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江蘇高考狀元佳作:起轉承合、禪韻盎然,我要打65分

今年是江蘇實行「3+1+2新高考」的第一年,它與兩湖廣東山東河北福建等七地採用的是全國新高考I卷。其中,作文題目是一段關於圍棋術語「本手、妙手、俗手」三者關係的材料作文。

2022全國新高考I卷作文題


據說,當時新高考I卷作文題目在社會上傳播的時候,遭到猛烈的批評,不少人認為這三個深奧的圍棋術語,是對考生的深深「折磨」,很多沒有接觸圍棋的考生如墜雲里霧裡,不知所以然,根本無從下筆。


近日,一篇疑似由今年江蘇高考狀元、宜興中學丁潤陽同學所做的這道高考作文在網路上流傳。看到這篇範文,我似乎明白了難怪丁同學能夠成為一省狀元是有他必然成功的原因的(高考成績為658分)!


讓我們來一睹狀元郎的文章風采吧。


雖然目前還無法確鑿地證明這就是出自狀元之手的作品。但是,光看這堪稱印刷體的工整卷面,賞心悅目,評分就不可能會低!


加上作文的題目取得很成功,可謂「禪意」恣意、韻味雋永——《以本手沉潛,以妙手行遠》,緊扣所給素材的中心思想與主題,一下子就抓住了評閱試卷人的眼球,分數陡然飆升20分+!畢竟,有了一個入腦走心的題目,文章就成功了一大半


再細看內文,更是妙不可言,叫人讚嘆不已、由衷折服!


文章第一句就開宗明義,「人生如棋,棋局萬變」,沒有廢話,直接點出文章要探討的主旨議題。


然後在第一段作者稍作展開,闡述人生與棋局的內在關係:

  • (1).按尋常棋理走,收穫普通本分的人生;
  • (2).別出心裁地行棋,收穫精妙絕倫的人生;
  • (3).急功近利地落子,得到的是滿盤皆輸的人生


文章的第一段,就很好地完成了議論文的開筆任務——讓主題巧妙地走進讀者的心田,引領人們饒有興緻地隨著作者的思路繼續閱讀下去。


接下來,作者提出兩個分論點來充分地闡述他的主張:

  • ①以本手沉潛,求真務實,腳踏實地;


  • ②以妙手行遠,厚積薄發,更上一層。


觀點的闡發娓娓道來;論據的鋪陳不徐不疾。並行不悖、相得益彰、雍容大度,邏輯縝密、層層深入。甚是妙哉!文章中心論點得到完美的論證,議論文章的核心任務圓滿完成。


隨後,作者又將這個觀點和論據引申到現實的世界之中,又將兩個分論點有機地銜接串聯起來。這樣有效地既避免空談、言之無物,同時也巧妙地避開了文章結構布局散亂的雷區,放得開、更收得攏,有張有弛


文章的最後,再次與題眼遙相呼應,對文章的主旨思想進行了有力的總結,可謂「一詠三嘆」。作者行文至此,從容收筆,不慌不忙終結全篇,讓人閱後餘味無窮,掩卷遐思。


一篇在高考臨場發揮的文章,時間極為有限,壓力不言而喻,卻能有如此起承轉合的架構和一瀉千里的氣勢,只能說作者真的太厲害了。


豹頭、豬肚、鳳尾,優秀力作的三要素在這篇文章里一覽無遺,體現了作者的寫作技巧相當老練圓潤,得心應手。另外,文章的遣詞造句也非常了得,一些詞語運用很神准,表明作者的文學功底很深厚啊!


這是一篇文學性、思想性和邏輯性三者俱優的應試佳作,堪稱典範。尤其是作者以小小的年紀,卻對世界、對人生有著與眾不同的全新理解,深邃的洞察與感悟,格局開闊、立意高遠,不由地叫人擊節讚賞。


更值得一提的是,網傳狀元郎丁同學平時酷愛圍棋,是業餘五段好手!怪不得,他對「棋與人生」的思考感悟會如此深刻又獨到,不落窠臼,更沒有空泛而談。


由此看來,培養適當的興趣愛好,對學生的學習反而是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故而這篇文章,如果由我來打分的話,在60分滿分之外,還需另外再多給5分,以作為對考生思維敏捷、邏輯嚴密、書寫工整的褒獎與鼓勵。


你認可這種評分標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