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鐵飯碗,「醫生」和「教師」有哪些不同?看後或許就明白了

醫生和教師都是很神聖的職業,備受學生和家長喜歡,每年高考填報志願,醫學專業和師範專業都是熱門,大學生就業情況嚴峻情況下,優秀的醫學生和師範生,基本不愁沒工作。

二者工作性質都很穩定,均屬於事業編崗位,福利待遇好,成為醫生或老師,不需要擔心會遇到「中年危機」。

同樣是鐵飯碗,十分受歡迎,醫生和老師還是有很大的不同,過來人分享了幾點原因,以便准大一新生做好未來規劃。

同樣是鐵飯碗,「醫生」和「教師」有哪些不同?看後或許就明白了

對比之下,成為醫生難度更大,以臨床專業為例,有本碩博八年制和五年制,基本都是考上985名校的成績,才能被八年制臨床專業錄取,優勢明顯,能獲得優質的教育資源,省去考研和考博的時間,學生可以將更多心思用在實操上。

之後醫學生要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的規培期,獲得相關證書才是真正的醫生,想學醫學專業,畢業後想進入大醫院,學生需要努力學習爭取名校。

大多數醫生很忙,經常熬夜加班,對身體素質有很高的要求,學生要具有一定的抗壓能力,同時做好一輩子都在努力學習的準備。

當然,成為老師也不是一件特別輕鬆的事情,師範生通過系統、專業學習,獲得畢業證,考下教師資格證,最後要靠自己努力考下教師編,方能站在學校的三尺講台上,師範生想成為一名真正的老師,考研是一種好辦法。

工資水平上,大多教師月薪在3000元-4000元左右,一線教師、級別高,收入會更多,醫生月薪普遍在5000元以上,收入客觀,一分付出一分回報,相對來講,醫生任務更加艱巨,付出的心血要更多。

發展上來說,醫生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擁有相關證書,可以自己開診所,收入要更多,老師難以自己開班講課,雙減政策落地,中小學不能在休息日補習,不當老師,出路有點少。

「學醫」、「當老師」都是很好的出路,學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

不同的崗位,任務不一樣,「學醫」、「當老師」都是很好的出路,卻不一定適合所有學生,簡單來說一說。

天生膽小,情緒波動比較大,耐心不夠,粗枝大葉,以上幾點但凡中了一個,學生都要慎重考慮,實在克服不了,不要勉強,穩定的工作還有很多,不是只有醫生一個。

若學生心中有當醫生的夢想,能夠克服自身弱點,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相信學生會實現心中所想,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

當老師就要有一顆熱愛教育的心,傳道受業,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現在學生心智成熟早,個人主觀意識強,老師想教育出一名優秀的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老師要恪守師德,嚴於律己,尤其當了班主任,工作內容多,既要教書,又要管理學生,回家還要接著弄工作,需要犧牲大量的個人時間。

雖然醫生和老師都非常辛苦,但是你們都為國家建設貢獻了一份力量,教育事業、醫療事業,醫生和老師是中流砥柱,短短的一生,將個人價值最大化,這一生過的該有多充實,學生能不懼困難,選擇成為醫生或老師,值得鼓勵和支持。

寫在最後:

學生不管是選擇醫生還是老師,先對自己進行一個客觀的分析,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可能家長喜歡,學生有其他想法,可以和家長好好溝通,說一說彼此的想法。

2022准大一新生,你們已經做好了選擇,未來大學生活,一定要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認真努力,朝著目標堅定地走下去,一步步,穩紮穩打,不可抱著僥倖心理走「捷徑」,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用心學習的學生,相信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課餘時間,積極進行體育鍛煉,讓自己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未來工作都不會很輕鬆,腦力也好,體力也罷,都需要付出一些才會有回報,身體健康情況很重要,如果學生變得不健康了,將難以勝任每一個工作。

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優勢,也就會有不好的一面,學生在做決定前,衡量利弊,選出最佳方案,聽從內心選擇,最後就是要付出實際行動,不能紙上談兵。

討論話題:如果你是高考生,會選擇當「醫生」,還是「老師」?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