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某大學現退學潮,讀書真的沒用嗎?社會還要大學生嗎?

2024年12月02日16:34:03 教育 1952

廣東某高校發生千名大學集體退學,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據說起因是該學校的學費由30000多元每年,漲到了40000多元每年,漲了差不多一萬元。


廣東某大學現退學潮,讀書真的沒用嗎?社會還要大學生嗎? - 天天要聞

漲價引起了學生的反對,於是有的學生乾脆罷讀,引來無數其他學生效仿,最後成為了群體事件。


上大學每年的學費居然要40000多?!


我的媽呀,這是上的什麼大學,學費居然有這麼貴?


一般公辦大學也就四五千元學費,學生的費用負擔主要是生活費。


以現在的物價水平,在大城市上學,一個大學生每月怎麼也得2500-3000元左右,否則都不夠花。


廣東某大學現退學潮,讀書真的沒用嗎?社會還要大學生嗎? - 天天要聞

這樣算下來每年的費用在4-5萬元,對於一般家庭來說,的確是沉重的負擔。


廣州這所大學,學費居然比普通公辦學校貴了差不多10倍。


加上孩子的生活費,一年下來得差不多得10萬元,四年下來得40萬左右。


這不是一般家庭能承擔起的,真的太貴了!


更何況,就算這樣的學校能上的起,孩子在學校也不一定能學到東西。


現在的大學生,經歷過高考的殘酷競爭以後,在大學裡都想放鬆放鬆。


大學的學習環境相對輕鬆很多,沒有家長的管教,沒有老師的嚴厲束縛。


很多學生便放開手腳,開始放縱自己。


廣東某大學現退學潮,讀書真的沒用嗎?社會還要大學生嗎? - 天天要聞

他們課沒認真上幾次,網吧去的不少,女朋友談的不少。


有的人甚至每天在宿舍里賴床不起,晚上通宵打遊戲,白天呼呼睡大覺。


還有的人早早搬離宿舍,找了對象在外面過家家。


一個學生如果在大好青春年華,沒有遠大的理想,完整而明確的規劃,強大的自律精神,基本可以說,這個學生的大學生活算廢了。


就算有些人想好好學習,那些所謂的科學文化知識都已經過時了,不能用了,有的甚至是已經淘汰了的幾十年前的知識。


那這些知識學來何用?難道要用它們去社會上找工作,為社會做出貢獻嗎?


非也。


廣東某大學現退學潮,讀書真的沒用嗎?社會還要大學生嗎? - 天天要聞

現在的大學生學的東西,80%將來用不上。


既然如此,大學還上什麼?


這的確是讓人匪夷所思的問題,大學學不到真正的有用東西,真是浪費人家的青春。


現在大環境就業這麼困難,每年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


辛辛苦苦十幾年讀書,到最後連工作也找不到。


家裡砸鍋賣鐵供孩子上學,到頭來一場空,這樣的結果簡直讓人發瘋。


可不上大學又能怎麼樣?去就業嗎,就有人要了嗎?


不好說。


廣東某大學現退學潮,讀書真的沒用嗎?社會還要大學生嗎? - 天天要聞

不上大學,從事的工作可能很低級,比如一些餐飲業端盤子的雜工,工地上搬磚的小工,快遞站里風雨無阻的小哥……


這些工作,都是這些早早輟學孩子在做的。


當然那些選擇學一門手藝的孩子,又是另外一回事。


這些人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家裡找了個技術學校,讓孩子進去學了一門實用的技術,就是那種畢業後,工廠里能直接上工的那種,不用工廠花精力再培養了。


這樣的技術很受歡迎。


因為技術實用,干幾年後,熟練了,當上了小組長,車間主任。


後來廠里招了一批新員工,結果發現好多大學生,裡面竟然有當年的高中同學。


相比之下,沒上大學的當了領導,上過大學的反而是學徒工,從零開始,真是諷刺啊。


廣東某大學現退學潮,讀書真的沒用嗎?社會還要大學生嗎? - 天天要聞

沒上大學的已經在社會上摸爬滾打數年,變得成熟老練,上過大學的依然是一臉稚嫩,一張白紙。


沒上大學的,有技術的,已經月入過萬,買車買房,娶妻生子,上過大學的依然在為下個月的房租發愁。


沒上大學的,技術過硬,錢又賺的多,憑著自己的覺悟,函授了個本科證,搖身一變有了大學文憑。


上過大學的還在東奔西跑,到處找工作,抱著一種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高傲心理四處碰壁。


經過幾年發展,這兩類人差距越來越大。


一個是高工資高收入,自信滿滿,一個還在高不成低不就,到處換工作。


廣東某大學現退學潮,讀書真的沒用嗎?社會還要大學生嗎? - 天天要聞

有人說了,大學雖然學不到什麼有用的東西,但能培養人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還有人說,上過大學的人,解決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要比沒上過大學的強百倍。


就算這個成立,那又怎麼樣?


我們無非先要解決生存的問題,然後才說進一步發展。


以中國現在每年1000多萬畢業生就業的困境,你還談什麼高雅之詞呢?


另一方面,藍領工人大量短缺,工廠招不到技術工人的困境也屢屢發生。


我們的心態還是沒有變,總覺得做藍領丟人,做白領才是優選。


廣東某大學現退學潮,讀書真的沒用嗎?社會還要大學生嗎? - 天天要聞

看看國外吧,德國的很多年輕人早早就選擇了學一門技術,做藍領工人,收入不低,以至於德國的工業技術全球聞名。


我們卻還在糾結孩子要上什麼樣的好大學,給家族光耀門楣?


換個思路,或許能海闊天空,不是嗎?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藏起來,度娘都搜不到的走心句子,太高級了 - 天天要聞

藏起來,度娘都搜不到的走心句子,太高級了

01☺︎⁺◞̆ʚ·͜·°ɞ在這世上,女孩總是被貼上各種標籤:溫柔、賢惠、乖巧……但這些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我們不應該被這些刻板印象束縛,而是要活出屬於自己的模樣。努力,就是為了打破這些標籤,從「被定義」到「我定義」。02.
海南省科協舉辦航空職業科普培訓營,帶領青少年「零距離」體驗飛行魅力 - 天天要聞

海南省科協舉辦航空職業科普培訓營,帶領青少年「零距離」體驗飛行魅力

9歲的喬子欣高舉親手組裝的航模,興奮地喊道:「教官快看!我做的飛機飛起來啦!」7月5日,在海口某飛行訓練基地,40名青少年參加由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與海南日報全媒體運營中心共同策劃的「航空職業科普培訓營」,開啟充滿趣味與挑戰的航空科普之旅。 此次培訓營作為《自貿海南 天天科普》第四期實踐活動,以「科普基地參...
何為「通識教育」? - 天天要聞

何為「通識教育」?

《通用人工智慧:認知、教育與生存方式的重構》作者:劉嘉版本:中信出版社2025年6月 現代教育的起源:為誰而學在亞平寧山脈與波河平原之間,是義大利的博洛尼亞。它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的伊特拉斯坎人時期,宜人的亞熱帶濕潤氣候和連接義大利北部和中南部的交通樞紐,使得它成為義大利乃至歐洲的商業和貿易中...
山東交通職業學院舉辦中高職思政課協作共建活動 - 天天要聞

山東交通職業學院舉辦中高職思政課協作共建活動

7月3日,山東交通職業學院與山東省濰坊商業學校在科技樓VR實訓室啟動「思政課協作共建」活動,以「同頻共振思政課,一體共育棟樑材」為主題,搭建中高職思政教育協同發展平台。學校黨委副書記商靈默、濰坊商業學校紀委書記范守才及雙方思政課教師代表齊聚
@高考考生 你的錄取通知書正在路上,收到後注意檢查這幾點 - 天天要聞

@高考考生 你的錄取通知書正在路上,收到後注意檢查這幾點

@高考考生你的錄取通知書可能已在路上!7月3日起2025年高考錄取通知書EMS郵件查詢通道正式開通!親愛的同學快來看看你的通知書到哪裡了?錄取通知書物流這裡查!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輸入准考證號或錄取通知書快遞單號就能一鍵查詢
@高考考生 你的錄取通知書可能已在路上 請注意查收和檢查 - 天天要聞

@高考考生 你的錄取通知書可能已在路上 請注意查收和檢查

@高考考生你的錄取通知書可能已在路上!7月3日起2025年高考錄取通知書EMS郵件查詢通道正式開通!親愛的同學快來看看你的通知書到哪裡了? 錄取通知書物流這裡查!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輸入准考證號或錄取通知書快遞單號就能一鍵查詢你的通知書的物流信息 小心!別收了假的錄取通知書隨著錄取通知書陸...
「蘇超」進考題了!數學題量大!今年南外面測填空題居多 - 天天要聞

「蘇超」進考題了!數學題量大!今年南外面測填空題居多

7月5日,南京外國語學校語言能力測試今天舉行。今年南外初中招生計劃由去年的500人增至580人,全市報名參加南外語言測評人數4472人,繼去年突破4000人後再創歷史新高,所有報名學生均可直接獲得測評資格,分三個場次進行。今年南外考試難不難
一中學生落入境外電詐園區,大半年後才獲救,曾被要求背誦詐騙話術 - 天天要聞

一中學生落入境外電詐園區,大半年後才獲救,曾被要求背誦詐騙話術

「尊敬的謝警官:我懷著無比感激的心情寫下這封信,向您表達最誠摯的謝意……」近日,一封飽含深情的感謝信寄到了廣州白雲出入境邊防檢查站。 寫信人是一位母親,她的孩子曾深陷境外電詐園區,後在白雲邊檢站移民管理警察謝彬的幫助下,最終平安回國。時間撥回到2024年9月,結束中考的小新(化名)在某社交平台上結識了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