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7日訊(記者 楊斯涵 黃京 通訊員 盧戀 袁贇)走進紅色場館,聽那過去的故事;深入田間地頭,感受勞動的艱辛;參加興趣活動,讓生活豐富多彩……「雙減」政策落地後的首個國慶節,對長沙中小學生而言,還真有些不一樣,大家用各自喜歡的「打開方式」享受著國慶長假。
孩子們的七天假期,不再是培訓、補習,更多的是接觸社會、參與實踐。視野更開闊,心情更愉悅,可謂獲得感滿滿。
走進紅色場館,觸摸紅色歷史
「下車的那一瞬間,我便感覺到內心無比的激動,為自己生長在幸福的中國感到驕傲和自豪,我一定要發奮圖強,報效最親愛的祖國。」10月3日清早,長雅中學1910班學生李卓嵐和家人一起來到了位於寧鄉市花明樓鄉劉少奇故居。
為了這次參觀,李卓嵐可謂是做足了功課,她說劉少奇紀念館是全國範圍內唯一一座完整、系統地介紹劉少奇生平業績的傳記性專館。其中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少年正在聚精會神的看著一本書,他腳上穿的鞋子被火爐子烤得冒煙了都渾然不覺。而這位少年就是劉少奇,有一次他去同學家借書看,由於看書太入神,鞋子被燒焦了都沒有察覺,幸虧同學及時提醒,不然就會燒傷自己了。聽了這段講解,她心中由衷地敬佩劉少奇,他如此地熱愛學習,對知識有無限的追求,這種精神值得每個人學習。
「往年的國慶長假,培訓班不會放假,為了趕課趕進度,我們只能犧牲這些休息時間去補課,壓力大,思想負擔重,孩子根本沒有時間外出,『雙減』政策落地後,大家都輕鬆了許多,孩子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作業後,其餘時間不僅可以陪伴年邁的爺爺奶奶,還可以用來短途旅行,這應該算是孩子上學以後過得最輕鬆的長假了。」李卓嵐媽媽高靜笑呵呵地說著。
10月6日,長沙市博才咸嘉小學一年級學生小柳則在爸爸媽媽地帶領下觀看了電影《長津湖》,「過國慶節,就是要有一點『儀式感』,讓孩子們心中永遠有一抹紅。」小柳媽媽告訴記者,為了幫助孩子了解電影中的那段歷史,家人在觀影前後做足了功課,讓他能更深刻地意識到「今天的安居樂業並非憑空而來,而是無數英雄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
記者發現,長沙不少學生的假期生活都在「紅色教育」中開啟。
10月6日,湖南師範大學附屬濱江學校X1917班學生譚琳千、高瑾儀帶著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徽來到了湖南烈士公園紀念碑,在這裡,他們將鮮花輕輕放在塔前,向革命烈士們敬禮!
長沙市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何孟霖則和同學們約好了,到沙坪湘繡博物館,綉一面紅彤彤的五星紅旗。「這樣的活動,我了解了湘繡的文化,還體驗了湘繡的過程,我們看到自己親手綉出來的五星紅旗,都特別驕傲。」據悉,長沙市實驗小學 「強國有我,童心愛國」 的作業,不僅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體會感受祖國多方面的美,爭取做一名愛國的好少年,還著重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地域文化特色的興趣並進行拓展。
走進田間地頭,體會自食其力的樂趣
「手要先撫摸一下奶牛,輕輕地去擠,不然手法不對,把奶牛捏疼了,它可是會一蹄子把你踢走哦」……10月2日,長沙市清水塘江灣小學四年級學生楊雅軒和小夥伴們一起出發前往了南山牧場,在那裡開啟自己的「牧場生活」。在飼養員的帶領下,楊雅軒和夥伴們仔細觀察,認真聆聽,認認真真地擠牛奶。
「這可太不容易了!」楊雅軒一邊擠一邊說,「我來幫你,我們兩個人擠一頭。」果然,兩個人合作起來,速度快了很多,「牛奶好香」「我想等下就喝上一杯」……你一句我一句,現場充滿了歡樂。
牛奶擠出來就能喝嗎?不能!飼養員叔叔告訴他們,剛擠出來的牛奶需要進行消毒後才可以食用,現在科技發達了,擠奶基本是機器操作,速度相當快。在擠奶場忙活了大半天,孩子們一個個滿頭大汗,但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大家開心地說:「第一次體會到了擠牛奶的樂趣,這比上培訓班有趣多了。」
「比起學習、刷題,讓孩子們在假期里有機會參加勞動,流汗出力,磨練意志,對他們的身心成長很有益處的,也能親身感受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的喜悅。」楊雅軒媽媽說。
和小楊不一樣,長沙市馬欄山小學一年級學生李亦恬選擇了和媽媽一起在家包餃子。從買菜、剁餡,到包餃子、下鍋……李亦恬不落下每一個環節,「我喜歡吃玉米肉餡的餃子,香香甜甜的。」在媽媽的幫助下,李亦恬的玉米肉餡餃子終於完成了,擺上桌後得到了家人的一致好評,30顆餃子瞬間「光碟」。李亦恬媽媽說,全家都很喜歡這個作業,孩子不僅掌握了生活技能,還能體會父母下廚的不易。
「在假期,學校建議孩子們積极參加學校的勞動實踐體驗活動,學會一兩項家務技能,爭做居家勞動的小能手,孩子們也可以走進山間田野,認識五穀雜糧、蔬菜瓜果,開展勞動實踐,做一個愛勞動的新時代好少年。」馬欄山小學校長方欣告訴記者,注重勞動教育,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成勞動習慣的教育,也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主要內容之一。
長沙市中雅培粹學校也按照學生不同年齡的特點,花心思布置了作業。初一年級的作業是「陪伴家人完成一次食材採購或在家長的協助下完成一道家傳美食」 ,初二年級的作業是「喜迎國慶」為主題的剪紙或學習並獨立完成「毛氏紅燒肉」的製作。初三年級的是獨立完成一次家庭大掃除或「我和國旗合個影」主題全家福。中雅培粹學校校長龔玉剛認為,美好的假期,離不開孩子與父母之間高質量的相互陪伴,學校的綜合實踐作業不僅增強了孩子的動手能力、生活能力,更是增強青春期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有效溝通。
參加社會實踐,在豐富活動中拓寬視野
袁婧妮是長沙市大星學校五年級學生,說起她剛剛度過的這個特殊假期,臉上還掛著意猶未盡的幸福笑容。
打籃球、編童謠、畫戲曲臉譜……生性活潑、興趣廣泛的袁婧妮樂在其中,直言這是她覺得最特別的一次假期。她告訴記者,這個國慶長假讓她過得特別愜意,不僅有參觀了烈士公園,當起了垃圾分類勸導員、文明交通管理員,還在媽媽的陪伴下參加了自己特別感興趣的興趣班,「簡直太開心了!」
「陪伴成長不是一件簡單說說就能做好的事,孩子告別了繁重的培訓,更多的時間回歸到了家庭,才讓我們有了更多的陪伴機會。」袁婧妮媽媽說。
記者了解到,在這個假期,大星學校為孩子們準備了一份特色作業,將「雙減」政策與「紅領巾爭章」活動緊密結合,讓孩子們在特色爭章活動中放下沉重包袱,開動聰明大腦,解放孩童天性……
10月5日,長沙市開福區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初2102班級的學生及家長一行70餘人來到了長沙市博物館,他們身著校服,佩戴著紅領巾,先後參觀了「湘江北去——長沙古代歷史文化陳列」「中流擊水——長沙近代歷史文化陳列」「地宮寶藏——法門寺唐代宮廷文物精粹」和「吉光片羽——湖南考古出土陶瓷」特展,大家不僅學習了長沙市的悠久歷史,了解了大唐盛世的歷史文化等,還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博物館那氣勢磅礴的畫卷使我思緒翻騰,我沉浸在中華輝煌的文明中。法門寺地宮下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文物幸運地保留到現在,可見古人智慧超群。」袁睿茁表示,大家要好好地保護這些珍貴的歷史遺物,更好地傳承民族的文化,也希望有更多的小朋友來長沙市博物館感受中華文明的魅力。
[責編:陳舒儀]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