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山西懷仁市雲東中學一名學生因在當晚11點10分左右上廁所,被記嚴重警告處分一次,按「重大違紀」扣除班級本月德育考核成績5分,並自費列印「自我認識」1000份,分發至各班、各宿舍及各處室的情況屬實。目前,學校已退還該學生100元列印費。
涉事校方負責人稱,該規定自2008年執行,管理老師在處理問題過於「簡單」,已批評教育,下一步將優化管理制度。據新京報從懷仁市教育局獲悉,該局已派人赴涉事學校進行調查。
山西懷仁市雲東中學德育處工作人員表示,該校每晚10點20分下晚自習,10點45分熄燈。按規定,熄燈後至11點40分間,除特殊情況外,學生不許上廁所、隨意走動,「擔心影響別的學生入睡。」如因身體不適等原因必須在該時段上廁所,需提前告知管理老師,否則將被記嚴重警告處分一次。
「事發時,該學生未向管理老師說明情況便去上廁所,因而受到處理。」該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次處理僅針對此事,不存在網傳的「個別學生不是上廁所,有抽煙等違紀現象 」。
該名工作人員還介紹,上述規定均記錄在名為《走好高中第一步》的雲東中學學生管理手冊中。每年新生入學後,先要軍訓十餘天,其間會學習該手冊。手冊記錄了「教學、德育、總務等方面的統籌制度」,學校要求學生熟記其中的條例。
上述工作人員透露,涉事學生是一名高一新生,今年8月26日入學。作出處理決定前,「德育組長說,高一剛來,想抓一抓紀律這方面,讓同學們注意起來。」
該名工作人員表示,該學生自費列印的費用為100元,事發後交至該校財務處,用校內的印表機列印了1000份「自我認識」並分發。網傳照片顯現,該學生在自我認識中寫道「晚上上廁所不僅對其他同學的睡眠產生重大影響……更是會令班級蒙羞」「夜晚上廁所是個自私的行為,影響到他人睡眠」。
他透露,學校德育處將與涉事學生溝通,調查了解事發經過後,已退還列印費。
人有三急,晚上11點後上廁所就被「一刀切」地定重大違紀,學校為了管理便利卻讓校規成了「笑規」,也難怪有爭議。而其因身體不適要上廁所需提前告知管理老師的規定,也有些脫離生活實際——就像網友質疑的,「半夜肚子疼拉稀,怎麼辦?」學校這種「一刀切」的管理思維,顯然太簡單粗暴了。
此外,學校要求學生自費列印1000份檢討全校傳閱,儘管在引發輿情後,學校已退還該學生100元列印費,但此舉也已經侵犯了涉事學生的人格尊嚴。畢竟,教書育人是學校的本分,教育懲戒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育人。
現實中,因為種種考量對學生上廁所進行莫名其妙限制的,並非個例。2023年,有網友發視頻稱廣東某高中為了「便於管理」,學生要帶通行證才能進廁所,並且牌子上印有學校蓋章。此前,雲南某中學也被曝出「學生午休時上廁所被處分」的咄咄怪事,盡顯荒謬。
教育是一種心靈的引導,而不是簡單粗暴的管理。即便是管理,也不是靠什麼禁忌或者所謂「鐵的紀律」能完成的,更應該是一種「潤物細無聲」式的規則意識養成。既離不開剛性原則,更要充滿人性關懷。
教育是愛的藝術,嚴管的基礎是厚愛。今年還是教育部確定的基礎教育「規範管理年」,重點就是要整治違法違規、違背教育規律和教育功利化短視化等辦學行為。類似上個廁所都成了「重大違紀」的荒唐校規,也該被及時清理了。
另外,學校根據自定的校規對違紀學生進行懲戒,其懲戒的措施也值得商榷。讓學生進行書面檢討,這是教育部《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當中明確的教育懲戒措施,但如果讓學生自費列印1000份檢討發給多個班級傳閱,就過頭了,可以說是對學生進行的一種經濟懲罰乃至人格羞辱。
當然要維護教師的教育懲戒權,支持教師積極管教,但這是建立在教師正確履行教育職責、對學生進行教育懲戒的基礎上,而非「保護」對學生進行違規和過度的管教。要維護教師教育懲戒權,關鍵在依法治教。因此,必須清理不符合教育法律法規的學校「土校規」,在制定校規時,應嚴格落實相關法律法規,並聽取學生和家長的意見。對於學校制定的與上位法抵觸、侵犯學生合法權利以及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的「校規」,要明確叫停並追究校方責任。
教育部將今年定為基礎教育的「規範管理年」,重點整治違法違規、違背教育規律和教育功利化短視化等辦學行為。那麼,這所學校對於學生上廁所的規定,是否在需要整治之列,亟需相關部門介入調查。我們希望實現,讓學校的管理,真正服務於育人。
在事件曝光後,許多網友也對涉事學生表示了關注和同情。他們認為,學生因一次無心的行為而遭受如此嚴厲的處罰是不公平的。同時,他們也擔心這一事件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而且,就學生本身來講,他也沒有做錯,錯的是學校的一刀切制度,孩子正常的生理需求都要被規定,何其荒謬?
有網友認為,學校作為教育機構,有責任維護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熄燈後限制學生隨意走動和上廁所,是為了確保其他同學能夠安心休息,避免不必要的干擾。因此,學校對該學生的處理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這些網友認為,青少年正處於成長階段,需要嚴格的紀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培養良好的習慣和品德。
然而,也有大量網友對學校的管理方式表示質疑。他們認為,學校在處理此事時過於嚴苛,缺乏人性化的考慮。夜晚上廁所是人之常情,學生因個人需求而違反規定,本可以通過教育引導來解決,而不必採取如此嚴厲的處罰措施。這些網友指出,學校應該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個性發展,而不是僅僅依靠嚴格的規章制度來管理學生。
在網友的討論中,一個核心問題是如何平衡學校的紀律管理與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一方面,嚴格的紀律管理是維護學校秩序和促進學生成長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過度強調紀律可能會壓抑學生的個性發展,甚至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有專家指出,學校在制定規章制度時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確保規章制度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時,學校也應該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和意見,以便更好地調整和完善管理制度。此外,學校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和責任感,讓學生自覺遵守規章制度並積极參与學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