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校長的九個特質

魅力校長的九個特質

原創 湯勇 湯勇曉語 2022-10-31 23:46 發表於四川

緣於校長所處的職位,其本身所蘊含的權利因素只會帶來教職工表面上的服從,而不會從內心深處萌生出一種信任感、認同感、追隨感。教職工真正的心生敬畏,心服口服,心悅誠服,更多的是來源於校長的非權利因素,也就是校長自身的人格魅力。

校長的人格魅力來自哪些方面呢?

第一,要博學。校長對教師的引領不僅僅是思想上的引領,還有專業上的引領,對教師的管理不僅僅是事務的管理,還有業務上的管理,對教師的領導不僅僅是人學的領導,還有教育教學的領導。

學愈博,思愈遠。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只有關公才能耍大刀。

校長學識淵博,博學多才,一方面能夠為教師提供教育思想與教育觀念上的啟迪,教育智慧與教育藝術上的碰撞,另一方面在管理上能夠做到得心應手,左右逢源,遊刃有餘,科學地統籌學校的發展走向,有效地應對管理中的困境以及各種疑難雜症,同時贏得教師們的欣賞、尊重與敬佩。教師服從校長的管理,首先服的是校長的才。

校長的博學來自於校長的善於學習,博覽群書,善學則博學,博覽亦博學。因此校長無論怎樣忙,都必須有靜下心來的意志,有擠出時間的毅力,有不放鬆學習的喜好,有堅持閱讀的習慣,讓知識的溪流潤澤精神氣質,讓文化的瓊漿澆哺萬千氣象,讓學識的光芒磅礴雄偉氣魄。

第二,要正直。做人需要正直,作為校長,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垂範他人,引領教師,領導團隊,正直,則更顯得重要。

正直是一種坦蕩、一種信念;正直是一種美德、一種風範;正直還是一種榜樣、一種力量。

正直流淌在自己的血液中,存在於自己骨子裡,表現在自己的言談舉止上。

正直不是他人的賜予,也不是外界的賦予,而是堅定信念,呼喚良知,恪守道德,不斷修鍊的結果。

在管理中,人們常常認為管理者最需要擁有的是特殊與權威,其實正直的影響力是最大的。正直給人以可靠、踏實、放心、值得託付與親近的感覺,正直的價值以及給他人帶去的影響,遠超過權力和金錢。

校長擁有了正直,就即或在工作上有什麼疏忽與失誤,自己有什麼缺點與閃失,都可以贏得教職工的理解與諒解。甚至遭受挫折,敗走麥城,都完全可以憑自己的正直東山再起,重塑威望。

而一個不正直的校長,即使是非常恰當地使用了其他管理方式,也永遠可能是一個值得教職工審視與懷疑的管理者。

第三,要無私。心地無私天地寬,無私方無畏。大仲馬說:「不為私利是世界上最好的一種美德,無私和忘我精神有多麼偉大和美好。」

人非聖賢,誰能無私?自私之心之皆有之,人最難消除的是私心。

校長既然成為了老師的老師,老師的導師,擔負了一所學校的發展使命,就應該境界高一些,格局大一些,眼界遠一些,對自己的要求嚴一些,在「私」字上克制一些,儘可能做到無私。

無私是公正的核心,校長儘可能做到無私,不私心太重,才能夠做到先人後己,遠離功利,公正公道,賞罰分明,剛正不阿,秉公辦事,光明磊落,主持正義。

​無私是成事的基礎,校長儘可能做到無私,不凡事都替自己考慮,才能夠保持清醒頭腦,看清事物真相,不畏浮雲遮望眼,才能夠敢於謀事,善於謀事,做出正確決策,避免決策失誤。《韓非子》中說:「私義則亂,公義行則治。」

無私是最大的人格,校長儘可能做到無私,不時時處處以「私」當頭,才能樹立威信,產生影響力,贏得教職工的真正認可與尊重。

第四,要寬容為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寬容,體現著一個人的胸懷和度量,心胸寬則能容,度量大則能包,能容能包則眾歸,一個人有無寬容之心,決定著一個人的人脈以及品位。

校長特殊的身份,要求校長必須有寬廣的胸懷,有容人、容物、容事、容言、容錯、容過的雅量。校長能夠寬容以懷,就會以一顆博愛仁慈之心去面對師生,以一份豁達超然之情去看待一切,以一種強大的磁場去吸引追隨者,使每位教職工在和諧、進取的氛圍中盡情發揮,各施所長。

如果校長心胸狹窄,雞腸小肚,滿腹猜疑,只會讓自己鬱鬱寡歡,患得患失,失去人心,更別說對教職工會形成影響力,讓教職工心甘情願為其盡心儘力工作了。

第五,要公正待人。如果要問,決定校長有無影響力,最大的一個因素是什麼?我認為,那便是校長的公正。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公正不是德性的一個部分,而是整個德性;相反,不公正也不是邪惡的一個部分,而是整個邪惡。」美國經濟學家詹姆斯也指出:「遵循公正的基本原則,可以充分激發各個階成員的潛能,最大限度地釋放個人和組織的能量。」

就是條件差一點,待遇低一些,老師們會沒有意見,他們最擔心、最關注的是校長對他們公不公正。很多學校管理出問題,不是因為校長能力問題,而是因為校長對人對事不公。公正是校長管理和處世的原則,是校長必須遵循的職業準則。

​校長只有做到公正,學校每一個成員才會心平氣順,心情舒暢,心有所向,情有所系,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充分發揮。離開了公正,校長的影響力便會消損怠盡,學校的風清氣正便無從體現,構建和諧校園也只能停留於口頭上。

第六,要講究誠信。言必行,行必果。人無信不立,誠信是校長立身處世的準則,是校長人格魅力的體現,是決定校長有無影響力的一種重要品質。

在校長群體中,凡是教職工推崇、信賴的校長,都是堅守誠信的楷模,都能把誠信作為立身之本。很多校長威信低,教職工不信任,工作推動難度大,究其原因,不在校長的能力,而在於校長缺乏誠信。

校長要講誠信,以誠服人,就必須以誠相待,心誠則靈,誠實、誠摯、誠懇,最打動人,也最能贏得人心;要坦誠相待,開誠布公,有一說一,打開窗子說亮話,不遮遮掩掩,不欲蓋彌彰,做一個「真性情校長」;要踐行承諾,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一諾千金,不輕易許諾,堅守信義,對說出的話堅決負責。

第七,要仁慈友善。這其實不僅是校長應該具備的品質,大凡做人都必須做到仁慈友善。一個人有了仁慈友善,他會仁義天下,慈悲為本,與人為善,友愛情真。這樣的人,既會給他人帶去不盡的溫暖與感動,又能給自己帶來人緣與口碑,快樂與福報。

​校長能不能贏得人心,真正走進師生的心靈,能不能得到師生的擁護,讓他們有安全感,幸福感,關鍵在於校長有沒有仁慈友善之德。

有仁慈友善之德的校長,能夠悲天憫人,見著一叢野菊花,也會怦然心動;能夠心存善念,擁有善心,彰顯善舉,竭力善為,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能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具有共情共理心理,時時處處換位思考;能夠關愛師生、信任師生、理解師生、尊重師生,真情感人,至誠化人,積極營造自由呼吸空間,全力呵護師生生命健康成長,傾力保護師生學習熱情與工作激情。

第八,要虛懷若谷。成熟的稻穗懂得低頭,優秀的人士深諳彎腰之道。謙遜示人,虛懷若谷是輝映千古的美德。校長雖為一校之長,但不是門門超群,行行卓爾,樣樣過人,因而絕不可傲氣十足,目中無人,隨時以校長、行家、專家而自居。

我有一個觀點,老師對校長如何,關鍵取決於校長是平視他們、俯視他們還是仰視他們。

因此,校長一定要謙虛謹慎,謙卑溫和,學會放下身段,丟掉架子,虛心向他人學習請教,耐心傾聽他人意見建議,誠心汲取先賢聖哲之道,善納順耳之言和逆耳之言,辨假識真,去偽存真,擇優而用,擇善而從,同時創造一種沒有等級觀念、尊卑之分、師生和合、教師和睦的教學環境和人際關係。

當然,校長謙遜而虛懷若谷,並不是妄自菲薄,自我貶低,卑躬屈膝,毫無主見,虛假客套,缺乏自信,恰恰是一種自我認知,自知之明,一種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語「是對自己所不知所不能的高不可攀的東西的一種仰望」。

第九,要嚴於自律。校長不是官,當校長也不是為了謀權謀利謀名,做校長只是一方面意味著多了幾重責任,另一方面意味著你註定成為全校師生以及社會注目的焦點,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可能成為大家的看點、議論點和評頭品足點。

因此,校長必須要有敬畏之心,時刻牢記「最鐵的是規律,最硬的是法律,最嚴的是紀律,最需要的是他律,最要緊的是自律」,自我約束,慎獨慎行,警鐘長鳴,自覺接受監督,守好底線,不觸及紅線,不逾越高壓線。力求有「當一任校長,負幾代責任,留一世清白」的堅守,有「為人處事常留一份寧靜給自己,履職盡責多一點淡薄在心底」的風範,真正做到有本事、能辦事、會辦事、辦成事、不出事。

校長能夠做到這九個方面,為此而形成的校長的人格力量,形成的校長自身的才智機智,風度氣度大度,就會散發出巨大的吸引力、親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師心、號令團隊、引領發展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