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大學畢業就職捲煙廠,研究生佔3成,工廠回饋:他們自願

重點大學高學歷畢業生的夢想都是進入特殊單位或高科技企業任職,每年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居高不下,今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高校畢業生數量已經達到了90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在這麼高的就業壓力下湧現了一批就業「異類」,而且都是自願的。

近期就有報道一捲煙廠招聘錄入人員中來自於985、211等重點大學的佔到了大部分比例,其中研究生竟然達到了3成之多。其招聘簡章中對工作的崗位的學歷要求都是本科及以上,難道一個煙廠需要高學歷人才來上生產線?我們對此都產生很大疑問。

技術生產需要高素質人才

現在的工業化生產與以往差距很大,生產線大部分都是自動的,而且具有相當大的數量。任正非曾經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這樣說過:「未來的生產線全部是自動化的基本上沒有什麼人,要求的就是文化素質在第一位。英語不會,計算機也不好,將來可能連當工人的機會都沒有。」高素質人才正是這些企業所需要的。

當前質量體系要求標準提高

很多工廠現在對產品的質量都提升了要求,很多產品都要通過ISO9000的認證,所以對產品質量的管控相當嚴格。因此對工人的操作也有了較高的要求和標準。以前五大三粗的體力活不再存在,現在要求更多的是高精準的操作和快速機械化生產,所以對工人的學歷需求也提升了很多。

企業高管不再是高學歷擁有者

無論是業務能力還是領導力現在都與學歷掛鉤。很多人會說,有學歷不一定業務能力強,能力很強的人不一定學歷高,企業高管關注能力不是學歷。但是當前作為企業中的高管都需要對業務有一定的了解和關注,很多企業只要不是什麼家族企業,都更關注對人才的培養,更關注員工的基層工作經驗。所以只有基層經驗豐富又有學歷素養的人,才有可能更好地管理企業,為企業出謀劃策。

推陳出新離不開技術人才

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又離不開技術更新進步。記得有這樣一個例子,當年我國的卡車生產線,全靠手工焊接組裝的方式生產汽車,一個月的產量僅僅只有幾十台。但是經過生產線的更新,和對人才的培訓,生產速度提升了好幾倍。這也就證明了技術學習更新需要的還是優秀的人才。

當代年輕人更看重收入和穩定

當代年輕人更關注收入高低是否穩定,因為大學畢業想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並不容易,家庭成員的意見也產生了很多的影響。更多的年輕人寧願選擇穩定收入的工作,都不願意去嘗試更激烈的市場競爭。在各種福利待遇的誘惑下畢業生更願意去這樣的地方上班,這也是現在更多人想考事業編、公務員、教師編的原因。

大學畢業就要面臨擇業就業,所以還是要給自己做好人生的規劃,不要自以為地躺平。學歷是門檻,奮鬥靠自己。只有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才可以在人生路上走得更遠,走得更好,不要為了一時的需求放縱了自己。更不要被體制內的穩定蒙蔽了雙眼,不努力哪來的明天。

您對研究生通過層層篩選進入捲煙廠是如何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