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線當老師|徐美華:當學生愛上閱讀,我從他們眼裡看到了光

2024年09月09日15:52:08 教育 1351

編者按:教師,這一太陽底下最幸福的職業群體,即將迎來第40個慶祝日。在這個特殊節點,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青年說》欄目推出「我在一線當老師」策劃,將鏡頭對準了耕耘在教育一線的教師。他們中不乏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齊魯最美教師的身影,但更多是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前行的教師。我們希望通過那些平凡又感人的教育故事,讓社會深入了解一線教師的工作日常,感受他們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執著。

我在一線當老師|徐美華:當學生愛上閱讀,我從他們眼裡看到了光 - 天天要聞

在徐美華的語文課上,學生們正放聲朗誦。

在轉學到淄博市張店區傅家實驗小學語文教師徐美華的班級後,一位學生對她的讀書倡議直言不諱,稱自己討厭讀書。但一年後,這位學生的母親向徐美華表示感謝:孩子現在喜歡去批發市場買書閱讀,甚至都不想出家門。

這個學生的轉變,是徐美華班裡相當一部分孩子的真實寫照。儘管有人認為小學高年級的閱讀量每年達百萬字有些誇張,但這確實在她班裡的學生身上發生了。8月中旬,徐美華被提名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這讓她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

自1998年任教以來,徐美華認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並且她自己就是閱讀的最直接受益者。但她明白,如何讓小學生愛上閱讀,需要技巧。

徐美華向記者分享了一次經歷。當時她借了24本《安徒生童話》,讓學生們一起閱讀並交流。集體共讀一本書,讓她從孩子的眼睛裡發現了光。

這個經歷讓她意識到,孩子們並不抗拒閱讀,只是她過去的方法不合適。剛參加工作時,她更多依賴口頭倡議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但收效甚微。十年光陰流轉,她始終不渝地引領學生遨遊書海,卻遺憾地發現孩子們仍顯被動。

如何將學生從「被迫閱讀」的桎梏中解脫,轉變為「主動悅讀」?

2008年,轉機悄然而至。

在那段迷茫困惑的時期,徐美華結識了「海量閱讀」理念的創始人——濰坊市北海學校的語文教師韓興娥。聽聞韓興娥能在短短兩周內高效完成語文教學任務,且學生成績斐然,徐美華起初難以置信,認為這是神話般的存在。

然而,一封封郵件搭起了兩人交流的橋樑,三百餘封往來信件見證了她們教育理念火花的碰撞。直至徐美華受邀參加韓興娥的公開課現場,親眼目睹二年級學生如同小小播音員般流利誦讀,整體班級齊頭並進、共赴書海的盛況,讓她心裡充滿了震撼與欽佩,「我也渴望成為這樣的教育者。」

從最初摸著石頭過河,到現在的遊刃有餘,徐美華不斷調整著自己的教學實踐,並堅持反思。她曾在不到五周的時間裡,寫下了近三萬字的案例反思,記錄下班級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記錄著語文教學的妙招。

慢慢地,徐美華的課堂教學走過「可以模仿」,走過「拿來主義」,直到做自己。她用動畫識字、集體識字、閱讀識字的策略,突破了低年級語文教學的瓶頸——識字問題,為中高年級海量閱讀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在一線當老師|徐美華:當學生愛上閱讀,我從他們眼裡看到了光 - 天天要聞

課堂上的徐美華。

「低年級孩子不認字,我就讀給他們聽。讀到精彩的地方設置懸念,把孩子們的閱讀慾望點燃。」徐美華介紹,當時只要看到有孩子在讀書,她就會誇獎他們。越誇獎,學生就越愛讀書。

在徐美華的言傳身教下,她的學生也愛上了閱讀。

一二年級沒有書面作業,徐美華給學生布置的是「閱讀打卡」,聽爸爸媽媽讀書。最初是給他們選擇書中的一個章節,後來就過渡到了整本書閱讀,孩子們最愛《西遊記》等故事書及兒歌。因此在入學不足一年時間,一年級的人均識字量達到了2000字以上。

在徐美華的引導下,調皮搗蛋的孩子慢慢愛上了閱讀,二年級孩子一年的閱讀量就達到了50萬字,背誦了百首詩詞,班級紀律、學風也因為讀書發生了質的改變。在他課堂上,孩子們穿越唐詩宋詞,盡情享受著語文學習的快樂。

學生的變化,徐美華看在眼裡。她欣慰的不僅僅是學生成績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語文基礎的穩固為學生們在升入初高中後的學習潛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有一次暑假,一位高三學生的家長給我打來電話,提到孩子在暑假時還提到了我,現在她可以輕鬆地掌握語文知識,多虧了我幫助他們培養的閱讀習慣,那時她就已經學了上千首古詩詞和上百則古文。」徐美華感慨地說,語文教育應該採取闖關的方式,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學習。

促使學生們多讀書的初衷,與徐美華的兒時經歷不無關係。她回憶道:「我小時候特別愛讀書,有一次邊燒柴火做飯,邊看書添柴,結果柴火都燒沒了,我仍然專註地看書。」儘管熱愛閱讀,但因為家庭條件的限制,她對自己的閱讀量感到遺憾,「因此在引導孩子閱讀的同時,我也在不斷提升自己。」

徐美華介紹,2021年4月以來,她堅持「一日一抄錄」。在過去的1215天里,她已經積累了90多萬字的閱讀筆記。

「閱讀讓我的性格變得更加平和。」徐美華解釋道,過去她總是急於希望學生成為「龍」,總是希望他們能更好,有些急功近利。但閱讀讓她認識到教育平和的重要性,她開始尊重孩子之間的差異。

作為一名紮根鄉村的語文老師,徐美華認為,城市和農村的孩子之間本質上並沒有太大差別,差別在於農村的父母常常為生計忙碌,較少陪伴孩子。

在徐美華看來,小學生沒有升學壓力,可以廣泛閱讀,這正是他們成長的基礎。她希望通過引導學生閱讀,為農村的孩子們打開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戶,「閱讀改變了我個人的命運,我也希望它能改變更多農村孩子的命運。」

我在一線當老師|徐美華:當學生愛上閱讀,我從他們眼裡看到了光 - 天天要聞

徐美華堅信,只要改變一位老師,就能影響到50個孩子。

「鄉村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短板,提升教育質量的關鍵在於教師。」徐美華深知這個道理,並開始助力年輕教師成長。現在,她帶領著一支20人的團隊,堅信只要改變一位老師,就能影響到50個孩子。

2016年,根據淄博市張店區「名師下鄉」支教計劃的號召,徐美華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踏入淄博市張店區傅家實驗小學的校門,正式成為該校的一名語文教師。

在家鄉度過的8個年頭,讓徐美華倍感親切,她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娃娃,學生們也視她為親人。每當下課鈴聲響起,學生們便會迫不及待地奔向她的身邊,或牽起她的手,或摟住她的腰,和她並肩漫步。

對徐美華來說,這份來自學生的純真與信任,是她職業生涯中最寶貴的禮物,讓她深刻感受到:「身為老師,能夠見證並參與孩子們的成長,是世間最為幸福與滿足的事情。」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 鞏悅悅 王凱)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28名研究生,被退學處理! - 天天要聞

28名研究生,被退學處理!

7月7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研究生院網站發布公告,對28名在學校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內未完成學業的研究生作退學處理。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41號)第三十條第一款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研究生學籍管理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第五款等有關規定,經2025年7月2日校長辦公會議審...
英語、數學和物理到底能不能提前自學? - 天天要聞

英語、數學和物理到底能不能提前自學?

在小學階段,由於學習的課程較少而且極簡單,一般不需要提前自學,有些學生超前自學以後,失去了新鮮感,上課不再集中注意力聽講,養成了很壞的聽課習慣。但進入初中以後,我們突然要學習七門主課,到了高中以後,每科的難度又直線上升,這個時候超前自學一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舉行2025屆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 - 天天要聞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舉行2025屆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

2025年7月9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2025屆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北區舉行。中心(院)主任(院長)、研究生院院長、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王健偉,中心(院)領導班子成員、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各培養單位和總部處室領導、教師代表、校友代表、2025屆全體畢業生及親友代表共400餘人出席典禮...
馬上上高中了,初高中英語銜接的關鍵,利用暑假背完3500詞 - 天天要聞

馬上上高中了,初高中英語銜接的關鍵,利用暑假背完3500詞

初高中英語銜接階段,非常重要。每年都有中考英語接近滿分的同學,在中考結束的暑假不背高中英語3500單詞,導致高中一開學就不及格。即便背了單詞,如果不按照應試要求優先掌握單詞的意思,也可能導致低分的情況。在高一開學之前,如果能背完高中的3500詞,熟練度達到「看到英文可以條件反射說出中文意思」,高一難度的試卷...
青年外交官模擬大會頒獎禮在中西創新學院落幕 - 天天要聞

青年外交官模擬大會頒獎禮在中西創新學院落幕

由澳門基金會贊助,中華青年進步協會主辦,中西創新學院、國際青年綠色設計創新聯盟、大灣區競爭與產業發展研究協會、澳門模擬聯合國交流協會協辦,陝西省對外友好協會支持的「青年外交官」模擬聯合國大會,於2025年7月9日至10日在中西創新學院中土大
多名事業單位在編人員,被清退! - 天天要聞

多名事業單位在編人員,被清退!

據中國新聞周刊近日報道:不法分子利用考場安檢及信號屏蔽缺陷,竟成功讓十餘名考生作弊入職事業單位。「斷崖式分數」牽出跨省作弊利益鏈2023年6月,重慶市萬州、黔江等17個區縣開展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