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校內預約已滿,校門口排滿了不願意離開、等待入校的老師們,大家對這所鬧市中的名校充滿了好奇,好奇長郡成功的密碼是什麼?11月28日,長郡中學舉行2024年教學開放日,主題為「探索數字化教學,構建智慧型課堂」,本次活動吸引了來自北京、廣東、浙江、甘肅、湖南等全國各地的4000多名教育同仁。其中,由長郡中學黨委書記翁光龍主講的課題成果推廣專題活動吸引了多名省市教科院、各縣市教育局、全國教育同仁廣泛關注,現場座無虛席,會場外都站滿了聽講座的教育同仁。該活動通過《「雙減」背景下,普通高中「四力」高質量育人實踐》課題中的研究成果,分享長郡育人「密碼」,搭建教研交流平台,促進教育共同進步。
紅色底蘊深、試卷不過夜、活力大課間……走進長郡中學,撲面而來的青春氣息打破南門口的喧囂。校史館中羅列著從這片沃土走出的11位無產階級革命家事迹,校園大道上陳列著14位兩院院士銅像,操場上蘊含武術、太極元素的《武之魂》大課間精彩紛呈。「只只螞蟻引上樹」「五個輪子一起轉」「成才必先成人」「明大義而有專長」「不讓學生輸在終點線上」……一系列育人理念讓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同仁頻頻叫好。
活動後,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同仁紛紛感嘆這所百年名校的育人智慧。來自一位來自浙江的老師表示,「長郡在課程體系、評價體系等整體布局上給予我很大啟發。還有豐富的活動給我很大震撼,每個孩子的高素養不僅僅體現在分數上,更體現在綜合實力中。」
2022年,由翁光龍主持的湖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重點資助課題「『雙減』背景下普通高中『四力』高質量育人實踐」成功立項。課題研究推進兩年多來,長郡中學堅持文化度人、課程成人、協同育人,突出評價的增值功能,積極探索高質量人才培養範式,育人效能顯著。
拔尖創新人才怎麼培養?「三新」背景下一批批名師接續而上的密碼究竟是什麼?怎麼抓學生習慣?本次課題成果推廣專題活動中,翁光龍從學校實際出發,通過一個個具體案例,給出了長郡高質量育人「密碼」。
翁光龍通過一個個實例,深入解讀了學校依託智能化環境,從文化力、課程力、協同力和評價力四大育人路徑構建的「智慧四力」高質量育人範式。學校通過多年來的探索與實踐,建構了「1445」高質量育人範式,凝練出「四讓六不」的教師追求,致力於打造「高效能治理、高品位教師、高質量人才」的三高新範式,培養「愛生活、善求知、憂天下、有作為」的時代新人。
「評價任何一所學校的育人質量的終級標準,都在於這所學校所培育的學生,在其離開學校,走入社會,甚至終期一生,是否真正意義上成為了『黨的人』 ,是否真正意義上『利於國』。」翁光龍表示,長郡中學建校120年來,始終秉持「樸實沉毅」的校訓精神,堅持「求實求真,圖新圖強」的長郡精神,在「不讓學生輸在終點線上」辦學思想的引領下,為社會培養了近10萬名優秀人才。
在新時代的浪潮中,長郡中學不斷深化對高質量教育培養新路徑與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實際行動積極促進教育資源的共享,與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學校憑藉獨特的「智慧四力」育人範式,在全國基礎教育領域率先垂範,引領前行。
瀟湘晨報記者沈顥 通訊員蔡佳君
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幫忙」一鍵直達;或微信添加報料客服:xxcbcsp;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政企服務專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