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非典,與當下這個時刻發生了一種奇妙的呼應。此時此刻畢業同學面臨的種種艱難,經歷過彼時彼刻的我似乎多少也能共情。但仔細琢磨一下又會發現,我們雖然都是疫情一代,但面臨的困難卻又未必一致。當年我畢業時的困難主要是師大法學在業界的無名。彼時的我們很難想像,師大法學會以如此飛快的速度跨越發展,用短短20餘年的時間,延攬名師,培養人才,擴展珠海分部,發聲國際舞台,在最新一輪的學科評估中取得驕人成績,躋身全國一流法學院的陣營。這一切放在我自己在師大讀書的時代,都是不敢想像的奢侈。但反過來看,各位24屆畢業生面臨的困難,則更多來自外部的大環境,而這,也同樣是當初正值中國加入WTO因而對未來的國際化和現代化都充滿信心的2003年的我所難以想像的。
作為過來人,面對這些困難和挫折,我特別希望各位能夠保持一點「迷之自信」。我們要相信既然能夠來到這所學校,這座學院,並且經過相應的訓練和教育,就已經在同齡人中居於前列。即便遭遇挫折,也往往能逢凶化吉遇難成祥。我的一位同學當時因為沒有留京機會,只好回到家鄉,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待業後無奈加入了一家名不見經傳但因為名字過於奇怪因而讓人記憶深刻的民營企業——阿里巴巴。當然,這樣的例子可能太過傳奇因而未必能夠批量複製。但我的大學同學們在人到中年的當下,都還是過上一份較為體面自如的生活。在這個意義上,大家應當對自己的資質、能力、以及師大法學院的教育有十足的自信。即便遭遇挫折,也可以有自己的底氣,信任自己的選擇,拒絕內耗,樂觀生活。
各位同學,我並不認為上面的這份勸慰是無營養的心靈雞湯。我下面將從兩個角度來嘗試論證,保持自信,探索自我,發掘自己的興趣,堅定自己的選擇,在當下這個時代的意義要遠大於職業發展、學業攀登過程中一時的榮辱哀樂。
作者=劉哲瑋
來源=微信公眾號 | 中美法律評論
原題=2024畢業致辭|北大教授劉哲瑋:發掘自己的興趣,堅定自己的選擇
原出處=京師法海
-麥讀小書單-
《法學的11種可能:中國法學名家對話錄》

一句話推薦:一個法科生的人生,有多少種可能?本書通過對話蘇力、梁治平、季衛東、陳瑞華、白建軍等十餘位法學大家,為我們展示了他們的治學心得、方法與歷程,為法學院學子打開了法學研習的大門和條條道路。
本書詳細介紹 ↓
蘇力、陳瑞華、季衛東……11位當代法學家拍了拍你,邀請你接入他們的對話
《寫給年輕法律人的信》

一句話推薦:豆瓣評分9.2!陳少文老師利用書信問答的方式解答了年輕法律人會遇到的各種難題,這些解答溫暖而堅定。很多讀者讀完的感覺都是:如果早點遇到本書該多好!其實這本書適合所有年輕人,不僅僅是年輕法律人。
本書詳細介紹 ↓
陳少文:這些寫給年輕法律人的信,為我一生最重要的創作
《不負熱愛:法大、耶魯、華爾街歷險記》

一句話推薦:我們與世界難得相遇一場,不如竭盡全力追尋此生熱愛。一個法律學霸女神漂洋過海追尋熱愛的真誠分享,從求學、求職到經歷職場坎坷、追問人生意義終於找到答案的多彩旅程。在這本書里,丹喵(趙丹洋)分享了自己15歲上中國政法大學、20歲進入美國耶魯法學院,22歲進入華爾街頂級律所,25歲離開律所開始人生新起點的成長曆程,並介紹了她在學習、演講、寫作、職業、時間和情緒管理等方面所總結的個人方法和人生感悟。丹喵曾以她無限的熱情和真誠的分享,通過微博、知乎、公眾號等平台,激勵和幫助了許多迷茫中的青年人。在本書中,她將首次完整地分享自己的成長曆程、學習方法和人生哲學,激勵更多的讀者走上尋找自我的道路。
本書詳細介紹 ↓
法律新鮮人:我在法大、耶魯、華爾街的這十年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和立場
掃碼添加夏淺淺個人微信
每天分享法律人專屬日簽
也非常歡迎投稿!
- 彩蛋 -
點擊↓進入麥讀書店回復 書單
獲取麥讀小書單合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