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6秒,一張完成印刷的板卡下線。這是位於五蓮縣的日照浪潮智能終端生產基地項目印刷電路板組裝車間。一字排開的自動化板卡貼裝生產設備,首尾相連,吐著產品。
該項目是浪潮智能終端在全國布局的第三大智能製造生產基地,也是五蓮縣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融鏈固鏈」的重要一環。項目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項目投產後,已經與五徵集團、鴻日新能源、東深海越等企業精準「鏈」接,可帶動「鏈」上企業新增經濟效益超10億元。
工業穩不穩,看產業鏈強不強。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實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整合建立18條標誌性產業鏈和66條重點產業鏈。在大眾新聞話題互動中,「標誌性產業鏈怎麼建」「困擾不同產業鏈發展的難題怎麼破」是山東企業關心的話題。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機械工程學部主任許崇海委員認為,回答「標誌性產業鏈怎麼建」的前提是弄明白為什麼建。「製造業是山東經濟的根基所在、優勢所在,18條標誌性產業鏈所涉及的重點行業基本覆蓋了山東製造業的主要領域,在這些領域聚力突破,有助於山東製造業補齊短板、拉長長板、鍛造新板,引領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塑造經濟發展新優勢和新動能。」許崇海說。
以其長期關注的高端裝備產業為例,許崇海認為產業鏈突破的關鍵在於共性技術創新。「省內高端裝備行業還面臨許多『卡脖子』技術難題,限制了產業鏈發展,應聚焦這類問題以及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進行重點攻克。」許崇海建議,進一步完善創新體系布局,統籌建設各類創新平台,組建「科學家+工程師」團隊開展聯合攻關,打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到產業化的科技創新鏈條,讓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共舞。
鏈主企業是產業鏈上的領頭雁,是補鏈延鏈強鏈的關鍵力量。近年來魯南製藥不斷整合上下游要素資源,帶動產業鏈整體升級和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魯南製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張貴民代表認為,醫藥行業是朝陽行業,也是一個技術密集、資金密集、風險密集的行業,醫藥行業中創新葯的研製特別難,因此耐心極為重要,企業自身要有耐心,社會各界對企業的創新也要有耐心。
張貴民介紹,當前醫藥行業主要面臨研發投入不足的問題。魯南製藥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和人才招引,研發投入佔到銷售收入的10%,並招收醫學、藥學高素質人才,加強與國內頭部院校、科研院所的橫向合作。「標誌性產業鏈的發展,需要鏈主企業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這兩年我們對上下游企業進行質量管控,服務於產業的升級改造。醫藥產業事關人們的生命健康,我們希望與上下游企業在制度建設、人才建設上實現一體化。」張貴民說。
氫能可實現零排放、無污染,是山東著力打造的新能源產業的重要分支。近年來,山東承接國家「氫進萬家」科技示範工程,推動氫能「制儲運用加」全鏈條發展。2024年,山東創新性出台了氫能車輛高速通行費免收政策。「在產業發展提速的關鍵時期,需要在規劃布局、資源統籌、設施建設、推廣應用等方面進一步發力。」濟南綠動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陳穎委員建議。
標誌性產業鏈的建設,離不開資本的推動和支持。陳穎在調研後表示,可設立產業引導基金作為耐心資本,支持我省氫能產業鏈培育和產業生態建設。將產業引導基金重點投入到輸運加註等環節氫基礎設施建設中去,投入到氫能應用場景構建中去,打通產業鏈各環節,破解產業發展瓶頸。
園區是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重要陣地。在寧陽化工產業園,騰空架起、縱橫有序的公共管廊猶如一條「主動脈」,將多個化工企業連接為一個整體,底層輸送原料和蒸汽,上層則專門用於輸送工業廢水。園區內的原材料供應實現「隔牆配套」,園區企業真正實現了耦合共生和降本增效。
「園區條件完善,企業才能安心落地成長。」寧陽縣委書記劉燦玉代表說,寧陽化工產業園已經吸引了鏈上企業30多家,形成了以「氣化島、動力島、環保島」為核心的高端化工產業生態圈。「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建議產業園區發展中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優化產業生態,以更完善的設施、更優的環境,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協作,促進關聯企業相對集聚,同時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融入產業鏈。」劉燦玉表示。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