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9000的80後香港公務員,帶家人移民英國,沒工作只能當園丁

2025年03月26日18:33:07 教育 1760

在大多數人眼中,公務員已經是普通人所能追求的最穩定最舒服的工作了,所以即便考試難度大,每年仍舊有數以萬計的人前仆後繼。

然而香港這位公務員,拿著一月60000塊的薪水卻不滿足,執意辭掉工作帶家人移民英國。

本以為這樣就能讓自己過上「人上人」的自由生活,誰知到了那邊既沒有體面的工作,更沒有穩定的高薪,每天只能靠去給人當園丁勉強糊口。

而他這麼做,僅僅是為了一個人......

月薪59000的80後香港公務員,帶家人移民英國,沒工作只能當園丁 - 天天要聞

放棄高薪轉戰英國

阿樂他曾是香港一名公務員,月薪近6萬港元,日子過得安穩又體面。在香港,這樣的工作是無數年輕人擠破頭都想搶到的金飯碗。

可阿樂卻放下了這一切,帶著妻子和女兒,背井離鄉去了英國。

他相信那裡的教育更自由,能給女兒一個沒有競爭壓力的未來。

月薪59000的80後香港公務員,帶家人移民英國,沒工作只能當園丁 - 天天要聞

做出這個決定時,他和妻子商量了很久。

妻子一開始並不情願,畢竟在香港,他們是收入前10%的家庭,生活無憂。可為了女兒,他們還是咬牙邁出了這一步。

飛機起飛的那一刻,阿樂望著窗外越來越遠的香港,心裡五味雜陳。

月薪59000的80後香港公務員,帶家人移民英國,沒工作只能當園丁 - 天天要聞

他辭去了公務員的工作,賣掉了家產,收拾好行李,滿心期待地奔向新生活。可到了英國,現實卻像一盆冷水潑下來。

倫敦的陰雨天氣倒還能忍,但當地人那種禮貌卻疏遠的眼神,讓他第一次感覺到「融入」有多難。

鄰居見面會點頭微笑,卻從不會邀請他們去社區聚會。

月薪59000的80後香港公務員,帶家人移民英國,沒工作只能當園丁 - 天天要聞

女兒在學校被同學問「為什麼你的英語有口音」,回家後躲在房間哭了一整晚。

阿樂投了幾十份簡歷,連超市理貨員的面試都沒撈到。

香港的積蓄一天天變少,他開始精打細算,買臨期食品,用二手傢具,連網上的娛樂訂閱都取消了。

月薪59000的80後香港公務員,帶家人移民英國,沒工作只能當園丁 - 天天要聞

妻子有時會偷偷聯繫香港的朋友,問問回去還能不能找到工作。

阿樂則常常失眠,盯著天花板想,如果女兒將來埋怨他這個選擇,他該怎麼回答。

後來他偶然加入了一個線上禪修群,裡面有800多個華人,來自世界各地,大家聊著相似的困境:找不到工作,被冷眼對待,想念家鄉的味道。

月薪59000的80後香港公務員,帶家人移民英國,沒工作只能當園丁 - 天天要聞

有人說自己在養老院擦桌子,時薪只有8英鎊,可為了房租也得干。聽著這些故事,阿樂心裡稍微好受了些,原來這種苦不是他一個人在扛。

有一天他路過鄰居家,看到花園裡雜草叢生,垃圾堆了一地。他敲開鄰居的門,提出免費幫忙打理。

鄰居高興得不得了,畢竟在英國請人修花園花銷不小。阿樂帶著女兒一起幹了一天,把雜草拔乾淨,灌木修整得整整齊齊。

月薪59000的80後香港公務員,帶家人移民英國,沒工作只能當園丁 - 天天要聞

鄰居看著煥然一新的花園,塞給他20英鎊表示感謝,那一刻阿樂心裡燃起了一點久違的希望。

之後他就開始幫其他鄰居修花園,漸漸地,社區里傳開了「有個香港人很會弄花園」的名聲。

可有趣的是,真正願意掏錢雇他的,不是那些英國鄰居,而是華人同胞。

一位開中餐館的老闆找到他,說後院交給他隨便開價。阿樂苦笑著想,在異鄉,最懂他的還是這些漂泊的「自己人」,但其實阿樂的故事並不是個例。

月薪59000的80後香港公務員,帶家人移民英國,沒工作只能當園丁 - 天天要聞

外面的月亮圓嗎?

47歲的香港教師阿充在香港教了20年書,移民英國後卻只能去工地扛水泥。

時薪15英鎊,比香港補習老師賺得多,可他偶爾刷朋友圈,看到老同事升了副校長,還帶學生去牛津交流,心裡不是滋味。

還有菲奧娜夫婦,帶著兩個孩子移民,丈夫送外賣被罵,妻子在薑餅廠流水線上幹活。

月薪59000的80後香港公務員,帶家人移民英國,沒工作只能當園丁 - 天天要聞

曾經周末帶孩子去香港迪士尼的日子沒了,現在連買一盒草莓都要猶豫三天。

夫妻倆為錢吵架,甚至跑去離婚諮詢所。這些故事像一把刀,劃開了移民濾鏡下的真相:語言不通,資歷不認,體面成了遙不可及的東西。

有人說70%的香港移民三年內職業降級,醫生開計程車,律師掃廁所,早不是新鮮事。

月薪59000的80後香港公務員,帶家人移民英國,沒工作只能當園丁 - 天天要聞

而網上也有不少香港人吐苦水,有人在Threads上寫,自己來英國是想擺脫恐懼,可沒想到每天擔心車被偷、手機被搶,比在香港還害怕。

評論區一片共鳴,有人說在倫敦唐人街丟過錢包,有人說物價高稅收重,日子像是為了活著而不是生活。

當然也有人覺得自己還算幸運,在街上隨便打電話三年沒事,甚至丟了錢包還有人歸還。可這些「幸運」的聲音,在大多數人的掙扎面前,顯得有些單薄。

月薪59000的80後香港公務員,帶家人移民英國,沒工作只能當園丁 - 天天要聞

有時候阿樂也想過回香港,可這條路不好走。公務員的職位不可能再回去,早就被新人頂了。

就算回得去,高房價和女兒學業的斷層,也是邁不過去的坎。他常跟人說,移民就像買了張單程票,上車時以為前面是天堂,可沒人告訴你中途下不了車。

有人問他後不後悔,他沉默了很久,說這就像跳出一列飛馳的火車,卻發現前面沒軌道也沒站台。

信息來源:

環球時報《不少移民「黃絲」近來紛紛上網大吐苦水》

新民晚報《「黃絲」從香港跑路後,什麼感覺?》

https://www.douyin.com/video/7116057449550843172?modeFrom=


月薪59000的80後香港公務員,帶家人移民英國,沒工作只能當園丁 - 天天要聞

月薪59000的80後香港公務員,帶家人移民英國,沒工作只能當園丁 - 天天要聞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重要發布會,周四上午10時舉行! - 天天要聞

重要發布會,周四上午10時舉行!

國新辦將舉行新聞發布會 介紹抗戰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和推出優秀文藝作品、文藝活動有關情況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於2025年7月3日(星期四)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盧映川、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劉建國、中央廣電總台副台長王曉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羅存康介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
東莞:全力支持大灣區大學辦成新型研究型大學,歡迎考生報考 - 天天要聞

東莞:全力支持大灣區大學辦成新型研究型大學,歡迎考生報考

備受關注的大灣區大學今年將面向廣東省招收首批本科生。大灣區大學是一所省屬公辦新型研究型大學,其設立對於深入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助力國家優化高等教育布局、打造國際教育示範區具有重大意義。東莞市副市長黎軍表示,東莞將為學校發展提供充足的財政資金保障,...
武漢大學「雷軍班」今年計劃招生30人 雷軍擔任產業導師助力人才培養 - 天天要聞

武漢大學「雷軍班」今年計劃招生30人 雷軍擔任產業導師助力人才培養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7月1日消息,據武漢教育電視台,武漢大學招生辦有關工作人員透露,武漢大學「雷軍班」今年將面向全國招收30名學生,其中通過高考錄取15人,剩餘15人將在新生入校後通過二次選拔產生。據介紹,「雷軍班」是武漢大學於2024年4月11日在計算機學院新設的特色班級,旨在培養具備計算機全棧工程能力與企業...
韋東奕晉陞北大長聘副教授,校方回應按學校流程走!依規何時能晉陞? - 天天要聞

韋東奕晉陞北大長聘副教授,校方回應按學校流程走!依規何時能晉陞?

日前,有網友曬出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助理教授韋東奕的公示材料照片,稱韋東奕已正式成為北大副教授,長聘日期從2025年8月1日開始。上述照片顯示,該公示材料名為北京大學屆滿評估評審表(Tenure Review),填表人為韋東奕,院係為數學科學學院,專業學科為基礎數學,現任職位為助理教授,現職位時間為2019年12月至2026年...
事關養老照護,這個專業今年開始招生! - 天天要聞

事關養老照護,這個專業今年開始招生!

當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佔總人口的五分之一,老年人對慢性病治療、康復護理、心理健康關懷等需求日益多樣化,每一項都要專業人士「把脈問診」,老年醫學與健康專業應運而生。今年,老年醫學與健康專業開始招生,這個新專業有何特別之處?守護老年人健康的「多面手」從老有所依到老有所享,老有所樂,近年來,養老行業...
積極推動防非知識進校園 「百校防非計劃」圓滿收官 - 天天要聞

積極推動防非知識進校園 「百校防非計劃」圓滿收官

在防範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指導下,由人民網聯合中國金融傳媒集團發起的「百校防非計劃」日前圓滿結束。作為2025年度防範非法金融活動宣傳月的核心項目,該計劃以「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