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是滬上老年大學在讀生升級報名的日子。學完一年級想升二年級,學完二年級的想升三年級,但學習意願強烈的普遍是女學員。時值學期末,各校各班紛紛開展教學成果彙報活動,登台展示才藝的絕大多數是女學員。老年大學裡少見男學員,那麼退休的男士都去哪兒了呢?
「這不是今年獨有的情況。從上海開始推廣老年教育後,各校生源的基本格局就是女多男少。」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張社說,近些年來,隨著1960年以後出生的人群逐漸進入退休行列,他們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要高於之前的50後、40後們,因此,他們對進入老年大學接受終身教育的要求也會更高一些,吹拉彈唱、棋琴書畫已經不再是60後男士的學習追求,更多的老年男士希望獲得諸如哲學、時政、歷史人文、人工智慧以及動手能力強的學習內容,而這些課程又恰恰是當前老年學校普遍存在的教學薄弱點。
在閔行區老年大學的學籍冊里,男女學員的比例大約為「二八開」。印象里,喜歡圍棋和橋牌的似乎應該是男士多於女士,但記者發現圍棋班的女學員有22人,男學員僅有8人,而橋牌班的女學員正好比男學員多了一倍。有一個太極拳班,女學員有20人,男學員只有2人。在閔行區的景谷老年大學的名冊里,女學員共567人,男學員有101人,油畫初級班是女學員「包場」,合唱班有30名女學員和6名男學員,連聲部都配不齊。
圖說:老年學員展示才藝 閔行區社區學院供圖
「老年朋友退休以後,會不會覺得越來越聽不懂年輕人在說什麼了?會不會覺得不了解最新國際國內形勢了?會不會覺得跟不上時尚潮流了?那就請到老年大學來,開啟一段全新的晚年生活吧。」松江區社區學院教務部主任胡瑩說,與其在外閑逛,在身體尚且健康、精力尚且充沛,也沒有什麼家庭拖累的情況下,不妨到老年大學、老年學校里報個班,給自己換一種生活和休閑的方式,多進學校門或許還能少進醫院門呢。在學校里,老人們可以認識更多志趣相投的同齡人,可以與老師碰撞思想,可以了解前沿的知識從而拓寬視野,還可以提升自己的氣質,讓自己變得更加容光煥發、身心健康。
讓人欣喜的是,老年男士的學習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倒逼」老年教育機構課程設置得更加與時俱進。張社說,近些年來,市、區、街鎮三級老年大學、老年學校都在努力拓展課程類型,力爭面向更廣泛的老年群體,特別是吸引更多老年男士走進終身學習的課堂。比如,寶山區第三老年大學開設的航模班,就特別受男士的歡迎。又比如,景谷老年大學建立了市民航空航天體驗基地,開設的無人機班以男學員為主。星光攝影老年大學裡也是男學員唱主角。還有些老年大學、老年學校開設了遊記寫作、傳記寫作、AI應用等課程,男學員就明顯比女學員多。或許,上老年大學的男學員更追求課程的「檔次」吧!
新民晚報記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