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五道杠少年」,小時了了,大時未必佳,家長真別操之過急

前幾天,竹媽偶然看到了2011年走紅的「五道杠少年」黃藝博的後續報道,很是感慨,今天和大家分享。

1

2011年4月末,一個名叫黃藝博的初一學生,因為一張左手臂上戴著網友們從來沒見過的五道杠照片在網路上走紅。原來,當時武漢市在區、市兩級設立了少先隊總隊,少先隊總隊長,要佩戴比學校大隊長更高一級的四道杠、五道杠。所以,這就是黃藝博當時佩戴著五道杠的原因。

從小學到大學,黃藝博一直順風順水,他從小就透露著與同齡人所不相符的成熟。比如別人家兩歲的孩子在家看的是動畫片,而他在家看的是《新聞聯播》;當別人家的孩子忙於打遊戲、看小說,他堅持閱讀《人民日報》《參考消息》……如此種種,讓他活成了父母理想中的孩子模樣,得到了保送重點高中的機會,並獲得了市級學生會優秀幹部、省級優秀共青團員等等諸多榮譽。

擁有如此眾多光環的黃藝博履歷十分漂亮,武漢大學曾表示,如果他的高考成績能超過一本線40分,就歡迎他進入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就讀。但遺憾的是,由於高中的課業相對困難,黃藝博又因為課外活動分散了太多精力,最後高考只考了477分,一本線都沒有達到。最後只去了一所普通的三本學校——武漢學院,在那裡就讀英語專業。如今,漸漸泯然眾人矣。

2

看完黃藝博的大致介紹,不知道您是什麼感受?同樣身為家長,竹媽不免為黃藝博感到些許遺憾。

他的人生,看似曾光鮮亮麗,很自豪地佩戴著「五道杠」,積极參加了各種各樣的社會活動,收穫了無數的鮮花、掌聲、表揚,但他自始至終都表現出與年齡不相符的老成,「中規中矩」的行為表現缺乏青年人應有的朝氣和活力,並不真的令人羨慕。這也是為什麼,當初他的某張採訪照片中,一個同學因撇著嘴巴、一臉不屑而同樣入境,被網友稱為「不屑弟」。

我們同樣也能很明顯地感知:家長對他的干預太多了,父母的強勢幾乎主導了他生活的全部。在黃藝博還是小學生的時候,他是不太可能產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是父母給他進行了各種包裝。

父母積極接受媒體採訪並且對媒體表示:「黃藝博從不玩遊戲,關心歷史和政治,擔憂民族命運的人類戰爭,理想是為了讓大家過上更好的生活。」

父母給他量身定做地出了一本書——《陽光男孩黃藝博成長實錄》,把他所獲得的所有榮譽都在書中詳細留痕。

父母積極幫他聯繫了各種社會活動,以致於黃藝博在初中報名的那天,都因為要參加交流活動而無法參加。緊張的高中生活依然有應接不暇的各種活動。

父母運作著,黃藝博配合著,共同享受著光環閃耀。然這真的是一個孩子應該有的成長軌跡嗎?

在竹媽看來,黃藝博只是中規中矩地活成了父母理想中的樣子, 從小被父母強制推著走的他,並沒有太多機會來思考「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麼樣的」,這不失為一種遺憾。

3

有位智者曾說:人生很短,每個人也不容易,能做的事很有限,只要在自己什麼樣的年齡段做好該做的事情,一生也算完美了。孩子在每一個年齡階段,都應充分感受這個年齡段的美好和快樂,而不是過早被父母安排和規劃,從而有所缺失。

就像童年時期的黃藝博,父母忙著安排他參加慈善活動、出書、當主持人,他也因此缺失了「和小夥伴擼貓擼狗,抓知了捕蜻蜓」的快樂童年,他的童年是不完美的。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真的懂得慈善的意義?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未必。

更讓父母需重視的是,如此提前讓孩子成長的行為,最終束縛了孩子的成長,孩子反而慢慢落後於眾人。在孩子最該努力學習知識的初高中時代,父母依然讓他忙於各種「社會事務」,雖製作了一張非常漂亮的履歷表,但還學習的時候沒有好好學習,無法考上一所理想中的大學,將來的選擇面也越來越窄。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黃藝博的父母不太過急功近利,他們坦然地讓孩子慢慢成長,那黃藝博可能會成長為另一副模樣,品學兼優,學有所成。但世上並沒有後悔葯,黃藝博的人生已無法回頭,就希望類似的事件再也不要發生。

#2022育兒季#​#秋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