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觀察 | 北京中小學今秋將開設AI通識課,影響幾何?

2025年03月21日16:10:19 教育 3022
新觀察 | 北京中小學今秋將開設AI通識課,影響幾何? - 天天要聞

作為人工智慧賦能區域基礎教育變革的先行者,它對於北京的基礎教育意味著什麼?


作者 | 本報記者 萬景達

原標題:人工智慧將如何重塑基礎教育


這個早春,ai賦能區域基礎教育變革,北京邁出了一大步。


日前,北京市教委出台《北京市推進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簡稱《方案》),計劃從今年起,通過創新培育「京娃」系列智能體、全覆蓋開展中小學人工智慧通識教育、打造一批「助教、助學、助育、助評、助研、助管」應用場景等系列舉措,全方位推動人工智慧賦能首都基礎教育改革發展。


一石激起千層浪,《方案》立即引起熱議。


ai將為首都基礎教育帶來什麼


《方案》甫一出台,清華附中昌平學校副校長楊麗君就意識到,這是「為首都教育提供了系統性改革的範本」。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方案是北京市教育領域人工智慧應用體系的重要一環。作為人工智慧賦能區域基礎教育變革的先行者,它對於北京的基礎教育意味著什麼?


「《方案》的實施將推動北京基礎教育邁向智能化、個性化和精準化。」中國教科院助理研究員羅李告訴記者,「ai在基礎教育領域的大規模應用有助於產生貫通各教育場景的結構化、多維度、全流程數據,構建起良好的ai教育應用生態。」


北京市海淀區翠微小學教育集團校長王冬娣認為,《方案》的實施將為校園帶來教學樣態、校園管理、領導決策等方面的全面「革命」。如通過智能備課和智能課堂監測解決備課效率低、課堂反饋滯後等問題;通過智能教師專業發展平台解決教師專業發展資源匱乏等問題。


「這種『技術+人文』的雙線設計解決了以往技術應用與價值觀培養『兩張皮』的問題。」在楊麗君看來,《方案》的一大亮點在於將六大核心領域的ai應用場景與全過程倫理教育深度融合。「過去技術應用往往只關注效率提升,《方案》特彆強調在『ai助評』等場景中融入倫理教育,有助於引導學生科學、審慎地使用ai工具。」


為何北京成為「領跑者」


如此規模宏大、規劃系統、應用廣泛的區域ai教育工作方案在全國範圍內也不多見。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信息技術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袁中果看來,北京中小學信息技術師資水平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是ai課程落地實施的重要保證。而且北京市科技場館資源豐富,有利於學生開展ai教育實踐。


羅李認為,施行這一方案,北京兼具前沿研究、產業轉化與規模化落地三重優勢。中國頂尖高校齊聚北京,其知識溢出效應有利於驅動理論突破;中關村等地區聚集著中國最優秀的高科技企業,具備將前沿技術轉化為教育應用的基礎;而且北京已形成運行良好的政產學研聯動機制,也已具備規模化推廣應用ai的硬體、軟體和潛件條件,打通了技術到課堂教學的「最後一公里」。


事實上,此前北京已經試點先行。自2023年開始,北京市便在教育領域推動人工智慧試點,截至2025年2月,已有103所學校成為智慧校園示範校。海淀、西城、東城等區已開展了ai教育應用的整區探索,如海淀區與科大訊飛等企業合作開展人工智慧作業系統試用,為120所學校近16萬師生實現了智能作業批改場景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還為進一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帶來了新的可能。本學期,地處北京市門頭溝區山區的清水學校與城鄉聯盟學校、海淀區手拉手學校的師生藉助ai演算法,共同開展《螞蟻回家的路》小課題研究。


掛職門頭溝區教委副主任的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康曉偉認為,《方案》將構建市域統籌的智能教育新生態,他提出要依託市級平台建立區校聯動的ai教育資源池,結合生態涵養區特色開發ai+生態教育校本課程,打造「ai助教支持精準教學」「智能學伴助力個性化學習」兩大應用場景,通過教育新基建縮小城鄉數字鴻溝。


如何擁抱ai教育新時代


從紙面文件到三尺講堂,教育彷彿一夜間跨入了ai普及時代,但康曉偉提出,這一過程中必須警惕工具理性僭越育人本質,技術依賴導致學生認知空心化,人與人之間情感聯結弱化。他提出「教師應成為『ai時代的擺渡人』,幫助學生連接現實與虛擬」。


「教師在情感關懷、價值引導等方面發揮著不可取代的作用。」袁中果同樣表示,現階段人工智慧還停留在教育教學輔助的層次,不會削弱教師的作用,更不可能取代教師。


但袁中果也提到,拒絕使用人工智慧的教師將來可能會被善於利用它的教師取代。他建議教師要以積極的態度擁抱人工智慧,提升自己的人工智慧素養,「就如同教師使用智能手機一樣,只要不抵制、主動學習,自然而然就會用了。」


抱著對《方案》的期待,許多學校和教師也在「摩拳擦掌」,希望在今秋藉助科技力量實現課堂變革。


王冬娣提出,推進人工智慧在學校落地,要加大對人工智慧軟硬體建設的投入,同時結合學校特色和學生需求開發校本人工智慧課程,還要組織教師參加外部培訓、開展校內研討交流活動。


「學校正在與本地科技企業洽談,把工廠生產線數據接入課堂,讓學生用ai分析生產流程;博物館的文物3d掃描數據也能成為歷史課的實踐素材。我們希望活用社會資源,把真實場景變成學生的ai課堂。」楊麗君告訴記者,她的策略是「分層推進,借力打力」。條件較好的學校可以與高校或科技企業合作,建設「ai創新實驗室」等項目,資源有限的學校則可以依託市級「ai應用超市」,直接引入成熟工具,比如用「外語學習助手」輔助英語教學。


作為一線教師,清華附中昌平學校語文教師孫曉彤的計劃是分「學、用、思」三步走。「學」——參加市級「ai教育講師團」培訓,掌握通識課內容和工具操作;「用」——把ai工具融入日常,比如作文課讓學生先用「自主寫作批改」ai修改初稿,再對比自己的反饋,討論「ai評價與老師評價差異在哪裡」;「思」——在班裡開展「ai倫理辯論賽」,讓學生討論「用ai寫作業算作弊嗎」,引導他們理性看待技術。


「當然,我也會和教研組同事定期分享經驗,共同優化課程設計,不能讓ai成了花架子。」孫曉彤說。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
來源 | 《中國教師報》
編輯 | 白衣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名師帶你衝刺高考2025直播∣雅禮中學伊波老師為考生拆解「最後一公里」提分密碼 - 天天要聞

名師帶你衝刺高考2025直播∣雅禮中學伊波老師為考生拆解「最後一公里」提分密碼

當高考倒計時進入最後一個月,瀟湘晨報·晨視頻「馥郁未來——名師帶你衝刺高考」公益講座第九場如約而至。5月9日晚7時,雅禮中學伊波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一場數學衝刺講座《穩固基礎,精準備考——2025屆高考數學考前複習策略》。從教材母題變形規律,從高考原題精準導向,從錯題基因庫構建到考場能量管理,伊波老師的講座為...
體重管理技術證好考嗎? - 天天要聞

體重管理技術證好考嗎?

體重管理技術證好考嗎?體重管理技術證,這一證書在健康管理與健身領域日益受到重視,其考試難度往往成為眾多求學者心中的疑問——體重管理技術證好考嗎?這並非一個簡單的「是」或「否」能回答的問題,因為它涉及到多個層面的考量。
雲岩區公示2所民辦教育審批事項 - 天天要聞

雲岩區公示2所民辦教育審批事項

5月8日,記者從貴陽市雲岩區教育局獲悉,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貴陽市民辦學校設置標準》的規定,現將雲岩區教育局審批事項予以公示。據悉,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2025年5月8日至2025年5月14日),在公示期間,對公示名單如存有異議的單位或個人,請通過如下途徑實名反映。聯繫電話:0851-8651...
共36個專業!貴州2025年增列學士學位授權專業審核結果公示 - 天天要聞

共36個專業!貴州2025年增列學士學位授權專業審核結果公示

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近日,貴州2025年新增學士學位授權審核工作已結束,並對36個擬增列學士學位授權專業予以公示。根據《省教育廳關於印發貴州省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審核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黔教發〔2020〕3號)和《省學位辦關於開展2025年學士學位授權審核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貴州省學位委員會組織開展了2025...
第300萬人次!是她! - 天天要聞

第300萬人次!是她!

南都訊 記者李潔瓊 「手機看世界」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圖書館還有吸引力嗎?金灣區圖書館用實際行動給出答案。自2019年10月1日開館以來,截至2025年5月8日10時47分,該館進館人數突破300萬人次,一場「書香盛宴」正吸引著無數讀者紛至沓來。金灣圖書館迎來第300萬人次的讀者。受訪者供圖進館人數突破300萬人次伴隨著金灣區圖...
教師自己以為是認真負責,其實非常惹人討厭的幾個行為 - 天天要聞

教師自己以為是認真負責,其實非常惹人討厭的幾個行為

列舉一下,教師自己以為是認真負責,其實非常惹人討厭的幾個行為:拖堂學生討厭,其他老師也討厭。下課了還要不停講的內容,學生其實根本聽不進去。沒有一點教學效果不說,還搞得下一堂課的老師沒辦法準時開始上課。是學校里大家都很討厭的行為。對學生過於嚴
教育部迎來新司長! - 天天要聞

教育部迎來新司長!

教育部官網截圖教育部官網「司局機構」欄目最新顯示,王日春已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王日春(資料圖)公開資料顯示,王日春,男,漢族,中共黨員,1974年2月生,江蘇揚州人,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學位,1997年8月參加工作。王日春曾任教育部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教材局副局長。2023年3月,王日春任人民...
重慶大學通報:已成立專項工作組 - 天天要聞

重慶大學通報:已成立專項工作組

5月8日晚,針對網傳「本科生已發14篇SCI論文」事件,重慶大學發布情況說明:關注到網路上有關2021級本科學生劉某喬發表論文等情況的討論。學校高度重視,已成立專項工作組進行核實。若發現有不當行為,將按有關規定處理。感謝社會各界的關心和監督
人民日報調查:中小學春秋假,如何放得好推得開? - 天天要聞

人民日報調查:中小學春秋假,如何放得好推得開?

引 子「杭州中小學有春秋假?」2018年從外省考入浙江大學,在杭州生活了近7年的朱梓熒第一次聽說這個假期時,頗感新奇,「杭州的孩子真幸福。」「很多地方還沒有春秋假?」26歲的杭州姑娘富樂寧也很意外,「我還以為這是全國中小學生都有的假。」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