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輪崗制」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有些地方還已經施行多年了,至於效果怎麼樣,每個人都見仁見智吧。
有叫好的,認為此舉有利於讓優質的教育資源重新再分配,也充分的體現了教育的公平性跟公益性。
也有對此深表不同意見的,認為這些都是不懂教育規律的人,坐在辦公室裡面拍腦袋做出的決定,純粹就是瞎折騰!
近日,北京朝陽區教師輪崗的新聞再次引發了網友對這一話題的熱議,有親身經歷過「教師輪崗制」的網友,認為辦法跟出發點是好的,只是把握不好,也容易好心辦壞事!
主要有以下三點總結。
第一,一所優秀的學校,起決定性作用的不一定就是老師。
為什麼同在一座城市,有的高中每年考上雙一流大學的學生都是一籮筐,而有的高中學校,只要能上公立本科就是勝利。
有人講,是因為學校好,所以高考成績才出現了差別,真的是這樣嗎?
以白雲區某示範高中為例,早些年鑽了空子,在補錄階段幾乎把全市的高分滑檔考生都收入了囊中,這批高分學生的高考成績也自然水漲船高。
後來不讓這麼幹了,每年招錄的學生又回到了原來的水平,所謂的加工能力最強的神話也自然回到了原點。
所以,在這裡面起決定性的到底是老師還是學生呢,相信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判斷了吧。
第二,「教師輪崗制」會不會跟早些年的教師支教一樣變質走樣。
支教制度現在也還有,同樣是為了促進教育資源均衡而出台的一個辦法。
優秀城鎮教師到教育力量薄弱的農村學校支教,還有的跟偏遠地區學校結成對子幫扶。
這樣的事情按理說是大好事,農村學校來了城裡的老師,自然也會帶來新的活力,開拓出不一樣的學習方式。
只是有些地方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卻有點變了味道。
學校接了上面安排下來的支教任務不可能推脫,但為了自己學校的成績,又不捨得把本校優秀老師派去支教。
於是派出去支教的老師都是一些業務能力差,或者新招的,或者不好管理的教師。
一番操作下來,高水平的教師穩坐泰山留校,低水平的教師被「發配邊疆」。希望「教師輪崗制」辦法也不要重蹈覆轍就好。
第三,輪崗的教師權益誰來保護。
如果是年輕沒有結婚的教師還好說,走到哪裡就在哪裡安家。
但是一些拖家帶口的女教師怎麼辦,家裡可能還有孩子跟老人需要照顧,突然間要去更遠的地方上班,原有的生活規律都被打亂了。
有一位參與了「教師輪崗制」的教師分享,自己原來是市名校的教師骨幹,從去年開始輪崗到了郊區的鎮中心小學。
早上開車去的時候沒有那麼堵車,要一個多小時,下午放學還要延時服務到6點多才能走,而這個時間點是進城方向最擁堵的時候,路上開兩個多小時的車是正常時間,回到家往往都已經是八九點鐘了。
家裡還有兩個孩子在自己原來教書的學校上學,那時候下班還能順帶把孩子也接回家,現在只能讓婆婆從老家來幫忙照顧孩子。
婆婆年齡大了,又不會騎電瓶車,中午只好讓兩個孩子去午托班,自己這邊早出晚歸,也是精疲力盡。
每天開車長時間往返,一個月下來加油的錢就花了一千多,再加上兩個孩子的午托費用又去了一千多塊,可伶自己的一個月工資才四千出頭…………
結束語。
「教師輪崗制」對教育資源薄弱的地方當然是好事。
雖然不能根本性的解決問題,但至少讓那些無法上「名校」的學生也能感受到優秀教師的風采。
同時也能打破一些家長對「名校」的執念。
但是,在輪崗過程中,對教師來回奔波所造成的影響,不知道有關部門有沒有給出一個好的解決辦法呢?