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用愛描繪鄉村教育的未來,點亮孩子們的追夢之路

教育是鄉村的重要支柱,承擔著為鄉村發展提供人才條件、文化條件等重要功能。但教育從來不是一家一夕之功,而是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為點亮孩子們的追夢之路,海爾長期以來深耕教育公益事業,截至目前已援建346所希望中小學,覆蓋全國26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是團中央希望工程中援建希望小學最多的企業。

前不久,央視新聞走進雲南、寧夏、陝西,將鏡頭聚焦到三所海爾希望小學,講述了三段關於成長與愛的故事,真實記錄邊遠地區鄉村教育的堅守與發展。如,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菩提鄉海爾希望小學,覆蓋附近多個村鎮的260餘名學生,景妮妮今年就從這裡畢業了。

景妮妮在過去一年,經歷了父母的相繼病逝,情緒一度陷入低谷,變得一言不發。在得知景妮妮的情況後,李俠老師幫她尋求了資助。但是光靠物質上的幫助,根本無法彌補她心靈的傷,於是老師又通過「樹洞」、日記寫信、童年一課心理教育等方法一步一步幫助她重建自信心,最終景妮妮走出低谷。考上了初中後的她在日記中寫下,很多人在偷偷關心我,其實都被我發現了,我會學著照顧弟弟奶奶,不再去想爸爸媽媽,我會快樂地微笑,不再一直沉默不說話。如今,景妮妮帶著老師的牽掛與愛走向了新的征途。

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倚象鎮的海爾希望小學裡,杞瑩老師和魯磊老師是讓孩子們安心的底氣來源。在這所學校,老師扮演了許多重要角色,各科老師、知心哥哥姐姐、矛盾調解員,對他們而言,孩子們平安長大學有所成是最大的心愿。

海爾不僅建設學校,還以科技助教。在寧夏固原市西吉縣興平鄉,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學校,學校的孩子一年比一年少,直到去年整個學校只剩下2名學生。在這所特殊的學校里,張喜龍老師一個人身兼數職,授課、做飯、修電、鋪地、種菜等。而海爾則在偌大的學校,將智慧黑板送貨上門,讓孩子們感受著數字化的教學。

在海爾的公益版圖中,教育一直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因為孩子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與希望。海爾將持續勇擔使命,守護孩子的夢想,用愛描繪鄉村教育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