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實施「科普進萬家」行動,區婦聯攜手上海理工大學婦工委、上海理工大學出版學院、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及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開展「揚·夢科普家:出版與印刷」一日科普研學營活動,聚焦出版與印刷這一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交融的領域。
通過一顆小小螺絲的傳導作用,讓一條木藝「龍」騰雲駕霧;輕搖手搖桿,木雕的「武松」就緩緩掄起拳頭砸向大老虎。這樣活靈活現、「會動」的博物館,令孩子們驚嘆不已……近日,一群中學生走進上海理工大學機械藝術博物館,和那些出自大學師生之手、別具匠心的手工機械展品互動,沉浸式感受知識如何在實踐中落地。大家還親自動手體驗包裝製作,在工程美育之中學習直觀、詳細、可觸摸的知識。
假期是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的契機。「機械藝術博物館裡面最讓我深刻的是一隻『猴子』,一進門,它動了一下,像真的一樣,非常生動。」一名中學生說。記者了解到,這座博物館是上理大學生的真實課堂,每一件展品均出自師生們之手,飽含著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藝術升華和創新性改造。其中,作品《十二生肖》以中國家喻戶曉的生肖民俗文化為原型;作品《九色鹿》《敦煌飛天》《武松打虎》《江南可採蓮》等,則運用鏈條、齒輪、連桿機構等機械製造原理,賦予靜態的中國傳統故事以鮮活的生命……
上海理工大學機械藝術博物館負責人聶元表示,「這是楊浦唯一一個可以『動』起來的博物館,同時,這也是上海理工大學工程美育第二課堂。這個暑期,我們已經迎接了很多國內外的青少年,深受孩子們的歡迎。」
參觀結束後,孩子們在上海理工大學出版學院藝術設計系副教授高秦艷的指導下,開展一場以包裝設計為主題的workshop,認識了不同的包裝方式,學習包裝設計的基本原理與創意方法。通過繪畫、拼貼和裁剪等方式,大家製作並分享了自己設計的包裝盒。
「上理工有個核心專業課程,叫系列包裝設計。現在中學生也來體驗大學生的課程,培養動手能力,對於色彩、造型以及手工的細緻度都能有提升。」高秦艷說。
當天下午,孩子們一起來到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深入了解了我國兒童新聞出版事業的發展歷程與輝煌成就。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大家認識了「凸平凹孔」四種不同的印刷方式,並進行了「絲網印刷+吹塑板體驗活動」,感受傳統印刷技藝的魅力。
孩子們紛紛表示,這次科普研學營加深了自己對於「出版與印刷」這一領域的認知,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更激發了對科學文化的濃厚興趣。
此次「揚夢科普·家」一日科普研學營活動是楊浦區婦聯對於科普工作的一次創新嘗試,也是「科普進萬家行動」的具體實踐。未來,楊浦區婦聯將繼續攜手社會各界力量,為孩子們提供更多元化、高質量的科普教育資源,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與熱愛,同時傳遞文化自信與科技創新的雙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