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就業「最後一公里」 高校微專業主打一個「小而精」

2025年03月19日11:20:29 教育 9652

過去,考上大學了,同學們或者親戚朋友會問:「學的哪個專業?」如今,如果還這麼問,恐怕就難以全面了解一個學生在大學校園裡能夠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了。因為除了專業,他們還能學習更多的微專業

 

微專業主打一個「小而精」

打通就業「最後一公里」 高校微專業主打一個「小而精」 - 天天要聞

 
 

微專業,顧名思義,它主打一個「小而精」,圍繞時下經濟社會的熱門領域,通過幾門核心課程的學習,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集中掌握核心技術,快速達到某一領域的工作技能要求。

比如,現在人工智慧已經深入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過去,你說想學習ai領域的知識,作為「專業」來說,好像只能在高考志願里填個「計算機專業」。但身形靈活的微專業就不一樣了,很多高校把龐雜的人工智慧知識拆分成了人工智慧基礎、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應用)等細分領域,讓學生用十幾二十個學時就能初步掌握。

微專業這種特徵,顯然也非常有利於學生高效率地補齊知識技能短板,提升畢業生的就業能力。

教育部日前就印發通知,部署實施高校學生就業能力提升「雙千」計劃,推動全國範圍內開設1000個微專業(或專業課程群)和1000個職業能力培訓課程。

 

微專業就讀體驗怎麼樣?如何打通就業「最後一公里」?

總台記者近期在江蘇調研時發現,目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揚州大學等高校已開設微專業,且大多選擇了與科技前沿技術緊密相連或當下比較熱門的專業學科。微專業的就讀體驗怎麼樣?微專業又是如何打通就業「最後一公里」的呢?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智能機器人的微專業課堂上,機械工程專業大四學生程紅正和同學們一起進行機器人柔性控制實驗。教室里這些智能機器人微專業的首屆學生,來自材料、計算機等不同專業。

打通就業「最後一公里」 高校微專業主打一個「小而精」 - 天天要聞

程紅說,自己已保研至華中科技大學,接下來將繼續從事智能機器人的相關研究,「我們這個課程形式是『理論+實踐』,然後我在實踐方面比較缺少科創經歷,所以就想通過這個課程來對自身進行一個更好地提升」。

微專業概念最早源自十多年前盛行國內外的在線教育平台,如今,這種培養模式已在江蘇高校遍地開花。

2023年,揚州大學開設全國烹飪本科院校首個「預製菜膳食工程師」微專業。該微專業第二屆學生黃駿龍說,課程既教授傳統烹飪技能,也要求學生熟悉中央廚房工業化生產標準。

打通就業「最後一公里」 高校微專業主打一個「小而精」 - 天天要聞

學生 黃駿龍:我們專門有「中央廚房設計與管理」「膳食營養與安全」的課程,讓我們了解中央廚房的構造、流程以及風淋房,還有各種器械。如果你真的想進入中央廚房工作,不僅需要學習預製菜相關知識,還需要掌握一些理科技能,比如cad、機械製圖、平面設計等,以後的就業途徑也會比較好。

南京郵電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臧慶介紹,學校融合通信、計算機、電子信息、藝術、文學、教育等多個學科資源,開設了12個具有鮮明「交叉學科」色彩的微專業,幫助學生快速掌握企業急需的崗位技能。

南京郵電大學教務處副處長 臧慶:傳統大專業的培養方案包含許多模塊,包括前期的基礎課程,數學、外語、政治以及後續的專業進階課程設計,通常需要130至150個學分才能學完。微專業主要聚焦於某個小領域,它與未來的就業以及學生感興趣的知識相關聯,比較靈活、精準,針對某一領域開設5門或者7門核心課程即可學完。微專業希望學生在本科或者研究生學習階段,能夠構建對其他領域知識的交叉

開設一個專業,需要成熟的學科知識體系與師資力量的支撐。臧慶認為,高校對微專業的質量要嚴格把控。同時,學校還需要和企業緊密合作,定期淘汰過時課程,更新實戰項目庫,確保微專業的實用性。

南京郵電大學教務處副處長 臧慶:高校有責任去引領整個社會的學習風向。質量需要嚴格把控,各個學校申報論證,然後組織專家進行評審驗收,通過才能面向學生招生和學習。學校應該結合自身特色,讓社會認為學校應該做這件事情,應該做這個項目,這樣整個市場會更清爽、理性。

 

微專業會不會變成追熱點的「速成班」?

微專業不是傳統專業的「瘦身版」,也不是職業培訓的「複製品」,它正以靈活、精準、實用的特點,成為當下高校教育的新亮點。微專業會不會變成追熱點的「速成班」?

打通就業「最後一公里」 高校微專業主打一個「小而精」 - 天天要聞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務處副處長鄧晶看來,微專業就像教育系統的「快速反應部隊」,能快速響應技術變革。這種培養模式不設學分、不掛鉤評優,專註核心能力提升,反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務處副處長 鄧晶:今年很多用人單位在招人的時候,他就會提到有沒有掌握低空經濟的一些知識或者是技能,但是設立這個專業再系統地培養出來,你得4年的時間一個周期,可能熱點就過了。但是在微專業這個領域裡面的話,他可能在大二大三的時候接觸到裡面的一些操作的技能,這個時候用人單位肯定就會優先來選擇他。

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副院長孟祥忍指出,微專業的教學效果,還需進一步追蹤評價,「我們下一步可能進行教學成就結果的評價,這些孩子有沒有到產業去,到產業有多少,它的分流走向什麼狀況,我們要分析跟蹤,然後我們對這個課程體系、培養目標等再進一步地聚焦細化優化」。

(總台記者 錢成 劉正則)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名師帶你衝刺高考2025直播∣雅禮中學伊波老師為考生拆解「最後一公里」提分密碼 - 天天要聞

名師帶你衝刺高考2025直播∣雅禮中學伊波老師為考生拆解「最後一公里」提分密碼

當高考倒計時進入最後一個月,瀟湘晨報·晨視頻「馥郁未來——名師帶你衝刺高考」公益講座第九場如約而至。5月9日晚7時,雅禮中學伊波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一場數學衝刺講座《穩固基礎,精準備考——2025屆高考數學考前複習策略》。從教材母題變形規律,從高考原題精準導向,從錯題基因庫構建到考場能量管理,伊波老師的講座為...
體重管理技術證好考嗎? - 天天要聞

體重管理技術證好考嗎?

體重管理技術證好考嗎?體重管理技術證,這一證書在健康管理與健身領域日益受到重視,其考試難度往往成為眾多求學者心中的疑問——體重管理技術證好考嗎?這並非一個簡單的「是」或「否」能回答的問題,因為它涉及到多個層面的考量。
雲岩區公示2所民辦教育審批事項 - 天天要聞

雲岩區公示2所民辦教育審批事項

5月8日,記者從貴陽市雲岩區教育局獲悉,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貴陽市民辦學校設置標準》的規定,現將雲岩區教育局審批事項予以公示。據悉,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2025年5月8日至2025年5月14日),在公示期間,對公示名單如存有異議的單位或個人,請通過如下途徑實名反映。聯繫電話:0851-8651...
共36個專業!貴州2025年增列學士學位授權專業審核結果公示 - 天天要聞

共36個專業!貴州2025年增列學士學位授權專業審核結果公示

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近日,貴州2025年新增學士學位授權審核工作已結束,並對36個擬增列學士學位授權專業予以公示。根據《省教育廳關於印發貴州省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審核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黔教發〔2020〕3號)和《省學位辦關於開展2025年學士學位授權審核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貴州省學位委員會組織開展了2025...
第300萬人次!是她! - 天天要聞

第300萬人次!是她!

南都訊 記者李潔瓊 「手機看世界」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圖書館還有吸引力嗎?金灣區圖書館用實際行動給出答案。自2019年10月1日開館以來,截至2025年5月8日10時47分,該館進館人數突破300萬人次,一場「書香盛宴」正吸引著無數讀者紛至沓來。金灣圖書館迎來第300萬人次的讀者。受訪者供圖進館人數突破300萬人次伴隨著金灣區圖...
教師自己以為是認真負責,其實非常惹人討厭的幾個行為 - 天天要聞

教師自己以為是認真負責,其實非常惹人討厭的幾個行為

列舉一下,教師自己以為是認真負責,其實非常惹人討厭的幾個行為:拖堂學生討厭,其他老師也討厭。下課了還要不停講的內容,學生其實根本聽不進去。沒有一點教學效果不說,還搞得下一堂課的老師沒辦法準時開始上課。是學校里大家都很討厭的行為。對學生過於嚴
教育部迎來新司長! - 天天要聞

教育部迎來新司長!

教育部官網截圖教育部官網「司局機構」欄目最新顯示,王日春已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王日春(資料圖)公開資料顯示,王日春,男,漢族,中共黨員,1974年2月生,江蘇揚州人,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學位,1997年8月參加工作。王日春曾任教育部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教材局副局長。2023年3月,王日春任人民...
重慶大學通報:已成立專項工作組 - 天天要聞

重慶大學通報:已成立專項工作組

5月8日晚,針對網傳「本科生已發14篇SCI論文」事件,重慶大學發布情況說明:關注到網路上有關2021級本科學生劉某喬發表論文等情況的討論。學校高度重視,已成立專項工作組進行核實。若發現有不當行為,將按有關規定處理。感謝社會各界的關心和監督
人民日報調查:中小學春秋假,如何放得好推得開? - 天天要聞

人民日報調查:中小學春秋假,如何放得好推得開?

引 子「杭州中小學有春秋假?」2018年從外省考入浙江大學,在杭州生活了近7年的朱梓熒第一次聽說這個假期時,頗感新奇,「杭州的孩子真幸福。」「很多地方還沒有春秋假?」26歲的杭州姑娘富樂寧也很意外,「我還以為這是全國中小學生都有的假。」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