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過幾次,今後也會不斷強調的是,中國目前在國際上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中國強大的綜合國力和不夠高的國際地位的矛盾。
現在中國被西方壓制、圍堵,也就導致了國內的吃瓜群眾,很少想像未來,或者說,即使憧憬了,也多半憧憬得還不夠。
這也會限制中國影響力的進一步提升。
打個比方吧,我所在的城市西安,大家都知道是十三個朝代的首都、千年古都,歷史太厚重了。
但是,這都是過去了,西安不能總躺在文物上,總要向前發展的吧?
西安有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滻灞生態開發區、國際港務區等等,但外地人知道的可能真沒幾個。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最近一段時間在全世界大殺四方、讓在國內橫行多年的bba顏面盡失的比亞迪,最大的整車工廠,在哪?
相信沒幾個人能答出來。
在古都西安。
2022年比亞迪西安工廠汽車產量為 100.8 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 99.5 萬,差一點就突破百萬。
這個數字,有望在2023年超過140萬。
被稱為超級工廠的特斯拉,產量是多少呢?71萬輛。特斯拉71萬輛都「超級工廠」了,而且恐怕吹得全國人民都知道,但產量超過「超級工廠」40%的西安比亞迪工廠,有幾個人知道?
這一點,別說外地人不知道,很多西安人都不知道。
全國人民對西安的印象,還是「古城」。春節來西安旅遊,也是明城牆、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園,再吃點小吃,誰知道西安已經是全國新能源車版圖中極為重要的一極?
把西安的例子放大到中國,也是同樣的道理。
文明古國的稱號我們已經背負了太久。長江、長城,黃山、黃河,5000年輝煌燦爛的文明。如今,我們也通過自己的奮發,擁有了現代中國的標籤,乒乓球、基建狂魔、北斗蛟龍j20、天宮。
但是,別人對你的認知,還停留在過去。
那麼就帶出來一個問題:輝煌已經是過去,中國的未來將是怎樣的?未來中國的代表性、標誌性的東西是什麼?或者說,中國準備怎樣向世界展示中國的未來?
這一點,別說外國人了,很多國人自己都從來沒有暢想過。
如果你自己都沒想過,你怎麼指望別人認同、接受你?
尤其是,你怎麼把這些講成一個好故事,讓別人認同?
中國未來成為領袖時,世界是什麼樣的。是像現在西方國家那樣行使霸權,只是換一個領頭的國家;還是有一條另外的道路,這條道路又是怎樣的?
目前,在西方國家對我們抹黑的情況下,一些國家對中國的崛起存在疑慮,我們就得一遍遍不厭其煩地去解釋:不稱霸,國家不論大小一律平等,大家和平共處,一起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時候,你搞官方宣傳,效果就很有限。因為國外的精英,他們太知道中國有多強了,要不也不會整天圍堵、抹黑、打貿易戰、制裁。但國外的普通吃瓜群眾知道不知道中國已經很厲害了?當然不知道,精英們不想讓他們知道。
因為中國走的,是和西方完全不同的一條路。如果承認中國牛逼,那不是承認自己的制度、文化不行,啪啪打自己臉嗎?絕對不能承認。
所以,必須往死里黑中國,加上陰間濾鏡、各種扣帽子、罔顧事實地黑。
這種情況下,你怎麼破局?直接官方宣傳可能沒多大用,人家假媒體報道假新聞,完美閉環,早給你黑得沒邊了。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軟方式,文學作品、影視劇等等,而這方面,《流浪地球2》已經給出了堪稱完美的答案。
是的,我還是在講《流浪地球2》,你以為我在說時事,實際我可能寫了篇影評。但這篇影評,卻遠不止影評。
《流浪地球2》講了一個好故事,它至少把下面3個方面都說通了。
第一,連通厚重的歷史,展望美好的未來。
「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
中國從古代神話開始,后羿射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都是人在和天、和自然、和命運抗爭。
一代不行兩代,兩代不行三代,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流浪地球計劃將持續2500年,一百代人,不就是科幻版的精衛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嗎?
所以電影里的流浪地球計劃,剛開始叫做移山計劃,完美地連接了歷史和當下。
西方從神話時代開始直到現在,走的都是人類躺平依靠神跡、(少數精英)逃跑路線。
摩西渡海,跑紅海邊上沒轍了,神給他開了一條水路。
諾亞方舟,大水來了,咱們跑吧。(中國是大禹治水)
到了災難片《2012》,精英們造方舟保命,普通人就在那等死。最多偶爾有小人物憑著主角光環階層跨越,和精英階層們一塊苟起來。
在《流浪地球2》,中國帶著幾千年的精神傳承,準備領著全人類一起去新家園。
你要是給外國人講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他根本不懂,也未必願意去聽,但你給他說流浪地球2,他立馬就明白了。
這就是電影或者其他文化形式的厲害之處,它能突破語言文化的隔閡。
第二,中國如何領導世界。
簡單說,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
開頭,有些國家支持數字生命計劃,還有一些力量故意給移山計劃搞破壞。現實中,這樣的國家不少吧,咱也不用去特指誰了。
放別的領導國家,要麼犧牲別國肥自己,要麼各顧各,現實中都有。
中國給出的選擇是:不拋棄、不放棄,以極大的善意,彌合分歧,儘可能團結更多的人組成統一戰線,拯救更多的人。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
那句「中國航天飛行中隊,50歲以上的,出列!」為啥讓無數人動情。
因為他現實。
洪水、山火、地震、疫情,哪次不是有人沖在前面。
哪有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但千萬不要以為這是每個國家都能做到的。
小日本核電站事故,就因為拖延救援,最終導致了災情擴大,整了這麼多年的結果是,排核污水入海。不僅禍害自己國民,還要禍害全世界。
《流浪地球2》描述的藍圖,是所有國家,都會看到中國的責任和擔當。所有國家,也都在其中扮演積極的角色,再不是美式電影里的小透明。
所有國家的角色,在《流浪地球》系列裡都是說母語,大家使用同聲傳譯系統溝通,再不是全宇宙用英語尬聊的場面。
這也能體現出昂撒人「你必須用我的語言」的霸道,以及中國的「大家平等相待」的寬容。
第三,中國在領導世界的同時,如何善待本國國民。
流浪地球1裡面,地下城只能通過抽籤進入,但是怎麼抽籤法,沒說。2裡面說清楚了,你別的國家怎麼抽籤我不知道,我們也不管,中國人全體進入地下城。
既要大國崛起,也要小民尊嚴,沒有大國崛起,何談小民尊嚴!
美國代表立馬跳了起來,人太多了、糧食不夠,吧啦吧啦一大堆。
周喆直的美女助手郝曉晞說,我國開放地下城,是告知,不是和貴國商量。
就是這麼霸氣。
總結一下的話就是三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如何處理過去和未來的關係,電影給出的答案是傳承。
第二個層面,如何處理中國和他國的關係,電影給出的答案是攜手。
第三個層面,如何處理國家和個人的關係,電影給出的答案是善待。
事實證明,用電影講故事的方式是真好,全世界人民都秒懂。
本來啥啥都挺好,但是你看,羔滑們氣急敗壞。
他們去美國就是賭國運,賭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中國仍和美國有很大差距。
本來這種情況在絕大多數國家賭都是穩贏,偏偏遇到中國這個異類。現在他們越來越發現,自己可能要賭輸了,一輩子都搭進去了。
他能不跟你急嗎?
美國人也是一樣的。
為什麼是中國人在主導拯救地球的進程?
為什麼是中國人領導了俄羅斯人、巴西人、和美國英國人等全世界人民拯救了世界,而不是美國某個英雄?
為什麼美國宇航員在剛開始太空電梯里的選拔就吐了?
為什麼西方大國領導人是脫了褲子在廁所里收到的核彈信息?
為什麼月球碎片來時其他國家的人都很平靜只有紐約人民在零元購?
除開上面這些問題,為什麼美國影評人會說你的電影辱美,為什麼美國人寢食難安。因為在現在為數不多西方國家還把持著的領域裡,晶元等科技算一個,但所剩的領域不多了。
輿論文化的霸權本來掌握得妥妥的,結果現已被我們染指,而且一來就是如此高水準的突破,美國人能睡得著覺才是哆哆怪事。
最後,我給大家幾句建議。
《流浪地球2》這樣的影片,竟然能在這個時候產生,而且我們這批人能進影院一遍又一遍地看,簡直是我們這一代人莫大的幸運。(除了巨幕、imax挑不上,排片都拍給另一個片子讓人很噁心。這裡借用一位網友的話,先去看了某大片,嗯,眾星雲集、演技在線,40塊的票價值了。再去看《流浪地球2》,卧槽,這tm是我40塊能看到的東西???)
我會對孩子說,你能這麼小就看到這麼優秀的電影,實在是太幸運了。我能看到這樣優秀的中國電影,我本身也是幸運的。
在這部《流浪地球2》面前,我看過的所有科幻電影全都黯然失色。
你這麼小,可能還意識不到,我們正一起見證一個偉大的時刻。這個時刻的意義到底有多大,我現在可能也說不清,可能要到很多年以後我們才能完全理解。
今後的發展將會不斷證實這一點。
《流浪地球2》將來在中國影史的地位絕不會低,注意是中國影史不是中國科幻影史,它早就不僅僅是部科幻了。
甚至於,它還會在新中國文化史上佔據重要地位,代表的可能是中國新文化走向世界、大殺四方的一個起點。
多年後,當《流浪地球2》被推上神壇,你可能會後悔自己當時沒去電影院,沒用更好的屏幕、更好的效果多看幾遍。
趁現在,我們還能在大屏幕看到它,不要吝嗇,帶著孩子、帶上家人,一起去吧!
不要辜負這個美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