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24小時 | 高考新政出台,天津戶口還剩多少吸引力?

每經記者:楊歡 每經編輯:劉艷美

圖片來源:攝圖網

#關注

天津發布高考新政

報名條件調整為「戶籍+學籍」

8月16日,天津市完善高考報名政策正式公布。自2022年普通高考報名(2021年11月初)開始,天津市高考報名條件由單一的「戶籍」要求調整為「戶籍+學籍」的要求。

據介紹,天津市招生委員會按照「加學籍、分步式」的原則,根據教育部文件要求,借鑒兄弟省份的經驗做法,經深入調查研究、反覆比較論證,制定了《市招委關於天津市普通高考報名有關事項的通知》。

與天津市原有高考報名政策相比,有兩點主要變化:一是具有天津市常住戶籍的考生在報名參加高考時,應屆畢業生增加須具有天津市高中階段學校3年學籍並實際就讀要求,並實行3年過渡政策;持外省學校畢業證書的往屆畢業生和高中階段同等學力考生分別增加畢業年限要求,同樣實行3年過渡政策。二是分別明確過渡政策期間及過渡政策結束後,戶籍辦理的截止時間。

據了解,天津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將在每學期開展普通高中學生學籍和實際就讀情況專項核查,逐一核實學生到校就讀情況,重點核查和糾正人籍分離、空掛學籍、非正常變動學籍、偽造學籍、出具虛假就讀證明、學籍變動處理不及時等問題,確保學籍數據與實際到校就讀學生一致。在高考報名前,各學校要以班級為單位向全校統一公示高三年級學籍名單和學生實際就讀情況。

解讀:對於不少人來說,天津戶口的含金量首先來自於教育優勢,其次是環京價值,產業之類的相對要排在後面一些。此前,國金證券發布的一份研報顯示,天津的一本錄取率在全國31個省份中排名第二,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一倍,僅次於北京。

2018年「人才大戰」正酣,天津憑藉「海河英才行動計劃」一天之內就吸引了30萬人辦理落戶申請。在諸多媒體的報道中,「孩子和房子」成了一部分人青睞天津的直接原因。【猜你想看:我為什麼要落戶天津?】

儘管此後官方一再強調,「海河英才」計劃不是戶口批發,單純的高考移民不行,但被高考紅利吸引的人們,仍舊把這項行動看做是一項戶口政策。這不僅導致大量外地考生空降的現象,進而擠占天津的教育資源,同時對於渴望人才帶動發展的天津而言,加劇了人戶分離,增加社會管理的難度,更削弱了人才政策應有之義。

最近幾年,天津經濟社會發展相對緩慢,2020年更是跌出全國前十強城市榜單,今年上半年GDP7309.25億元,繼續排名全國第11位。如何拉動經濟走回快車道,人才仍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就在本月初,天津剛剛發布新的「搶人政策」——留學回國人員可直接落戶。

因此,對於天津來說,此次高考政策收緊,也是一次刮骨療毒的機會,要讓人才政策發揮應有之義,讓戶籍人口真正為當地產業作出貢獻。

#動向

小米汽車總部或落戶北京

8月16日,有消息稱,小米汽車總部和首座工廠基本確定落戶北京。北京商報記者就此向小米方面求證,對方並未給予確認。自3月底小米宣布造車後,總部及工廠選址就備受關注,此前也傳出數個版本的消息。據悉,北京、上海、武漢、合肥、西安等地都在爭取小米造車項目。

廣東:支持推動建築業企業掛牌上市、發行債券

據廣東省人民政府網站16日消息,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促進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當中提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推動建築業企業掛牌上市、發行債券,引導金融機構開發適應建築業特點的金融產品、簡化貸款手續、創新擔保方式和信貸業務。

我國首條民營資本控股高鐵進入竣工驗收階段

8月15日,我國首條民營資本控股的高速鐵路——杭台高鐵開始靜態驗收,標誌著項目正式進入竣工驗收階段。杭台高鐵是我國首批八個社會資本投資鐵路示範項目之一,建成後,杭台高鐵連通滬昆、商合杭、寧杭、杭黃、杭深高鐵,台州到杭州的鐵路出行時間將由2小時左右壓縮至1小時左右。據介紹,杭台高鐵下月將進行動態檢測,隨後轉入聯調聯試,11月進行運行試驗,年底前具備開通運營條件。

#聲音

任澤平:中國生育主力是75後到85後 未來應加大鼓勵生育力度

自從三胎政策推出以來,有許多專家積極建言獻策,近日經濟學家任澤平也發布了他的觀點。

任澤平指出,中國目前的主力生育人群,要生二胎三胎的肯定是75-85年的,不能指望90後00後,「要儘快抓住最後的主力生育人群還允許的時間窗口,推出鼓勵生育的措施。」

他表示,「放開三孩已經晚了五年,未來應該加大鼓勵生育的力度: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女性就業權益保障、現金補貼和個稅抵扣、休假激勵等。讓更多的人敢生,生得起、養得起。」

#數讀

7月70城新房價格:

51城環比上漲 16個城市下調

「2021年7月,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同比漲幅總體回落。」國家統計局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

其中,一線城市新房、二手房價格漲幅均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二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漲幅則分別比上月回落0.1和0.2個百分點。

我國大中城市房價已經連續兩個月出現降溫跡象。從數據上看,7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51個城市房價環比上漲,16個城市下調,3個城市持平。當月,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較上月減少4個,創下年內新低。

與此同時,7月份70個大中城市二手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和平均漲幅也均處於年內最低水平。當前,在調控政策中,對於二手房的強調尤為突出。今年以來,全國已有超過20城市發布了針對二手房的政策和通知。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放榜

25城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

深圳、上海、廣州平均密度最高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近發布的有關全國7月份汽車銷量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汽車銷量186.4萬輛,同比下降11.9%;相對的,新能源汽車銷量27.1萬輛,同比增長164.4%。一升一降的數據對比,讓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值得期待。

新能源汽車的熱銷,對各大城市的充電樁,尤其是直流充電樁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日,2021年度《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向社會發布,報告由住建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監測與治理實驗室、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製完成。

報告基於北京、上海等4個直轄市,成都、杭州等16個省會城市和深圳、廈門等5個計劃單列市的基礎數據展開研究,主要面向25個城市中心城區內的公用充電樁的基本情況展開分析。

數據顯示,25座全國主要城市公用樁的平均密度為17.3台/km2。深圳、上海、廣州、南京、長沙和廈門排名靠前,公用樁密度超過20台/km2,其中深圳市的公用樁密度最高,達到73.2台/km2。公用樁密度低於10台/km2的城市有8座,其中大連市的公用樁密度最低,僅有4.2台/km2。

25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的平均覆蓋率為73.5%。其中,公用樁覆蓋率超過80%的有上海、西安、深圳等11座城市,最高的上海市達到92%。公用樁覆蓋率較低的城市中,太原市的公用樁覆蓋率最低,僅為48.1%。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