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風采|羅萍:點亮學生成長路 讓他們出色出彩

羅萍老師(中)與學生交流探討。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潘錦 通訊員 凌宏偉 報道

自2006年入職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以來,羅萍老師默默耕耘在教學一線,用平凡書寫執著與追求,用智慧和汗水澆灌著教育這片沃土上的花朵。她用心陪伴學生們成長,幫他們點亮成長之路,讓孩子們閃耀出自己的精彩。

讓每一個學生都「閃光」

作為一名醫衛類專職教師,羅萍堅持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時刻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神聖使命。她深知,作為一名專業課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理念,引領學生在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享受樂趣、健全人格、錘鍊意志、樹立崇高的職業道德責任感。

詩人但丁說:「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能力不足,責任可補。責任不夠,能力不能補。」

身為教師,羅萍一直在日常教育教學中這樣踐行。在擔任班主任期間,她每次開展班級工作,都要以「媽媽」的心理換位思考:假如這是我的孩子,我該怎麼做?在她的辦公桌上一直壓著一張小紙條:「習慣比學習成績更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它的提醒,她的工作方向更明確,著力點更突出。

在班級管理上,她採用「量化評比」的方式,將日常學習、生活習慣細節化,通過「勤指導、多督促、常表揚」的方式,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此外,她還注重在各種豐富的活動中開拓學生視野,鍛煉膽識,增長見識,力爭讓每一個學生都「閃光」。

生活上,她像媽媽一樣照顧每個學生。平時,她最為關注的是學生的身心健康。一旦發現學生身體不適,一定第一時間關心。學生若有情緒變化,一定找時間談心,盡自己所能幫助有需要的孩子。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班上的凌同學,一直是一個上進心非常強、對自己要求特別高的孩子,不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上都事事追求完美,不允許自己失敗。但是在一次期末考試時,由於各方面因素,她成績出現下滑,那段時間她情緒非常低落,整天唉聲嘆氣,甚至出現了逃課逃學的消極狀況。

羅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她怕孩子遭受挫折從此失去人生奮鬥目標而渾渾噩噩下去。於是,她多次找到凌同學,想方設法地引導她傾訴內心,鼓勵她運用自己所學專業知識積极參与社區、學校公益活動,有意識地培養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重拾信心和學習興趣。後來,凌同學走出低谷,多次在專業技能競賽和創新創業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並獲得「優秀畢業生」的稱號。

工作中,羅萍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真誠對待每一個人,虛心向身邊優秀的同事學習。

參與過的講座、培訓、比賽,都是為師路上的一次「鍍金」。

她虛心請教,用心記錄,認真總結,努力改進。正是這些活動,正是每一次的用心,她的專業素養在不斷提高,她「為師」的步伐更加堅定,更加自信。

她始終相信,每一份耕耘,都有意義。自己要做的,就是做一個認真負責的教師,做一個有教育情懷的教師,用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茁壯成長,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