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殘教師姚亮:用音樂奏響生命華章

2025年05月18日21:52:04 教育 1492

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王世傑

在「全國助殘日」前夕,第七次全國自強模範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的仫佬族教師姚亮,榮獲「全國自強模範」稱號。帶著對這位自強模範的深深好奇與敬意,我們走近姚亮,探尋他用音樂書寫的生命華章。

肢殘教師姚亮:用音樂奏響生命華章 - 天天要聞

姚亮在表彰大會現場。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供圖

遭遇重創,他從舞台轉到講台

1996年,姚亮22歲,卻不幸遇到了命運的轉折點。那時,他是原武警廣西總隊政治部文工團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舞台上的他光芒四射,用精湛的表演為觀眾帶來無數歡樂。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他的頸椎粉碎性骨折,他被診斷為二級殘疾。「你可能終生與輪椅為伴。」醫生的話語如同一記重鎚,打在他心上。

這對於視舞台為生命的姚亮來說,無疑是一場毀滅性的打擊,內心的絕望將他籠罩。但姚亮骨子裡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堅韌。經過與傷痛的頑強抗爭,他毅然坐著輪椅登上講台,決心重新追尋人生的價值,開啟一段全新的逐夢之旅。

幸運的是,受傷約三年後,姚亮通過不斷努力復建,竟突破醫生的預期,擺脫了輪椅的禁錮,之後又丟掉拐杖,恢復了直立行走。

用音樂點亮特殊群體的未來

姚亮將全部心血傾注於音樂教育中。他堅信,音樂是跨越障礙的橋樑,能為特殊群體照亮前行的道路。在他的悉心培育下,盲童鋼琴家藍寶石脫穎而出,在音樂世界中綻放光彩,多次應邀參加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交流演出;他指導的學生團隊,在國際藝術展演中多次獲得大獎,用實力證明了特殊孩子同樣擁有無限可能。

肢殘教師姚亮:用音樂奏響生命華章 - 天天要聞

姚亮(右三)帶隊參加文化交流活動。

肢殘教師姚亮:用音樂奏響生命華章 - 天天要聞

姚亮(中間黃衣)帶隊參加文化交流活動。

為了讓音樂的種子播撒得更遠,姚亮發起「鄉村音樂教師培訓計劃」,免費培養了218名基層音樂骨幹,為鄉村音樂教育注入新鮮血液。在金城江區,他堅持五年為殘障兒童開設周末音樂課堂,用一首首原創作品,點燃孩子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嚮往。「每次看到孩子們露出燦爛笑容,我就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義。」

姚亮從未停下創新的腳步。他主持的《尋夢山水間》項目,將銅鼓製作、山歌對唱等非遺文化融入教學,培養出32名兼具傳統藝術素養與現代創新能力的複合型人才。他研發的OMO鋼琴教學模式,打破了視障學生學習音樂的壁壘,讓音符變得「可見」,更是通過線上傳播惠及全國12萬名特教學生。

此外,他的「音樂+電商」助殘模式,幫助17名殘疾人實現了經濟增收,為他們的生活帶來新的希望。「我希望通過教育創新,為特殊群體打開一扇通向廣闊世界的窗。」姚亮說。

肢殘教師姚亮:用音樂奏響生命華章 - 天天要聞

姚亮(後排左一)帶隊參加文化交流活動。

以藝術之名傳遞愛與希望

姚亮深知,藝術不僅能改變個人命運,更能凝聚社會力量,傳遞溫暖與希望。他為2008年北京殘奧會創作歌曲《夢想的延續》,用激昂的旋律和動人的歌詞,詮釋了殘疾運動健兒們永不言棄的精神,因此被北京奧委會授予「緣來奧運100人物」。2023年,他又作詞作曲了一首《石榴結籽一家親》,全網播放量超500萬次。

2012年,他得知河池礦工譚斯譯熱愛音樂,便極力將其推薦給電視台導演,使得導演直接到礦里「挖」人。譚斯譯後來獲得2012年《一聲所愛·大地飛歌》全國七強,被譽為「礦工歌手」。譚斯譯對此非常感恩,他說:「姚老師的這份知遇之恩,一輩子難忘。」

作為河池市殘聯兼職副理事長、河池市肢殘人協會主席,姚亮還發起了「殘健融合計劃」,組織健全人與殘疾人同台演出,用音樂搭建起溝通與理解的橋樑,讓社會看到殘障群體的才華與活力。

姚亮說,未來,他將繼續在音樂教育和助殘公益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用音樂傳遞愛與希望,助力更多人實現夢想。

肢殘教師姚亮:用音樂奏響生命華章 - 天天要聞

姚亮(左四)同其他獲獎人員在人民大會堂合影留念。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編輯:戴昕明

校對:麥雪莉

責編:譚雙梅

審核:孫妮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2024年廣州民辦學校比2023年減少37所 - 天天要聞

2024年廣州民辦學校比2023年減少37所

南都訊 記者楊曉彤 7月1日,廣州市教育局發布《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根據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統計數據結果顯示,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895所,在校生302.03萬人,專任教師19.24萬人。學前教育2024年在園幼兒同比下降8.11%2024年,全市共有幼兒園2224所。比上年減少22所,下降0.98%。其中,普惠性幼兒園18...
10點不到,全部賣空!今天正式回歸: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 天天要聞

10點不到,全部賣空!今天正式回歸: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就等這一口!」經過4個月的禁漁期,杭州「老饕」們期待許久的第一口江鮮於今天正式「上岸」。今早7點多,位於上城區九堡沿江的楊公漁碼頭的「楊公魚市」人頭攢動。刀魚、翹嘴、包頭魚、江鰻……你在魚市能見到的,都是供不應求的「搶手貨」。「五點多,第一網就捕上來了,馬上就賣完了,很多老客一大早就在這裡等著的……...
司法部發布《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 - 天天要聞

司法部發布《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

6月30日,司法部發布《行政複議工作白皮書(2024)》(下稱「白皮書」)。白皮書從行政複議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布局中的地位、吸納行政爭議作用發揮、通過調解和解實質化解行政爭議、監督依法行政、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配套制度機制建設、基礎能力建設等七個方面對2024年行政複議工作進行了梳理分析,全面總結各地、各部門...
讀完本科讀大專?河南一高職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 - 天天要聞

讀完本科讀大專?河南一高職院校已多年招收本科生

「先上本科後大專?以為是玩梗,沒想到竟然是真的!」近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2025年單獨考試招生章程中,多個專業備註招生的對象是本科畢業生,引起了網民關注。「專升本」一時成為網路熱門話題。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該校已經連續多年招收本科畢業生,人數和專業數逐步增加。7月1日,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一位工作人員...
他們收到了遲到近60年的畢業證書 - 天天要聞

他們收到了遲到近60年的畢業證書

隨著中考、高考的結束,學校也到了畢業季。日前,崇明中學迎來了一批特殊的畢業生——「老三屆」校友。這群「70後」「80後」的「老同學」來到學校,是為了領取一張遲到了近60年的畢業證書。為了迎接「老三屆」校友,校園裡設置了上世紀六十年代校門的模型,廣播播放著那個年代的經典老歌。老校友們紛紛聚在老「校門」前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