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數字教育大會 | 華師附小校長:AI應用極大改變教學,倡導教師主導,AI輔助

2025年05月14日21:22:08 教育 1785

5月14日至16日,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將在湖北武漢舉辦。

作為湖北省基礎教育成果展的參展學校,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攜該校專屬AI大模型——「附小智腦」亮相世界數字教育大會,與眾多基礎教育領域的先進學校共同進行應用場景展示。

據了解,「附小智腦」由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小學與國內AI團隊共同研發,通過對海量校本知識庫及小學教育數據的深度學習,全方位重塑校園的各個方面工作,成為深度融入校園生態的智慧大腦。

對此,九派新聞記者在大會前專訪了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校長宋濤,與他對談數字教育轉型的成功經驗和人工智慧賦能教育的相關議題。

以下是九派新聞與宋濤的對話。

世界數字教育大會 | 華師附小校長:AI應用極大改變教學,倡導教師主導,AI輔助 - 天天要聞

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校長宋濤。圖/九派新聞記者 蔡曉萱

九派新聞: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受到全球教育學者的關注,在參會前您有怎樣的感受?

宋濤:作為應用場景展示學校之一,應該說壓力很大,我們需要實實在在地去展示技術和教育的融合。

通過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的平台,可以向世界展示我們的數字化探索的成果。對我們來說,是進一步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契機。事實上,如何將冷冰冰的技術與有溫度的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進而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仍需基礎教育領域的一線學校與師生共同探索。

九派新聞: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在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上有哪些成果展示?

宋濤:我們在本次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的場景展示,本質上是一個綜合性的教育智能化應用展示。為此,我們將展示主題確定為「教育智腦,未來學校」。前四個字「教育智腦」代表了我們的展示重點,即以教育專屬大模型的研發為基礎,推動學校教育數字化轉型。

今年3月,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發布了學校專屬AI大模型「附小智腦」。它對接既有的武漢教育雲師生和家長身份認證系統,不僅實現了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而且通過對海量校本知識庫及小學教育數據的深度學習,全方位重塑校園的方方面面,成為深度融入校園生態的智慧大腦。

九派新聞:學校自主研發的這款教育專屬大模型「附小智腦」有哪些具體的功能落地?

宋濤:第一,基於AI大模型為每位教師定製了數字分身,可以實現24小時個性化輔導。每位老師的數字分身都基於教師個人的教學風格、專業知識和教學資料定製而成,能夠準確復現教師的教學特點和方法。

第二,我們打造了學生的數字分身,又叫「智能學伴」,它是每個學生專屬的、擁有完整校園記憶的「第二大腦」智能體,是學生的數字夥伴。「智能學伴」全面記錄了學生在校的點點滴滴,包括課堂上老師講授的每一個知識點、課堂互動中的每一次精彩表現、參與校園活動的每一個難忘瞬間、作業完成情況的每一次詳細記錄。

基於這些全面而鮮活的「記憶」,「智能學伴」能夠深入洞察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和潛在需求,提供全天候、個性化的學習指導,及時地做出學習提醒,給出科學的學習建議,在遇到困難時給予鼓勵和支持。

第三,我們建立了家校之間的技術連接,即「家校智聯」,家長可以隨時了解孩子在校情況,獲取專業的教育建議。「家校智聯」還提供了全方位的校園信息服務,家長可以實時查詢孩子的午餐菜單和用餐情況、詳細課表安排、即將舉行的校園活動、最新的學校規章制度以及家委會動態等重要信息。

世界數字教育大會 | 華師附小校長:AI應用極大改變教學,倡導教師主導,AI輔助 - 天天要聞

教育專屬大模型「附小智腦」。圖/受訪者提供

九派新聞: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您對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如何看待?

宋濤:以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為例,我們想在數字世界裡構建一所數字學校,打造真實校園的數字分身,實現現實教育空間與數字育人空間的深度融合。

既然要建立一個數字學校,學生和老師就應該可以隨時穿梭在現實和網路中。不過,現在大多數學校在進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止步於學生沒有終端(的現實),只依賴教室里的一體機或電子班牌等基礎設施,這是遠遠不夠的。要讓學生真正融入數字化育人空間,學校必須完善數字教育供給體系,包括開設人工智慧等前沿課程、提供線上課程回放等數字化教學服務。

九派新聞:可以結合貴校的成功經驗,聊一聊AI如何賦能教育嗎?

宋濤:打造「教師主導+AI輔助」的新型教學模式,如藉助教師的數字分身,實時反饋學習數據,結合AI分析結果實施精準教學,突破傳統「一刀切」授課的局限。這種依託教育大模型的技術應用,使課堂效率顯著提升,讓每個學生獲得符合自身進度的學習內容,讓實現大規模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標成為可能。

班級是工業時代的產物,我們雖然還在延續以班級教學為主的模式,但班級教學不僅僅是老師傳授知識,還必須有成長共同體。因此,我們現在藉助人工智慧打造了老師、學生的數字分身,可以營造出新的教育場域,這也是人工智慧時代學校課堂的新樣態。如何讓人工智慧真正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的各個環節,形成場景化和規模化的應用,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九派新聞:對於教育數字化轉型最大的難點是什麼?

宋濤:難點主要在於課堂。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實際上給教和學帶來了極大的改變。我們在今年4月投入使用「附小智腦」後,對AI如何真正融入課堂也做出了很大的嘗試。比如前不久,在數字音樂課堂上,音樂老師身穿戲服和自己的AI數字分身一起,圍繞「貴妃醉酒」等經典戲曲展開學習,讓枯燥的樂理知識變得生動起來。在數學課上,藉助數字人和虛擬地圖,能幫助學生理解方向相關的數學知識。

世界數字教育大會 | 華師附小校長:AI應用極大改變教學,倡導教師主導,AI輔助 - 天天要聞

老師藉助人工智慧技術上課。圖/受訪者提供

九派新聞:當人工智慧大規模投入教學中時,老師如何應對人工智慧帶來的挑戰?

宋濤:對於老師而言,首先要在心態上擁抱人工智慧技術。人工智慧的發展為教育領域帶來了更多創新智慧和發展機遇,但AI只是一種輔助手段,並不意味著老師在課堂上消失了。對於技術的使用,年輕老師相對接受度更高一些,我們以「新帶老」的模式鼓勵更多的老師採用智慧教學的方法,幫助老師們度過接受新技術的「陣痛期」。

其次是要有駕馭人工智慧的能力和水平。基於我們的實踐經驗,最有效的實施路徑是引導教師主動應用人工智慧技術。現在我們就鼓勵老師多用,只有在用的時候才能涉及方方面面的操作問題,從而一步步在應用中提升自己的駕馭水平。

最後是總結和反思。並不是所有教學都適合AI來參與,AI更適合承擔數據分析等輔助角色,要根據實際需求來合理應用AI。如作文批改,AI能提供比老師更全面高效的批改,但講評仍以老師為主。

九派新聞記者 蔡曉萱

編輯 曾金秋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芙蓉區2025年暑期第二批「職業體驗崗」行動計劃開始招募啦 - 天天要聞

芙蓉區2025年暑期第二批「職業體驗崗」行動計劃開始招募啦

為深入貫徹落實湖南省委關於促進青年就業創業的決策部署,助力青年群體提升職業技能、拓寬就業視野,芙蓉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部分優質企業共同開展「職業體驗崗」計劃,旨在幫助在校大學生提前「上崗」,走入職場,進行沉浸式職業體驗,全方位了解企業
總投資約6.3億!長樂一學校新校區獲批 - 天天要聞

總投資約6.3億!長樂一學校新校區獲批

今日(7月1日,長樂區發展和改革局發布「關於長樂高級中學新校區項目初步設計及概算的批複」。關於長樂高級中學新校區項目初步設計及概算的批複福建省長樂高級中學:你單位報來《福建省長樂高級中學關於申請審批長樂高級中學新校區項目初步設計及概算的請示》及相關材料收悉。經研究,原則同意長樂高級中學新校區項目初步設...
關注 | 為泰州隊輸送5名球員,這所高中咋這麼牛? - 天天要聞

關注 | 為泰州隊輸送5名球員,這所高中咋這麼牛?

【來源:泰州教育發布】今年夏天「蘇超」火爆出圈在泰州隊的隊伍中17號徐奇瑞、19號繆樊、21號張澤儒30號丁凌運(守門員)、42號王子豪5名球員出自同一所學校——泰興市第四高級中學這所高中的足球為啥這麼「牛」?一起來探個究竟「我行!
2024年廣州民辦學校比2023年減少37所 - 天天要聞

2024年廣州民辦學校比2023年減少37所

南都訊 記者楊曉彤 7月1日,廣州市教育局發布《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根據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統計數據結果顯示,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895所,在校生302.03萬人,專任教師19.24萬人。學前教育2024年在園幼兒同比下降8.11%2024年,全市共有幼兒園2224所。比上年減少22所,下降0.98%。其中,普惠性幼兒園18...
10點不到,全部賣空!今天正式回歸: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 天天要聞

10點不到,全部賣空!今天正式回歸:很多人直呼去晚了

「就等這一口!」經過4個月的禁漁期,杭州「老饕」們期待許久的第一口江鮮於今天正式「上岸」。今早7點多,位於上城區九堡沿江的楊公漁碼頭的「楊公魚市」人頭攢動。刀魚、翹嘴、包頭魚、江鰻……你在魚市能見到的,都是供不應求的「搶手貨」。「五點多,第一網就捕上來了,馬上就賣完了,很多老客一大早就在這裡等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