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聲「小雷、小雷」,就可以「喚醒」它
對著垃圾桶,只要說聲「小雷、小雷」,就可以立即「喚醒」它,並根據需要,做好垃圾分類。這樣一款智能語音垃圾桶,是由三年級的雷慕宸、六年級的雷雨宸兩兄弟共同完成的,雷氏兄弟都來自迎澤區雙西小學。目前,這款智能語音垃圾桶正在申報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
在雙西小學的學生科技作品展台,這項小發明因其獨特的外觀和新奇的功能吸引了人們的注意。作品整體用廢舊紙殼設計,在寫有「資源分分類、資源不浪費」標語的紙板上,四個帶蓋子的小小垃圾桶立成一排,每個垃圾桶正面都手繪了色彩明亮的圖案,通過顏色可以區分垃圾種類,綠色的是廚餘垃圾,藍色的是可回收垃圾,紅色的是有害垃圾,黑色的是其他垃圾。每一項分類還寫有細分項目,比如有害垃圾包括電池、化妝品、打火機等。
開機通電後,雷慕宸進行了作品演示。只見他面向垃圾桶說:「小雷、小雷」,垃圾桶馬上回復「我在」,緊接著,雷雨宸發出指令:「塑料瓶。」這時,可回收垃圾桶的頂蓋輕輕自動打開,等待放入垃圾,隨後又輕輕合上。
雷雨宸說,在學校的科學課上,他和弟弟學習了不少關於編程、電學、機械等方面的知識,平時在家就喜歡和弟弟動手,一起製作一些小發明,爸爸媽媽也非常鼓勵他們的做法,積極配合。這款聲控的垃圾桶就是他們在玩中不斷完善製作而成的。根據兄弟倆的姓氏,他們還為它取名為「小雷」。
此外,兄弟倆還展示了其他的小發明、小製作,比如液壓機械臂、立體小菜園等。這些均是用廢舊材料製作而成,想像大膽,創意無限。
迎澤區雙西小學全力打造「智慧教育」辦學特色,著力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為了持續推進迎澤區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工作,雙西小學貫徹「一站三單五自主」的迎澤區科學教育策略,採用「一核三線三融合」本校方式推進科學教育工作穩步前行。「一核」是科學教育的核心理念,即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科學思維和實踐能力;「三線」是科學教育的三條主要路徑:課堂主陣地、館校合作、家校社共育;「三融合」是指科學教育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即跨學科融合;科學教育與科技研學的融合;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該校科學教研團隊深耕課堂教學,開展館校結合教學,教研、科研一體化的創新教學模式,提高了教科研的實效性。學校還通過課堂改革,點燃學生科技創造的火花,並創辦各類科技社團13個,滿足了學生的各種興趣愛好,包括科學閱讀社團、科普知識講座社團等科普類社團,以及小小發明家社團、小小工程師社團、3D創意搭建社團等科技創新類社團。在課程內容建設方面,該校與博物館、科技館、植物園等多家公共機構合作,共同建設基於校館合作的項目式課程。
記者 張曉麗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