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師大附中的開學第一課,探討了浩瀚的太空

「星星是怎麼形成的?」
「宇宙中有多少顆星星?」
「人類什麼時候可以移民火星?」
「恆星與行星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什麼是FAST先導陣?」
FAST時間如何分配?」
「FAST能觀測到什麼?」
......

今天,在貴州師大附中的開學第一課上,同學們提出了眾多「奇思妙想」問題。

本堂課由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邱科平擔任主講。邱科平教授把自己長期在科研一線工作中積累的知識,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視頻和淺顯通俗的語言與同學們分享。

據了解,邱科平教授剛在《天體物理學快報》(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發表了基於FAST望遠鏡(中國天眼)「發現銀河系中距離最遠的大尺度結構」的成果。

本堂課還設置了參觀與體驗環節,在FAST先導陣模型、天文望遠鏡周圍,通過工作人員的詳細講解,參加聽課的同學了解FAST和天文望遠鏡的工作原理,並對光學、射電天文學有了初步的認識。

貴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曉祥

貴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曉祥告訴記者,舉辦開學科普第一課,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知識,又啟發了同學們樹立崇尚科學的理念和樂學善思的探索精神,激發了學生將來投身科學的熱情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