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數字教育大會 | 華師附小校長:AI應用極大改變教學,倡導教師主導,AI輔助

2025年05月14日21:22:08 教育 1785

5月14日至16日,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將在湖北武漢舉辦。

作為湖北省基礎教育成果展的參展學校,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攜該校專屬AI大模型——「附小智腦」亮相世界數字教育大會,與眾多基礎教育領域的先進學校共同進行應用場景展示。

據了解,「附小智腦」由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小學與國內AI團隊共同研發,通過對海量校本知識庫及小學教育數據的深度學習,全方位重塑校園的各個方面工作,成為深度融入校園生態的智慧大腦。

對此,九派新聞記者在大會前專訪了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校長宋濤,與他對談數字教育轉型的成功經驗和人工智慧賦能教育的相關議題。

以下是九派新聞與宋濤的對話。

世界數字教育大會 | 華師附小校長:AI應用極大改變教學,倡導教師主導,AI輔助 - 天天要聞

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小學校長宋濤。圖/九派新聞記者 蔡曉萱

九派新聞: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受到全球教育學者的關注,在參會前您有怎樣的感受?

宋濤:作為應用場景展示學校之一,應該說壓力很大,我們需要實實在在地去展示技術和教育的融合。

通過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的平台,可以向世界展示我們的數字化探索的成果。對我們來說,是進一步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契機。事實上,如何將冷冰冰的技術與有溫度的教育教學深度融合,進而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仍需基礎教育領域的一線學校與師生共同探索。

九派新聞: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在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上有哪些成果展示?

宋濤:我們在本次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的場景展示,本質上是一個綜合性的教育智能化應用展示。為此,我們將展示主題確定為「教育智腦,未來學校」。前四個字「教育智腦」代表了我們的展示重點,即以教育專屬大模型的研發為基礎,推動學校教育數字化轉型。

今年3月,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發布了學校專屬AI大模型「附小智腦」。它對接既有的武漢教育雲師生和家長身份認證系統,不僅實現了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而且通過對海量校本知識庫及小學教育數據的深度學習,全方位重塑校園的方方面面,成為深度融入校園生態的智慧大腦。

九派新聞:學校自主研發的這款教育專屬大模型「附小智腦」有哪些具體的功能落地?

宋濤:第一,基於AI大模型為每位教師定製了數字分身,可以實現24小時個性化輔導。每位老師的數字分身都基於教師個人的教學風格、專業知識和教學資料定製而成,能夠準確復現教師的教學特點和方法。

第二,我們打造了學生的數字分身,又叫「智能學伴」,它是每個學生專屬的、擁有完整校園記憶的「第二大腦」智能體,是學生的數字夥伴。「智能學伴」全面記錄了學生在校的點點滴滴,包括課堂上老師講授的每一個知識點、課堂互動中的每一次精彩表現、參與校園活動的每一個難忘瞬間、作業完成情況的每一次詳細記錄。

基於這些全面而鮮活的「記憶」,「智能學伴」能夠深入洞察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和潛在需求,提供全天候、個性化的學習指導,及時地做出學習提醒,給出科學的學習建議,在遇到困難時給予鼓勵和支持。

第三,我們建立了家校之間的技術連接,即「家校智聯」,家長可以隨時了解孩子在校情況,獲取專業的教育建議。「家校智聯」還提供了全方位的校園信息服務,家長可以實時查詢孩子的午餐菜單和用餐情況、詳細課表安排、即將舉行的校園活動、最新的學校規章制度以及家委會動態等重要信息。

世界數字教育大會 | 華師附小校長:AI應用極大改變教學,倡導教師主導,AI輔助 - 天天要聞

教育專屬大模型「附小智腦」。圖/受訪者提供

九派新聞: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您對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如何看待?

宋濤:以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為例,我們想在數字世界裡構建一所數字學校,打造真實校園的數字分身,實現現實教育空間與數字育人空間的深度融合。

既然要建立一個數字學校,學生和老師就應該可以隨時穿梭在現實和網路中。不過,現在大多數學校在進行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止步於學生沒有終端(的現實),只依賴教室里的一體機或電子班牌等基礎設施,這是遠遠不夠的。要讓學生真正融入數字化育人空間,學校必須完善數字教育供給體系,包括開設人工智慧等前沿課程、提供線上課程回放等數字化教學服務。

九派新聞:可以結合貴校的成功經驗,聊一聊AI如何賦能教育嗎?

宋濤:打造「教師主導+AI輔助」的新型教學模式,如藉助教師的數字分身,實時反饋學習數據,結合AI分析結果實施精準教學,突破傳統「一刀切」授課的局限。這種依託教育大模型的技術應用,使課堂效率顯著提升,讓每個學生獲得符合自身進度的學習內容,讓實現大規模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標成為可能。

班級是工業時代的產物,我們雖然還在延續以班級教學為主的模式,但班級教學不僅僅是老師傳授知識,還必須有成長共同體。因此,我們現在藉助人工智慧打造了老師、學生的數字分身,可以營造出新的教育場域,這也是人工智慧時代學校課堂的新樣態。如何讓人工智慧真正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的各個環節,形成場景化和規模化的應用,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九派新聞:對於教育數字化轉型最大的難點是什麼?

宋濤:難點主要在於課堂。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實際上給教和學帶來了極大的改變。我們在今年4月投入使用「附小智腦」後,對AI如何真正融入課堂也做出了很大的嘗試。比如前不久,在數字音樂課堂上,音樂老師身穿戲服和自己的AI數字分身一起,圍繞「貴妃醉酒」等經典戲曲展開學習,讓枯燥的樂理知識變得生動起來。在數學課上,藉助數字人和虛擬地圖,能幫助學生理解方向相關的數學知識。

世界數字教育大會 | 華師附小校長:AI應用極大改變教學,倡導教師主導,AI輔助 - 天天要聞

老師藉助人工智慧技術上課。圖/受訪者提供

九派新聞:當人工智慧大規模投入教學中時,老師如何應對人工智慧帶來的挑戰?

宋濤:對於老師而言,首先要在心態上擁抱人工智慧技術。人工智慧的發展為教育領域帶來了更多創新智慧和發展機遇,但AI只是一種輔助手段,並不意味著老師在課堂上消失了。對於技術的使用,年輕老師相對接受度更高一些,我們以「新帶老」的模式鼓勵更多的老師採用智慧教學的方法,幫助老師們度過接受新技術的「陣痛期」。

其次是要有駕馭人工智慧的能力和水平。基於我們的實踐經驗,最有效的實施路徑是引導教師主動應用人工智慧技術。現在我們就鼓勵老師多用,只有在用的時候才能涉及方方面面的操作問題,從而一步步在應用中提升自己的駕馭水平。

最後是總結和反思。並不是所有教學都適合AI來參與,AI更適合承擔數據分析等輔助角色,要根據實際需求來合理應用AI。如作文批改,AI能提供比老師更全面高效的批改,但講評仍以老師為主。

九派新聞記者 蔡曉萱

編輯 曾金秋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47 名中美青少年在廣東研修氣候變化 - 天天要聞

47 名中美青少年在廣東研修氣候變化

6月16日上午,中美青少年未來氣候領袖研修交流活動開營儀式在廣東工業大學舉行。來自中美兩國的47名青少年學生齊聚廣東,圍繞應對氣候變化這一主題開啟為期7天的研修交流。本次活動是落實《廣東省與加利福尼亞州深化綠色發展合作諒解備忘錄》和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遇見美麗:中美青少年未來氣候領袖研修交流項目...
高考志願規劃收費21800元,高價輔導是否物有所值? - 天天要聞

高考志願規劃收費21800元,高價輔導是否物有所值?

摘要媒體札記有需求就有市場,但這一行業理應朝著更合理、健康的方向發展。最近,高考志願規劃領域引起輿論關注。據津雲新聞報道,天津某志願填報機構的老闆兼志願規劃老師透露,他的輔導價格為每名學生21800元,其機構內還有其他4名老師,收費價格為17800元。面對如此高昂的輔導費用,仍有不少家長能接受,僅在今年就有11...
北京高考成績將於6月25日公布,目前閱卷進程已過半 - 天天要聞

北京高考成績將於6月25日公布,目前閱卷進程已過半

北京2025年高考已正式落幕,目前各科試卷評閱工作正在有序開展。閱卷進展如何?一份試卷的分數如何「出爐」? 6月16日下午,北京市舉行2025年高考評卷媒體開放日活動,新京報記者前往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評卷點實地探訪。6月16日,清華大學評卷點現場,評卷老師們正在評卷。圖/北京教育考試院1660名閱卷員正在六個評卷點評閱...
江西一老師要求學生下跪寫檢討?教體局回應,為什麼會是體罰? - 天天要聞

江西一老師要求學生下跪寫檢討?教體局回應,為什麼會是體罰?

6月15日,江西瑞金一中走廊上的一幕點燃全網怒火:六七名學生齊刷刷跪伏在地,在冰冷瓷磚上書寫檢討。視頻記錄的畫面里,學生們蜷曲的脊背與教師徐某某的背影,構成一幅刺眼的教育浮世繪。短短24小時內,#讓學生跪地寫檢討教師停職#衝上熱搜,瑞金教體局火速定性:這是典型的體罰行為。但輿論場撕裂的聲音更令人深思:「學...
今日闢謠(2025年6月12日) - 天天要聞

今日闢謠(2025年6月12日)

2025年6月12日  闢謠:深圳理工大學關於高考招生的嚴正聲明  詳情:近期,有校外機構、組織或個人冒用深圳理工大學招生人員身份,聲稱持有「內部指標」「機動計劃」「定向招生計劃」等資源,並虛假承諾可操作「低分高錄」「降分錄取」等事宜,引發
上海這所大學深入推進教學改革,助力學生成長成才育人成效顯著 - 天天要聞

上海這所大學深入推進教學改革,助力學生成長成才育人成效顯著

6月上旬,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以下簡稱「賢達學院」)教育學院學前教育系,在崇明校區語信樓報告廳舉辦音樂舞台劇《冰雪奇緣》校園公演。作為本學期實踐教學周學院精心策劃打造的重點項目,本次活動以「精簡而精緻」的藝術理念為指引,深度融入專業實踐教學,吸引了近300名師生到場觀看,現場氣氛熱烈。作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