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大學子白天上課晚上「搬牛」?校方回應:已成傳統

2025年01月17日23:00:42 教育 2111
大學生「搬牛」,你見過嗎?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因「隨機刷新兩頭『牛』」,引發熱議。

據悉,四川農業大學的大學生們經常將學校的幾頭雕塑牛搬來搬去,在校園裡的各個角落,都能夠看見它的身影。

農大學子白天上課晚上「搬牛」?校方回應:已成傳統 - 天天要聞

1月11日,四川農業大學宣傳處工作人員告訴四川觀察記者,同學經常把牛擺出各種造型,沒事就去「搬牛」,已經成為學校傳統。

四川農業大學宣傳處工作人員還表示,即使是校外的人,如果進入學校,也可以參與「搬牛」。

農大學子白天上課晚上「搬牛」?校方回應:已成傳統 - 天天要聞

農大學子白天上課晚上「搬牛」?校方回應:已成傳統 - 天天要聞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川農就曾因「大學生搬牛」上過微博熱搜。

這組雕塑牛,是2006年四川農業大學百年校慶時,著名雕塑家陳蕭汀設計的校園景觀「拓荒牛」(5頭),並將其擺放在雅安校區。

由於這些雕塑沒有固定,可以移動。過了沒多久,就有同學悄悄將牛搬動,創意擺放出不同造型。

農大學子白天上課晚上「搬牛」?校方回應:已成傳統 - 天天要聞

對各路川農校友來說,搬牛是一件伴隨自己大學四年的美好回憶。

比如:深更半夜去搬牛。

農大學子白天上課晚上「搬牛」?校方回應:已成傳統 - 天天要聞


對不少川農學子來說,似乎搬過牛,大學生活才算完滿。

四川農業大學駐校紀檢監察組副組長、校紀委副書記陳從楷曾就川農學子搬牛的行為表示:「大學校園是一個開放、自由、包容的空間,學生們的創意舉動學校是支持的。」

而為了鼓勵學生們增加創新精神,「川農牛」還曾被複制了5頭放到成都校區。

農大學子白天上課晚上「搬牛」?校方回應:已成傳統 - 天天要聞


近20年來,「搬牛」已經成為了四川農業大學的特色校園文化,給學生們留下了很多美好回憶。

對此,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表示:「學生不語,只是一味搬牛,主打一個川牛不息」「不如相約,一起搬牛」「學校也很可愛,很人性化的管理」。


 

編輯 | 徐菁
責編 | 趙寧寧
主編 | 楊公元
監審 | 宋錦峰
來源 | 九派新聞綜合四川觀察、四川農業大學、中國青年報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公告!河東區一學校擬終止辦學! - 天天要聞

公告!河東區一學校擬終止辦學!

關於臨沂市河東區阿童木教育培訓學校有限公司擬終止辦學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等有關法規,臨沂市河東區阿童木教育培訓學校有限公司經董事會決議通過,現向區
焊工證與特種作業證:是一回事嗎? - 天天要聞

焊工證與特種作業證:是一回事嗎?

親愛的小夥伴們,今天咱們來聊聊一個讓不少人感到困惑的話題——焊工證就是特種作業證嗎?首先,咱們得明確一點,焊工證並不完全等同於特種作業證。特種作業證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涵蓋了多種危險係數較高的作業類型。據相關數據顯示,在我國每年因特種作業
線上英語課外教情緒失控嚇壞7歲女童,機構回應:已退費,涉事外教列入行業黑名單 - 天天要聞

線上英語課外教情緒失控嚇壞7歲女童,機構回應:已退費,涉事外教列入行業黑名單

近日,北京一家長發帖稱,自己為7歲女兒在英語培訓機構Tigerschool購買了線上一對一課程,但5月11日晚在上課時外教表現得極不耐煩,最後情緒失控,大喊「我不知道XXX,滾出去」,然後退出視頻課程,把女兒嚇壞了。5月15日,該家長告訴上游新聞記者,目前已經收到退回的課時費,但仍在考慮是否通過法律途徑繼續維權。Tigers...
光谷一小用AI給學生畫作、歌聲打分, 校長:我們並非唯技術論,AI只是輔助工具 - 天天要聞

光谷一小用AI給學生畫作、歌聲打分, 校長:我們並非唯技術論,AI只是輔助工具

5月14日至16日,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將在湖北武漢舉辦。作為湖北省基礎教育成果展的參展學校,武漢市光谷第一小學與華中科技大學團隊共同研發的AI美育智能評測系統獲得廣泛關注。 讓AI來給孩子們的畫作、演奏、歌唱點評打分,靠譜嗎?校長王萍表示,傳統的美育測評受到時間、空間和教師專業經驗的限制,往往難以全面記錄學...
「脆皮大學生」為啥愛上了體育課 - 天天要聞

「脆皮大學生」為啥愛上了體育課

高校體育課花樣翻新——新技術讓課堂更「智慧」、體育俱樂部讓選項更豐富、科學指導讓鍛煉更高效……種種創新舉措催生「爆款」,得到眾多師生的好評,更推動了高校體育教育不斷邁向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