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縮招日,必有擴招時|無用之學,必有用武之地

2025年04月01日15:33:04 教育 1070

文科縮招日,必有擴招時|無用之學,必有用武之地

文科縮招日,必有擴招時|無用之學,必有用武之地 - 天天要聞

當前,各類大學文科縮招已成事實。這種現象說明從國家層面強化科技創新發展,將主要精力置於急需必備的領域,這是社會發展的正向思維,容不得給多少時間去改變觀念,更容不得以言行阻止,人類社會進步洪流浩浩濤濤無法阻止,中國如果在這樣的境遇里還是止步不前,會瞬間被強大的科技引力撕碎,變得體無完膚了。

自1999年開始,高校擴招,擴招最多的就是文科,原因是文科教育成本低,在教育產業化背景下,人多了就會收入高,文科自然坐享其成,呈現「繁榮景象」了。然而,文科的社會影響力並不大,對社會發展的推動力是隱性的存在,不如理科能夠創造價值,直接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

20多年過去了,文科雖然進行了幾何級的擴招,但文科教育內涵並未因此得到發展,這裡的問題是複雜的、社會性的、廣泛的、制約性的,主要是社會文化在發展,傳統人文受到衝擊,而且學院化的人文研究走不進尋常百姓家,幾個文學博士肯定撐不起中國文化淵流,人文學科一旦脫離了社會發展,它的生命力也到頭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也在社會發展需求影響下,從家庭到國家都要求教育的即時性需求,這也並非是短視效應,而是必要條件,即時性人才是國家競爭力的表現形式。如今,各領域急需理性天才的誕生,然而天才難遇,只能從數量上找一找,開展集約化、集中性培養。

這是個即時性的解決社會矛盾、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的大事。所以,人文學科縮招與理科擴招不能以維護文化利益為前提,需要社會發展方向為主導。魯迅說:「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人們總要先考慮如何生存,再思想如何好好地生活,如果再不發展科技,當被人家扼住脖子的時候才去考慮力量,那時就晚了。

當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人們駐足欣賞科技帶來的幸福的時刻,會自然地想到文化,人文學科也會自然地登上主導教育的舞台。文科擴招到今天才過去20多年,據預測,當文科再次擴招的時間不會遙遠,如今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用不了十年,即2035年文科的力量將會顯現,原因是理科思維不能完全實現科技現代化,技術與哲學、文化必然融為一體,才可實現真正為人類服務的產品。

文化永遠是人類智慧的反映。文科永遠不會成為「無用之學」,人文的力量是隱性的,也是慢慢滋養出來的,高校縮招不能代表文化的落幕,高校雖然在某方面支撐著文化基因,但社會性的主導文化永遠具有生命力,這種生命力是創造力,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需要一個民族的力量。

高校縮招文科也並非是人文的陣痛,人文的力量不在高校而在民間,只有人人維護本土的、民族的、理性的、端正的人文氣質、文化特質及精神內涵,人文的力量依然堅挺而不被遺忘而消除殆盡。

如今,文科暫時面臨著挑戰,但其價值會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既得利益面前,看似「無用之學」中的知識與素養,必將影響理科思維與創造力,在審美、素養、道德、文化範疇里起著任何學科都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科必將伴隨著時代需要進行深度調整與革命,會在適宜時期,適當的時候發揮其獨特價值,必將成為推動社發展和個人成長的中堅力量。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增分100分以上的復讀生有話說(三) - 天天要聞

增分100分以上的復讀生有話說(三)

我校25年高考復讀生平均增分86.5分最高增分202分增分100以上49人,佔比34%增分80分以上86人,佔比59.7%物理組合平均分496分歷史組合平均分508.28分物理組合強基率由24年高考的4.76%提升至50.48%本科率由24
高考結束考生家長仍需警惕,網警護航高考警惕花錢改分騙局 - 天天要聞

高考結束考生家長仍需警惕,網警護航高考警惕花錢改分騙局

高考加油高考已經結束,千萬考生家庭進入等待查分階段。然而,在這段緊張而充滿期待的日子裡,一些不法分子也瞄準了考生和家長的心理,編織各種「提前查分」、「內部改分」、「特殊招生指標」、「花錢保錄取」陷阱,利用「焦慮」牟利,家長稍有不慎,就可能蒙
藏起來,度娘都搜不到的走心句子,太高級了 - 天天要聞

藏起來,度娘都搜不到的走心句子,太高級了

01☺︎⁺◞̆ʚ·͜·°ɞ在這世上,女孩總是被貼上各種標籤:溫柔、賢惠、乖巧……但這些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我們不應該被這些刻板印象束縛,而是要活出屬於自己的模樣。努力,就是為了打破這些標籤,從「被定義」到「我定義」。02.
海南省科協舉辦航空職業科普培訓營,帶領青少年「零距離」體驗飛行魅力 - 天天要聞

海南省科協舉辦航空職業科普培訓營,帶領青少年「零距離」體驗飛行魅力

9歲的喬子欣高舉親手組裝的航模,興奮地喊道:「教官快看!我做的飛機飛起來啦!」7月5日,在海口某飛行訓練基地,40名青少年參加由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與海南日報全媒體運營中心共同策劃的「航空職業科普培訓營」,開啟充滿趣味與挑戰的航空科普之旅。 此次培訓營作為《自貿海南 天天科普》第四期實踐活動,以「科普基地參...
何為「通識教育」? - 天天要聞

何為「通識教育」?

《通用人工智慧:認知、教育與生存方式的重構》作者:劉嘉版本:中信出版社2025年6月 現代教育的起源:為誰而學在亞平寧山脈與波河平原之間,是義大利的博洛尼亞。它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的伊特拉斯坎人時期,宜人的亞熱帶濕潤氣候和連接義大利北部和中南部的交通樞紐,使得它成為義大利乃至歐洲的商業和貿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