中小學體育教學工作指導要點提出,「安全性」是學校體育工作的第一原則,堅持「安全第一、循序漸進、分層教學」的原則。教師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循序漸進恢復體能,合理利用相關生理指標制訂體能恢復計劃,做到因人而異、全面發展。
其中,將心率作為評價運動強度、恢復程度的重要指標,學生要關注自身靜態心率(可運用運動手環或晨脈來檢測)、靶心率區間範圍。體育教師應針對學生的靜態心率做好相應記錄並進行科學分析。
學生根據運動過程中的主觀感受測算心率(RPE指數又叫主觀疲勞指數,從6到20的一連串數字,6代表根本不費力,而20代表筋疲力盡,數字越大,疲勞程度越明顯,數字越小則越輕鬆,這個數字乘以10,基本近似代表當下的心率)來確定運動強度大小是否合適。
此外,運用Brog指數循序漸進地恢復體能,關注學生主觀感受及個體差異。世界衛生組織2021年發布的康復指導手冊中將「陽康」後的體能恢復劃分為五個階段,每個階段至少保持七天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如果學生感到有困難或者出現身體機能無法適應本階段強度的現象,可以恢復到上一個階段。如果身體出現任何不適的情況(如胸痛、頭暈、呼吸急促加劇、突發心悸等),需再靜養一段時間。在未得到專業醫務人員的診治之前,不要重新開始鍛煉活動。
福州市教育局辦公室在通知中提出,各級各類學校開學後,要將運動健康教育納入「開學第一課」,利用校內宣傳欄、廣播站、標語、微信等多渠道、多形式,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陽康」後的運動,消除運動恐懼,強化科學鍛煉意識,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做好恢復鍛煉。要加強家校聯動,通過家長會、家訪等形式,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凝聚社會各界對新冠康復後逐步加強運動是提高學生自身免疫力有效措施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