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的春天要來了,我曾經被補習班填滿的童年,正在被這場改革所改變,全國10省超千所學校宣布要放春假了,最長的有9天,這不僅僅是一次假期長度的突破,更是一代人對教育本質的一種反思。
數據顯示:春假讓學生被動型人格發生率下降,親子的陪伴時間也能翻一倍,那些總是喊著別輸在起跑線的機構,這次有點慌了,原來不補課的孩子反而能在春光里跑得更快。
現在很多80後的家長都集體倒戈了,都開始認為我們應該拒絕當教育的韭菜,曾經被補習班收割的兩代人,這次是覺醒了。
調查顯示2%的80後,家長寧願花錢帶孩子看世界,也不願意花錢去買題庫,分數能買來同年嗎?小朋友能在春假學會了生火做飯,很多家長都覺得這比奧數題要實用的多了。
現在連三四線城市的家庭也開始加入了這個陣營,貴州定製研學團報滿了,家長職業孩子的眼裡有光了,這才是一種真的好的教育。
有人說春假是老師偷懶的借口,但是數據讓人更加心酸,中國教師日均工作15個小時,77%的老師因為壓力喪失了職業的幸福感。
網上有一位班主任是含淚發聲:我們凌晨還在備課,深夜還在批改試卷,春假不是福利,而是給師生共同喘氣的一個機會。
這場改革真正聰明之處在於:他讓教育回歸了人的本質,學生是需要奔跑,老師也需要通電的,因為教育它不是一條流水線,而是一場發現生命的一個旅程。
數據顯示,經歷春假的學生創造力評分提升40%,近視率也下降了18%,這哪裡是屬於放假,分明是在給中國未來埋下一顆希望的種子。
不過很多家長擔心孩子放春假,那麼家長並沒有放假,誰來帶孩子去接觸大自然呢?對於這一年一次的春假來講,確實能給孩子減輕很大的壓力。
但是能跟家長的假期進行同步,那麼就最好了,因為學生放假了,大人在上班,那麼不可能讓學生自己跑出去玩,很多家長覺得如果沒有同步的話,放假9天,那麼學生可能就在屋裡看9天的手機。
有些家長覺得再放假下去,老師等於一年只上半年的班了,但是當老師真的有這麼容易嗎?如果真有那麼容易的話,那麼你可以給你的孩子去考老師,有沒有那麼容易呢?
最怕的是這個春假放了9天,但是寫作業卻花了8天的時間,這樣放假的話就沒有什麼意義了,還不如不放,既然選擇放假,那麼就不應該給學生布置更多的作業才行。
對教育來講,很多人更加關注的是要取消電子黑板和課後延時的問題,還有就是英語也是佔據了我們學習的很大一部分時間, 現在的教育並不是說放幾天春假就能解決問題的,因為放了春假也有可能在補習班度過。
你家的孩子現在有放春假了嗎?對於放春假這個事情你支持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說出你的看法。
參考資料:
浙江省教育廳春假通知;貴州研學市場報告;新華社春秋假政策解讀;中小學心理健康調查;親子教育消費數據;教師工作時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