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同題作文來了!與民族魂、時代精神同頻共振

2025年06月09日17:00:22 教育 8646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會引發全民熱議。今年的高考作文題,引導學生回望歷史、繼往開來,從對個體與集體、平凡與偉大、苦難與希望、歷史與未來等關係進行深度思考,表達對民族魂豐富意蘊的深刻感知。近日,深圳外國語學校教師周鵬寫了一篇高考同題作文,為學子們提供思考方向。

審題分析:可以圍繞民族覺醒展開

特級教師同題作文來了!與民族魂、時代精神同頻共振 - 天天要聞

周鵬解析道:高考的三則材料,可以析出一個話題——「歌唱」。材料一呈現的是歌唱的本義,有「唱上一段」的意願,但「心裡直翻騰,開不了口」,抑或是歌唱的能力有限,抑或是勇氣不足,抑或是處於一種欲說還休的心境。老舍《鼓書藝人》原文中指的是在「遭難的孩子面前」,悲不自已,難以啟口開唱。材料二呈現的是歌唱的象徵意義,「我」何以「用嘶啞的喉嚨歌唱」,因為「我愛這土地」。關涉的是為誰歌唱,以及用情歌唱的深度。土地可以擴展為土地上的人,民族和家邦。材料三雖未直接提及「歌唱」,但可以理解為「歌唱」帶來的效果——一個民族覺醒,站起來,「和你們一一擁抱」是為覺醒的激動,而「帶血的手」也見歌唱的深情與艱難,可謂杜鵑啼血。關聯起來,寫作可以圍繞歌唱——愛這土地——民族覺醒的主線展開。

下水作文: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記得是在一個散淡的日子讀到這個句子,心便起八方震動。當時就默默作注曰:「一個生命,就該歌唱。」

歌唱本是生命的原力。即便是沒有嘴巴的曇花,也要在暗夜裡綻放一回——那便是它無聲的歌唱!而人有嘴巴,又有何理由不歌唱呢?

沉默不是金嗎?然而,以金銀計量「沉默」的價格,怎比以生死論及「寧鳴」的價值?何況,「沉默是金」的古訓,本不是教人沉默而生,而是要教人鳴之以時。《墨子》有載,子禽問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蝦蟆蛙蠅,日夜恆鳴,口乾舌擗,然而不聽。今觀晨雞,時夜而鳴,天下振動。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時也。」

啼鳴歌唱在時之當否,而不在量之多少。不當鳴之時,沉默是金;而當鳴之時,則哪怕是絕唱也要歌哭一回。

然則當何時而鳴?韓愈有言:「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不得其平之時,就是啼唱歌哭之日。當「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艾青不得其平,於是「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當看見「在恥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僂的人民」,穆旦「有太多的話語,太悠久的感情」「再一次相信名辭,溶進了大眾的愛」,歌唱「一個民族已經起來」。

所謂「不得其平」,是因為我所愛者遭遇不公,受盡屈辱。動人的歌唱,常在「這土地」遭受蹂躪之時,常在「這民族」滿耳是大眾的嗟傷之時。我愛「這土地」上的真善美,而所見卻是假惡丑,於是我起來歌唱;我愛「這民族」的正義自由平等,而所見卻是邪惡奴役不公,於是我起來歌唱。

沒有仁人志士的「鼓與呼」,一個民族永遠不會醒來。而在一個民族沉睡時歌唱,需要一種莫大的勇氣。歌唱是生命的原力,但更需要的是生命的願力。千百年來,沒有無數仁人志士的發願,沒有他們堅守的「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信念,如何能靠一塊一塊的磚頭,一尺一尺鋪平民族通向覺醒的路?

後來才知道,「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是范仲淹《靈烏賦》里的句子。友人梅堯臣作《靈烏賦》勸誡他學報喜之鳥,而不要像烏鴉那樣報凶訊而「招唾罵於邑閭」,范仲淹回寫了同題《靈烏賦》給梅堯臣,表示:「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汝之所謂的靈烏,非吾之所謂的靈烏也。范仲淹所謂的靈烏,只為蒼生說人話,而不為帝王唱讚歌。

正如穆旦《讚美》中所歌唱那樣,他歌唱「一個民族已經起來」。這是「那一代」對苦難民族終將奮起的信念。正是這信念召喚「那一代」「用帶血的手」捶醒一個民族。而我們「這一代」呢?我們「這一代」,也應當歌唱著,在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書寫壯麗篇章。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因為生於斯,長於斯,念茲在茲。愛這土地,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采寫:南都記者 周正陽 通訊員 韋國瓊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總投資約6.3億!長樂一學校新校區獲批 - 天天要聞

總投資約6.3億!長樂一學校新校區獲批

今日(7月1日,長樂區發展和改革局發布「關於長樂高級中學新校區項目初步設計及概算的批複」。關於長樂高級中學新校區項目初步設計及概算的批複福建省長樂高級中學:你單位報來《福建省長樂高級中學關於申請審批長樂高級中學新校區項目初步設計及概算的請示》及相關材料收悉。經研究,原則同意長樂高級中學新校區項目初步設...
關注 | 為泰州隊輸送5名球員,這所高中咋這麼牛? - 天天要聞

關注 | 為泰州隊輸送5名球員,這所高中咋這麼牛?

【來源:泰州教育發布】今年夏天「蘇超」火爆出圈在泰州隊的隊伍中17號徐奇瑞、19號繆樊、21號張澤儒30號丁凌運(守門員)、42號王子豪5名球員出自同一所學校——泰興市第四高級中學這所高中的足球為啥這麼「牛」?一起來探個究竟「我行!
2024年廣州民辦學校比2023年減少37所 - 天天要聞

2024年廣州民辦學校比2023年減少37所

南都訊 記者楊曉彤 7月1日,廣州市教育局發布《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根據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統計數據結果顯示,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895所,在校生302.03萬人,專任教師19.24萬人。學前教育2024年在園幼兒同比下降8.11%2024年,全市共有幼兒園2224所。比上年減少22所,下降0.98%。其中,普惠性幼兒園18...
10點不到,全部賣空!今天正式回歸: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 天天要聞

10點不到,全部賣空!今天正式回歸: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就等這一口!」經過4個月的禁漁期,杭州「老饕」們期待許久的第一口江鮮於今天正式「上岸」。今早7點多,位於上城區九堡沿江的楊公漁碼頭的「楊公魚市」人頭攢動。刀魚、翹嘴、包頭魚、江鰻……你在魚市能見到的,都是供不應求的「搶手貨」。「五點多,第一網就捕上來了,馬上就賣完了,很多老客一大早就在這裡等著的……...
司法部發布《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 - 天天要聞

司法部發布《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

6月30日,司法部發布《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下稱「白皮書」)。白皮書從行政複議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布局中的地位、吸納行政爭議作用發揮、通過調解和解實質化解行政爭議、監督依法行政、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配套制度機制建設、基礎能力建設等七個方面對2024年行政複議工作進行了梳理分析,全面總結各地、各部門...
讀完本科讀大專?河南一高職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 - 天天要聞

讀完本科讀大專?河南一高職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

「先上本科後大專?以為是玩梗,沒想到竟然是真的!」近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2025年單獨考試招生章程中,多個專業備註招生的對象是本科畢業生,引起了網民關注。「專升本」一時成為網路熱門話題。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該校已經連續多年招收本科畢業生,人數和專業數逐步增加。7月1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一位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